计算机网络笔记【面试】

news2025/7/6 22:17:08

计算机网络笔记【面试】

  • 前言
  • 推荐
  • 计算机网络笔记
    • 二、基础篇
    • 三、HTTP篇
    • 四、TCP 篇
      • 4.1 TCP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面试题
        • 什么是 TCP ?
        • UDP 和 TCP 有什么区别呢?分别的应用场景是?
        • TCP 连接建立
          • TCP 三次握手过程是怎样的?
          •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不是两次、四次?
        • TCP 连接断开
          • TCP 四次挥手过程是怎样的?
          • 为什么挥手需要四次?
      • 4.2 TCP 重传、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 重传机制
          • 超时重传
          • 快速重传
          • SACK 方法
          • Duplicate SACK
        • 滑动窗口
        • 流量控制
        • 拥塞控制
          • 慢启动
          • 拥塞避免算法
          • 拥塞发生
          • 快速恢复
  • 最后

前言

以下内容源自xiaolincoding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推荐

计算机网络笔记

二、基础篇

2.1 TCP/IP 网络模型有哪几层?

综上所述,TCP/IP 网络通常是由上到下分成 4 层,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三、HTTP篇

3.1 HTTP 常见面试题

3.8 既然有 HTTP 协议,为什么还要有 RPC?

3.9 既然有 HTTP 协议,为什么还要有 WebSocket?

四、TCP 篇

4.1 TCP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面试题

什么是 TCP ?

TCP 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面向连接:一定是「一对一」才能连接,不能像 UDP 协议可以一个主机同时向多个主机发送消息,也就是一对多是无法做到的;

可靠的:无论的网络链路中出现了怎样的链路变化,TCP 都可以保证一个报文一定能够到达接收端;

字节流:用户消息通过 TCP 协议传输时,消息可能会被操作系统「分组」成多个的 TCP 报文,如果接收方的程序如果不知道「消息的边界」,是无法读出一个有效的用户消息的。并且 TCP 报文是「有序的」,当「前一个」TCP 报文没有收到的时候,即使它先收到了后面的 TCP 报文,那么也不能扔给应用层去处理,同时对「重复」的 TCP 报文会自动丢弃。

UDP 和 TCP 有什么区别呢?分别的应用场景是?

TCP 和 UDP 区别:

1. 连接

  • TCP 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传输数据前先要建立连接。
  • UDP 是不需要连接,即刻传输数据。

2. 服务对象

  • TCP 是一对一的两点服务,即一条连接只有两个端点。
  • 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3. 可靠性

  • TCP 是可靠交付数据的,数据可以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按序到达。
  • UDP 是尽最大努力交付,不保证可靠交付数据。但是我们可以基于 UDP 传输协议实现一个可靠的传输协议,比如 QUIC 协议,具体可以参见这篇文章:如何基于 UDP 协议实现可靠传输?(opens new window)

4. 拥塞控制、流量控制

  • TCP 有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UDP 则没有,即使网络非常拥堵了,也不会影响 UDP 的发送速率。

5. 首部开销

  • TCP 首部长度较长,会有一定的开销,首部在没有使用「选项」字段时是 20 个字节,如果使用了「选项」字段则会变长的。
  • UDP 首部只有 8 个字节,并且是固定不变的,开销较小。

6. 传输方式

  • TCP 是流式传输,没有边界,但保证顺序和可靠。
  • UDP 是一个包一个包的发送,是有边界的,但可能会丢包和乱序。

7. 分片不同

  • TCP 的数据大小如果大于 MSS 大小,则会在传输层进行分片,目标主机收到后,也同样在传输层组装 TCP 数据包,如果中途丢失了一个分片,只需要传输丢失的这个分片。
  • UDP 的数据大小如果大于 MTU 大小,则会在 IP 层进行分片,目标主机收到后,在 IP 层组装完数据,接着再传给传输层。

TCP 和 UDP 应用场景:

由于 TCP 是面向连接,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交付,因此经常用于:

  • FTP 文件传输;
  • HTTP / HTTPS;

由于 UDP 面向无连接,它可以随时发送数据,再加上 UDP 本身的处理既简单又高效,因此经常用于:

  • 包总量较少的通信,如 DNS 、SNMP 等;
  • 视频、音频等多媒体通信;
  • 广播通信;

TCP 连接建立

TCP 三次握手过程是怎样的?

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所以使用 TCP 前必须先建立连接,而建立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来进行的。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一开始,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处于 CLOSE 状态。先是服务端主动监听某个端口,处于 LISTEN 状态客户端会随机初始化序号
  • (client_isn),将此序号置于 TCP 首部的「序号」字段中,同时把 SYN 标志位置为 1 ,表示 SYN 报文。接着把第一个 SYN 报文发送给服务端,表示向服务端发起连接,该报文不包含应用层数据,之后客户端处于 SYN-SENT 状态。
  •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 SYN 报文后,首先服务端也随机初始化自己的序号(server_isn),将此序号填入 TCP 首部的「序号」字段中,其次把 TCP 首部的「确认应答号」字段填入 client_isn + 1, 接着把 SYN 和 ACK 标志位置为 1。最后把该报文发给客户端,该报文也不包含应用层数据,之后服务端处于 SYN-RCVD 状态。
  •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报文后,还要向服务端回应最后一个应答报文,首先该应答报文 TCP 首部 ACK 标志位置为 1 ,其次「确认应答号」字段填入 server_isn + 1 ,最后把报文发送给服务端,这次报文可以携带客户到服务端的数据,之后客户端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
  •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应答报文后,也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发现第三次握手是可以携带数据的,前两次握手是不可以携带数据的,这也是面试常问的题。

一旦完成三次握手,双方都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此时连接就已建立完成,客户端和服务端就可以相互发送数据了。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不是两次、四次?

接下来,以三个方面分析三次握手的原因:

  • 三次握手才可以阻止重复历史连接的初始化(主要原因)
  • 三次握手才可以同步双方的初始序列号
    -三次握手才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小结

TCP 建立连接时,通过三次握手能防止历史连接的建立,能减少双方不必要的资源开销,能帮助双方同步初始化序列号。序列号能够保证数据包不重复、不丢弃和按序传输。

不使用「两次握手」和「四次握手」的原因:

  • 「两次握手」:无法防止历史连接的建立,会造成双方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可靠的同步双方序列号;
  • 「四次握手」:三次握手就已经理论上最少可靠连接建立,所以不需要使用更多的通信次数。

TCP 连接断开

TCP 四次挥手过程是怎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客户端打算关闭连接,此时会发送一个 TCP 首部 FIN 标志位被置为 1 的报文,也即 FIN 报文,之后客户端进入 FIN_WAIT_1 状态。
  • 服务端收到该报文后,就向客户端发送 ACK 应答报文,接着服务端进入 CLOSE_WAIT 状态。
  •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 ACK 应答报文后,之后进入 FIN_WAIT_2 状态。
  • 等待服务端处理完数据后,也向客户端发送 FIN 报文,之后服务端进入 LAST_ACK 状态。
  •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 FIN 报文后,回一个 ACK 应答报文,之后进入 TIME_WAIT 状态
  • 服务端收到了 ACK 应答报文后,就进入了 CLOSE 状态,至此服务端已经完成连接的关闭。
  • 客户端在经过 2MSL 一段时间后,自动进入 CLOSE 状态,至此客户端也完成连接的关闭。

你可以看到,每个方向都需要一个 FIN 和一个 ACK,因此通常被称为四次挥手。

这里一点需要注意是:主动关闭连接的,才有 TIME_WAIT 状态。

为什么挥手需要四次?

再来回顾下四次挥手双方发 FIN 包的过程,就能理解为什么需要四次了。

  • 关闭连接时,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 FIN 时,仅仅表示客户端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
  •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 FIN 报文时,先回一个 ACK 应答报文,而服务端可能还有数据需要处理和发送,等服务端不再发送数据时,才发送

FIN 报文给客户端来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

从上面过程可知,服务端通常需要等待完成数据的发送和处理,所以服务端的 ACK 和 FIN 一般都会分开发送,因此是需要四次挥手。

当被动关闭方在 TCP 挥手过程中,如果「没有数据要发送」,同时「没有开启 TCP_QUICKACK(默认情况就是没有开启,没有开启 TCP_QUICKACK,等于就是在使用 TCP 延迟确认机制)」,那么第二和第三次挥手就会合并传输,这样就出现了三次挥手。

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四次挥手是可以变成三次挥手的,具体情况可以看这篇:TCP 四次挥手,可以变成三次吗?(opens new window)

所以,出现三次挥手现象,是因为 TCP 延迟确认机制导致的。

4.2 TCP 重传、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传机制

接下来说说常见的重传机制:

  • 超时重传
  • 快速重传
  • SACK
  • D-SACK
超时重传

重传机制的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在发送数据时,设定一个定时器,当超过指定的时间后,没有收到对方的 ACK 确认应答报文,就会重发该数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时重传。

快速重传

所以,快速重传的工作方式是当收到三个相同的 ACK 报文时,会在定时器过期之前,重传丢失的报文段。

快速重传机制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超时时间的问题,但是它依然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重传的时候,是重传一个,还是重传所有的问题。

可以看到,不管是重传一个报文,还是重传已发送的报文,都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不知道该重传哪些 TCP 报文,于是就有 SACK 方法。

SACK 方法

还有一种实现重传机制的方式叫:SACK( Selective Acknowledgment), 选择性确认。

这种方式需要在 TCP 头部「选项」字段里加一个 SACK 的东西,它可以将已收到的数据的信息发送给「发送方」,这样发送方就可以知道哪些数据收到了,哪些数据没收到,知道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只重传丢失的数据。

Duplicate SACK

Duplicate SACK 又称 D-SACK,其主要使用了 SACK 来告诉「发送方」有哪些数据被重复接收了。

下面举例两个栗子,来说明 D-SACK 的作用。

可见,D-SACK 有这么几个好处:

  • 可以让「发送方」知道,是发出去的包丢了,还是接收方回应的 ACK 包丢了;
  • 可以知道是不是「发送方」的数据包被网络延迟了;
  • 可以知道网络中是不是把「发送方」的数据包给复制了;

滑动窗口

发送方的滑动窗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收方的滑动窗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量控制

拥塞控制

于是,就有了拥塞控制,控制的目的就是避免「发送方」的数据填满整个网络。

为了在「发送方」调节所要发送数据的量,定义了一个叫做「拥塞窗口」的

拥塞控制主要是四个算法:

  • 慢启动
  • 拥塞避免
  • 拥塞发生
  • 快速恢复
慢启动

TCP 在刚建立连接完成后,首先是有个慢启动的过程,这个慢启动的意思就是一点一点的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数量,如果一上来就发大量的数据,这不是给网络添堵吗?

慢启动的算法记住一个规则就行:当发送方每收到一个 ACK,拥塞窗口 cwnd 的大小就会加 1。

这里假定拥塞窗口 cwnd 和发送窗口 swnd 相等,下面举个栗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慢启动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有一个叫慢启动门限 ssthresh (slow start threshold)状态变量。

  • 当 cwnd < ssthresh 时,使用慢启动算法。
  • 当 cwnd >= ssthresh 时,就会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拥塞避免算法

那么进入拥塞避免算法后,它的规则是:每当收到一个 ACK 时,cwnd 增加 1/cw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拥塞避免算法就是将原本慢启动算法的指数增长变成了线性增长,还是增长阶段,但是增长速度缓慢了一些。

就这么一直增长着后,网络就会慢慢进入了拥塞的状况了,于是就会出现丢包现象,这时就需要对丢失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当触发了重传机制,也就进入了「拥塞发生算法」。

拥塞发生

当网络出现拥塞,也就是会发生数据包重传,重传机制主要有两种:

  • 超时重传
  • 快速重传

这两种使用的拥塞发送算法是不同的,接下来分别来说说。

发生超时重传的拥塞发生算法

当发生了「超时重传」,则就会使用拥塞发生算法。

这个时候,ssthresh 和 cwnd 的值会发生变化:

  • ssthresh 设为 cwnd/2
  • cwnd 重置为 1 (是恢复为 cwnd 初始化值,我这里假定 cwnd 初始化值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生快速重传的拥塞发生算法

还有更好的方式,前面我们讲过「快速重传算法」。当接收方发现丢了一个中间包的时候,发送三次前一个包的 ACK,于是发送端就会快速地重传,不必等待超时再重传。

TCP 认为这种情况不严重,因为大部分没丢,只丢了一小部分,则 ssthresh 和 cwnd 变化如下:

  • cwnd = cwnd/2 ,也就是设置为原来的一半;
    -ssthresh = cwnd;
  • 进入快速恢复算法
快速恢复

然后,进入快速恢复算法如下:

  • 拥塞窗口 cwnd = ssthresh + 3 ( 3 的意思是确认有 3 个数据包被收到了);
  • 重传丢失的数据包;
  • 如果再收到重复的 ACK,那么 cwnd 增加 1;
  • 如果收到新数据的 ACK 后,把 cwnd 设置为第一步中的 ssthresh 的值,原因是该 ACK 确认了新的数据,说明从 duplicated ACK 时的数据都已收到,该恢复过程已经结束,可以回到恢复之前的状态了,也即再次进入拥塞避免状态;

快速恢复算法的变化过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

2022-11-25 11:09:30

这篇博客能写好的原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篇博客要写好的目的是:做别人的肩膀

开源:为爱发电

学习:为我而行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37123.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Aspose.Slides 21.11.0 For .NET Crack

适用于 .NET 的 Aspose.Slides 用于 PowerPoint 文件格式的 .NET API 在 .NET C# 中读取、写入、修改、合并、克隆、保护和转换 PowerPoint 和 OpenOffice 演示文稿&#xff0c;无需任何外部软件。 Aspose.Slides for .NET 是一个用于 PowerPoint 和 OpenOffice 格式的演示文稿…

Linux Mint 的更新管理器现在支持 Flatpak

导读Linux Mint 的更新管理器变得更有用了&#xff01; Linux Mint 的更新管理器是该发行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xff0c;它使新用户可以获得更为方便简易的体验。 最近的一次更新 Linux Mint 21 推出了许多改进&#xff0c;包括更新管理器对 Flatpak 的支持。 你只需要更新…

【每周CV论文推荐】初学模型蒸馏值得阅读的文章

欢迎来到《每周CV论文推荐》。在这个专栏里&#xff0c;还是本着有三AI一贯的原则&#xff0c;专注于让大家能够系统性完成学习&#xff0c;所以我们推荐的文章也必定是同一主题的。模型蒸馏是非常重要的模型压缩方法&#xff0c;在学术界研究非常广泛&#xff0c;本次我们来简…

HTML5期末考核大作业网站——卫生与健康HTML+CSS+JavaScript

&#x1f380; 精彩专栏推荐&#x1f447;&#x1f3fb;&#x1f447;&#x1f3fb;&#x1f447;&#x1f3fb; ✍️ 作者简介: 一个热爱把逻辑思维转变为代码的技术博主 &#x1f482; 作者主页: 【主页——&#x1f680;获取更多优质源码】 &#x1f393; web前端期末大作业…

SpringBoot SpringBoot 原理篇 1 自动配置 1.14 自动配置思想

SpringBoot 【黑马程序员SpringBoot2全套视频教程&#xff0c;springboot零基础到项目实战&#xff08;spring boot2完整版&#xff09;】 SpringBoot 原理篇 文章目录SpringBootSpringBoot 原理篇1 自动配置1.14 自动配置思想1.14.1 自动配置原理1 自动配置 1.14 自动配置思…

LeetCode_dijkstra 算法_困难_882.细分图中的可到达节点

目录1.题目2.思路3.代码实现&#xff08;Java&#xff09;1.题目 给你一个无向图&#xff08;原始图&#xff09;&#xff0c;图中有 n 个节点&#xff0c;编号从 0 到 n - 1。你决定将图中的每条边细分为一条节点链&#xff0c;每条边之间的新节点数各不相同。 图用由边组成…

使用 Next.js 搭建 Monorepo 组件库文档

文章为稀土掘金技术社区首发签约文章&#xff0c;14 天内禁止转载&#xff0c;14 天后未获授权禁止转载&#xff0c;侵权必究&#xff01; 阅读本文你将&#xff1a; 使用 pnpm 搭建一个 Monorepo 组件库使用 Next.js 开发一个组件库文档changesets 来管理包的 version 和生成…

Linux进程总结详解(上——初识)

Linux进程 文章目录Linux进程前言——先从硬件和软件谈起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二、操作系统概念一、进程介绍概念进程控制块查看进程通过系统创建进程二、进程状态1.内核代码如下&#xff1a;总结前言——先从硬件和软件谈起 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定义&#xff1a;数学家冯诺…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遍历

目录☀️二叉树的构建☀️二叉树的遍历&#x1f33b;前序遍历&#x1f33b;中序遍历&#x1f33b;后序遍历☀️完整代码展示☀️二叉树的构建 便于理解二叉树的遍历&#xff0c;这里我们手动简单构建一个二叉树&#xff0c;当然&#xff0c;此处二叉树的构建并不是真正二叉树的…

C++类与对象(一)

目录 一、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认识 二、类的引入 三、类的定义 类的两种定义方式&#xff1a; 四、类的访问限定符及封装 4.1 访问限定符 4.2 封装 五、类的作用域 六、类的实例化 七、类对象模型 7.1 如何计算类对象的大小​​​​​ 7.2 类对象的存储方式 7.3 结…

SpringBoot+Mybaits搭建通用管理系统实例十一:数据缓存功能实现

一、本章内容 使用ehcache实现系统缓存功能,并配置实现mybatis的二级缓存,自定义分页缓存的key,识别实体类型,并根据实体属性的配置,组合生成key值用于标识缓存数据。 完整课程地址二、开发视频 SpringBoot+Mybaits搭建通用管理系统实例三:缓存管理功能实现 三、缓存配置 …

滚动吧,数字

朋友有个需求关于金币滚动效果&#xff0c;网上也有很多教程&#xff1b;但多不太符合他的需求&#xff0c;所有利用空余时间帮他做了一个通用组件。 效果图如下: 1、按照次数和速度进行&#xff0c;对应的滚动效果。 2、缓动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 项目地址&#x…

windows安装VMware虚拟机(附带CentOS7部署)

软件下载 链接&#xff1a;https://pan.baidu.com/s/1Vw2Bilf9uf-EYR6_MR86aA?pwdd2qr 提取码&#xff1a;d2qr VMware安装 通你上述链接下载VMware安装包&#xff0c;没有特别选项&#xff0c;选安装位置无脑下一步安装&#xff0c;安装完成后会提示你输入激活码&#xf…

Java中的OpenCV-图像处理

我们将在本文中介绍以下高级图像处理操作&#xff1a;Canny 边缘检测轮廓和形状识别Canny 边缘检测&#xff1a;Canny 边缘检测是一种流行的边缘检测算法。它是由 John F. Canny 在 1986 年开发的。它是一个多阶段算法&#xff0c;我们将按如下方式经历每个阶段&#xff1a;噪声…

Java与GitLab OpenAPI交互

通过Gitlab Open api代码来操作代码的合并及关闭&#xff0c;项目的模板生成........ 方式一&#xff1a; 使用java-gitlab-api(推荐) 接口文档Java Gitlab API Documentation <dependency> <groupId>org.gitlab</groupId> <art…

49 多个 classloader 加载的同类限定名的Class 在 jhat 中显示不全

前言 呵呵 这是在之前 排查一个 flink 的相关问题的时候 发现的一个问题 flink 默认的 job 隔离是基于 Classloader 来进行隔离的 直到 最近才有时间来看一下 这个问题的原因, 究其代码 也还是比较容易找到 大致记录一下 以下内容, 截图 基于 jdk8 测试用例 /*** …

要闻 | 人大金仓重磅亮相2022南京软博会

“软件赋能 数智转型”&#xff0c;2022中国&#xff08;南京&#xff09;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xff08;下称“南京软博会”&#xff09;于11月23至25日顺利举行。人大金仓重磅亮相本次展会&#xff0c;并受邀出席同期召开的2022中国&#xff08;南京&#xff…

【LeetCode每日一题】——37.解数独

文章目录一【题目类别】二【题目难度】三【题目编号】四【题目描述】五【题目示例】六【解题思路】七【题目提示】八【时间频度】九【代码实现】十【提交结果】一【题目类别】 数组 二【题目难度】 困难 三【题目编号】 37.解数独 四【题目描述】 编写一个程序&#xff…

抢先看!阿里发布2023最新版分布式核心小册,GitHub标星破已千万

什么是分布式 一个分布式系统你可以看做是一组计算机系统一起工作&#xff0c;而在终端用户的视角看过去&#xff0c;就像一台计算机在工作一样 。 这组一起工作的计算机&#xff0c;拥有共享的状态 &#xff0c;他们同时运行&#xff0c;独立机器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

1、认识时间复杂度和简单的排序算法

目录时间复杂度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异或交换解释案例综上插入排序二分查找拓展对数器时间复杂度 如果一个操作时间和数据量没有关系&#xff0c;则是常数时间的操作 比如一个数组arr[n]这就是算一个偏移量&#xff0c;然后找到这个位置的值&#xff0c;这就是常数时间&#xff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