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Web 实战 15 -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编程套接字

news2025/7/8 16:35:01

文章目录

  • 一 . 网络编程中的基本概念
    • 1.1 网络编程
    • 1.2 客户端(client) / 服务器(server)
    • 1.3 请求(request) / 响应(response)
    • 1.4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数据
      • 1.4.1 一问一答
      • 1.4.2 多问一答
      • 1.4.3 一问多答
      • 1.4.4 多问多答
  • 二 . socket 套接字
    • 2.1 UDP 的 Socket API
      • 2.1.1 引子
      • 2.1.2 服务器代码
      • 2.1.3 客户端代码
      • 2.1.4 通过代码分析 UDP 的特点
      • 2.1.5 小结
      • 2.1.6 当我们发现某个端口 , 被其他进程占用了 , 单只咱们服务器启动不起来 , 怎么办 ?
    • 2.2 TCP 的 Socket API
      • 2.2.1 引子
      • 2.2.2 服务器的代码
      • 2.2.3 客户端的代码
      • 2.2.4 其他 Bug
      • 2.2.5 解决缺陷 : 频繁创建销毁
      • 2.2.6 TCP 版本的翻译服务器
  • 三 . 小结
    • 3.1 Socket API
    • 3.2 客户端/服务器 工作流程
    • 3.3 TCP 的 Socket API 中 , 服务器使用多线程

大家好 , 这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是网络编程中的套接字 , 我们会着重讲解 socket 的套接字 , 包括了 UDP 的 Socket API 和 TCP 的 Socket API , 干货十足
推荐大家跳转到此链接查看文章
上一篇文章的链接也给大家贴在这里了
文章专栏在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 . 网络编程中的基本概念

1.1 网络编程

写代码 , 实现 两个/多个 进程 , 通过网络 , 来进行相互通信

我们之前介绍过 : 进程具有隔离性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
进程间通信 , 借助每一个进程都能访问到的公共区域 , 完成数据交换
网络编程 , 也是一种进程间通信的方式 , 借助的公共区域就是网卡 , 这是当下最主流的方式 , 既能够让同一个主机的多个进程间通信 , 也可以让不同主机的多个进程间通信

1.2 客户端(client) / 服务器(server)

客户端 : 主动发送网络数据的一方
服务器 : 被动接受网络数据的一方

因为服务器无法知道客户端什么时候发送来资源 , 因此就只能长时间运行 , 甚至 7*24 小时运行

1.3 请求(request) / 响应(response)

请求 : 客户端给服务器发送的数据.
响应 : 服务器给客户端返回的数据.

1.4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数据

1.4.1 一问一答

客户端给服务器发个请求 , 服务器给客户端返回个响应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 比如 : 浏览网页

1.4.2 多问一答

客户端发多个请求 , 服务器返回一个响应
更少见一些 , 比如上传文件

1.4.3 一问多答

客户端发一个请求 , 服务器返回多个响应
还比较常见 , 比如下载文件

1.4.4 多问多答

客户端发送多个请求 , 服务器返回多个响应
比如 : 远程控制、游戏串流

所谓“串流游戏”,实际上是指通过有线或无线 WiFi 网络,将 PC / macOS / Linux 电脑上的游戏画面 实时“远程投射” 到另外一台设备屏幕上,如 iPhone、iPad、安卓手机、平板、智能电视或笔记本上,并进行远程游

二 . socket 套接字

进行网络编程 , 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网络编程 API
image.png
在传输层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且截然不同的协议 : TCP 和 UDP
这两个协议对应的 socket api 也是完全不同的
先简单的给大家总结一下 TCP 和 UDP
TCP : 有连接 , 可靠传输 , 面向字节流 , 全双工
UDP : 无连接 , 不可靠传输 , 面向数据报 , 全双工

有连接 : 打电话 -> 先建立连接 , 然后再通信
无连接 : 发微信 -> 不必建立连接 , 直接通信即可

网络通信无法保证 100% 到达的 (最糟糕的情况 : 网线被修狗咬断了)
可靠传输 : 数据 对方收没收到 , 发送方能够有感知
不可靠传输 : 数据 对方收没收到 , 发送方啥也不知道
打电话就相当于可靠传输 , 发微信就相当于不可靠传输

面向字节流 : 这里的字节流和文件那里的字节流是一样的 , 像水流一样 , 想传多少就传多少
面向数据报 : 以数据报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

全双工 : 双向通信 , 一个管道 , 能够 A -> B , 同时也能 B -> A (同时进行)
半双工 : 单向通信 , 一个管道 , 同一时刻 , 只能够 A -> B , 要么 B -> A (合走各的)
image.png
类似 , 网络通信主要借助网线来进行通信 . 一个标准的以太网线 , 里面其实是 8 根铜线 , 就分成了两条路 : 4 条线用来上传 , 4 条路用来下载

2.1 UDP 的 Socket API

2.1.1 引子

在 UDP 的 Socket API 中 , 有两个核心类 :
DatagramSocket :
叫做 socket 类 , 本质上相当于是一个 “文件” . 在系统中 , 还有一种特殊的 socket 文件 , 对应到网卡设备 .
要想进行网络通信 , 就需要先打开 socket 文件 . 我们构造一个 DatagramSocket 对象 , 就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内核中的 socket 文件 .
打开之后 , 就可以传输数据了
传输数据通过两个方法 : send(发送数据)、receive(接受数据)
还有一个 close 操作关闭文件

DatagramPacket :
表示一个 UDP 数据报 , UDP 是面向数据报的协议 , 传输数据 , 就是以 DatagramPacket 为基本单位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类 : InetSocketAddress
他描述了网络上的一个地址 , 也就是 IP 地址 + 端口号

接下来 , 我们来写一个 UDP版本的回显服务器-客户端 (echo server)

回显服务器 : 客户端发什么 , 服务器返回什么
不涉及任何业务逻辑 , 单纯演示 API 的用法

我们创建两个类 : UdpEchoServer(回显服务器) 和 UdpEchoClient(回显客户端)
先编写服务器代码

2.1.2 服务器代码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public class UdpEchoServer {
    // 要想创建 UDP 服务器,就需要先打开一个 socket 文件
    // 先不进行初始化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 在构造方法中进行初始化
    // 创建实例的同时指定端口号(绑定一个端口) -> 把一个进程和一个端口号关联起来
    public Ud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port);
    }

    // 启动服务器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经启动");
        // 服务器是 7*24 运行的
        while (true) {
            // 1. 读取客户端发来的请求
            // 尝试读取,并不是调用了就一定能读到
            // 如果客户端没有发来请求,就会阻塞等待
            // 直到真的有客户端的请求过来了,receive才会返回
            // receive 属于输出型参数
            // 我们需要先构造参数,然后将数据写入到输出型参数中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 4096);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

            // 2. 对请求进行解析(把 DatagramPacket 转换成 String)
            // requestPacket 内部就是字节数组,用 getData 将内部的字节数组取出来
            // 再设置从哪到哪取出
            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 0, requestPacket.getLength());

            // 3. 根据请求处理响应
            // 虽然咱们这里是个回显服务器,但是还是可以单独搞个方法处理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 4. 把响应构造成 DatagramPacket 对象
            // 第一个参数:把 String 转换成字节数组
            // 第二个参数:返回的字节数组的长度
            // 第三个参数:构造响应对象->谁给咱们发来的请求,就把响应发给谁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
                    response.getBytes(),
                    response.getBytes().length,
                    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
            );

            // 5. 把 DatagramPacket 返回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 打印日志
            // IP地址+端口号+请求+响应
            System.out.printf("[%s:%d] req=%s resp=%s\n",
                    requestPacket.getAddress().toString(),
                    requestPacket.getPort(),
                    request,
                    response);
        }
    }

    // 根据请求处理响应
    // 回显服务器:不用处理任何逻辑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 启动服务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端口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0~65535)随便写
        // 一般来说,1024以下的端口是系统留着自己用的,我们就不跟他抢了
        UdpEchoServer server = new UdpEchoServer(8000);
        server.start();
    }
}

其中 , 服务器的代码中有许多问题 , 我们也在这张图片里面给大家讲解了
image.png

再去编写客户端的代码

2.1.3 客户端代码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UdpEchoClient {
    // 还是一样,先设置成 null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 客户端的端口号一般都是操作系统自动分配的
    public UdpEchoClien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 前置工作:让用户往控制台中输入请求内容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true) {
            // 1. 让客户端从控制台读取一个请求数据
            System.out.print("> ");
            String request = sc.next();

            // 2. 把这个字符串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 就需要构造 DatagramPacket
            // 构造的 DatagramPacket 既要包含要传输的数据,还要指定要把数据传输到哪里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
                    request.getBytes(),
                    request.getBytes().length,
                    InetAddress.getByName("127.0.0.1")
                    , 8000
            );

            // 3. 把数据报发给服务器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 4. 从服务器读取响应数据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 4096);
            socket.receive(responsePacket);

            // 5. 把响应的数据获取出来,转成字符串
            String response = new String(responsePacket.getData(), 0, responsePacket.getLength());

            // 6. 打印报文
            System.out.printf("req:%s,resp:%s\n", request, respons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Client client = new UdpEchoClient();
        client.start();
    }
}


我把客户端的代码中常见问题也展示在下方了
image.png

我们来梳理一下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工作流程
无标题2.png
这个事情 , 就相当于客户端想干一件事 , 但是不想亲力亲为 , 就要安排给别人做
上述流程 , 不仅仅是回显服务器客户端如此 , 大部分的客户端服务器都是如此 . 这是一套基本套路

我们运行一下
image.png
另外 , 我们的服务器是可以给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的
我们可以再运行一个客户端 , 不过需要设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把这个选项勾选上 , 就可以启动多个客户端了
image.png

一个服务器的灵魂所在 , 就是 process 方法
一个服务器要完成的工作 , 都是通过 “根据请求计算相应” 来体现的 .
不管是啥样的服务器 , 读取请求并解析 , 构造响应并返回 , 这两个步骤 , 大同小异
唯有 “根据请求计算相应” 是千变万化的 , 是非常复杂的 , 可能一次处理请求就要经历 几w 几十w行 的代码来完成
如果我现在不是想写一个回显服务器了 , 而是一个带有业务逻辑的服务器 , 基于上述框架 , 稍作修改即可
image.png
举个栗子 : 我们新建一个 UdpDictServer 类(字典服务器 / 翻译服务器)
我们希望实现一个 英译汉 的效果
请求是一个英文单词 , 响应是他对应的翻译
UdpDictServer 只需要继承我们之前写过的 UdpEchoServer 即可

package network;

// 翻译服务器
// 我们希望实现一个 英译汉 的效果
// 请求是一个英文单词 , 响应是他对应的翻译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HashMap;

// 我们之前已经实现过最基础的翻译服务器
// 只需要继承这个最简单的服务器,然后在这基础上稍加改动即可
public class UdpDictServer extends UdpEchoServer {
    private HashMap<String, String> dict = new HashMap<>();

    public UdpDictServer(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uper(port);

        // 我们在构造方法中构造数据
        dict.put("cat", "小猫");
        dict.put("dog", "小狗");
        dict.put("ox", "小牛");
    }

    // 和父类的 UdpEchoServer 相比
    // 只需要修改 process 方法
    @Override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 getOrDefault:哈希表中,有就返回.没有,就返回"我也不会"
        return dict.getOrDefault(request, "这个词我也不会");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DictServer udpDictServer = new UdpDictServer(8000);
        udpDictServer.start();
    }
}

客户端还用我们刚才写好的即可
运行一下
image.png

2.1.4 通过代码分析 UDP 的特点

UDP 是无连接的
image.png
UDP 是不可靠传输 , 这个在我们的代码中是看不出来的 , 是操作系统就这样实现的
UDP 是面向数据报的
image.png
UDP 是全双工的
image.png

2.1.5 小结

总结一下 : UDP 版本的 Socket API 有两个核心类
DatagramSocket : 表式内核里面的 socket 文件

  • send
  • receive
  • close

DatagramPacket : 发送接收数据的基本单位
构造方法 :

  1. 只包含缓冲区 , 用于接收数据的时候 , 构造了一个空的数据报.
  2. 包含缓冲区和一个 InetAddress , 用于发送数据的时候 , 指定数据包含啥以及发到哪里去.
  3. 包含缓冲区和一个 InetAddress + int , 用于发送数据的时候 , 指定数据包含啥以及发到哪里去.

但是我们刚才写的代码 , 并没有去 close 啊
文件打开之后 , 用完了就要及时关闭啊 , 那上述代码中为啥没 close ?
我们的服务器一般都是 7*24 小时运行的 , 上述代码中的 socket 对象 , 生命周期应该是伴随整个进程的
因此 , 进程结束之前 , 提前关闭 socket 对象是不合适的
而且如果进程已经结束 , 对应的 PCB 也就没了 , PCB 中的文件描述符表也就没了 . 此时也就相当于是关闭了

2.1.6 当我们发现某个端口 , 被其他进程占用了 , 单只咱们服务器启动不起来 , 怎么办 ?

使用 netstat 命令来找到是哪个进程占用的
netstat -ano | findstr "8000"
image.png
通过这条指令 , 就可以找到对应进程的 PID 了
我们就可以去任务管理器中找到对应线程然后关闭它

2.2 TCP 的 Socket API

2.2.1 引子

在 TCP 的 Socket API 中 , 主要涉及两个主要的类 :
ServerSocket API : 服务器端使用的 Socket
构造方法 : ServerSocket(int port) , 创建一个服务端流套接字Socket,并绑定到指定端口
核心方法 :
accept() : accept没有参数 , 返回值是一个 Socket 对象 , 功能是等待有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上连接.
accept 则会把这个连接获取到进程中 , 进一步的通过返回值的 Socket 对象来和客户端进行交互

Socket : 服务器和客户端都会使用的 Socket
通过 Socket 对象,就可以进行发送/接收数据了.
核心方法 :
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通过这两个方法 , 传输数据不再通过 Socket 对象 , 而是 Socket 内部包含了输入流对象和输出流对象
借助输入流对象来去读数据 , 也就是接收数据
借助输出流对象来去写数据 , 也就是发送数据

举个栗子 : 比如我们去万达吃饭 , 一般每个店铺都会让一个人专门在门口拉客
一位小哥哥把我们叫住 , 问我们想不想吃火锅 , 我们就跟他进去了
进去店铺之后 , 小哥哥就把我们交给一位小姐姐 , 接下来就是这个美女来服务我们
这种店铺是有明确分工的 , 小哥哥是外场拉客的 , 小姐姐是内场提供服务的
外场拉客就相当于 ServerSocket
内场服务就相当于 Socket
当外场小哥哥拉到了客人 (有连接过来了) , 就通过 accept 把连接交给了 Socket , 后续就通过 Socket 对象和客户端进行沟通

2.2.2 服务器的代码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经启动");
        while (true) {
            // accept 干的活是拉客
            //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建立一个 TCP 连接,是内核操作
            // accept 要干的就是等连接建立好了,把这个连接给拿到应用程序中
            // 如果当前连接还未建立,accpet就会阻塞等待
            // accept 相当于有人给你打电话了,你按下接听键.如果没人给你打电话,你就会阻塞等待直到有人给你打电话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processConnect(clientSocket);
        }
    }

    // 通过这个方法,给当前连接上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 一个连接过来了,服务方式可能有两种
    // 1. 一个连接只进行一次数据交互(一个请求+一个响应)  短连接
    // 2. 一个连接进行多次数据交互(N个请求+N个响应)     长连接
    // 此处是长连接的版本
    public void processConnect(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 在最开始获取一下 IP地址和端口号
        System.out.printf("[%s,%d] 建立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
        // 接收数据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使用字节流是不方便的
        // 我们就可以用 Scanner PrintWriter 来对他们进行封装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接收数据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 长连接的写法 -> 循环
            while (true) {
                // 判断还有没有数据
                // 读完了,后面没有数据,就相当于读到了 EOF
                // 这个操作就代表客户端断开连接,此时 hasNext 返回 false
                if (!scanner.hasNext()) {
                    // 连接断开
                    // 打印一下哪个 IP+端口 连接断开了
                    System.out.printf("[%s,%d] 断开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break;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 3. 把响应写回客户端
                printWriter.write(response);
                // 刷新一下缓冲区,避免数据真的没有发出去
                printWriter.flush();
                // 每次发送完毕,再来打印一下相关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request, 
                        response);
            }
        }
    }

    // 回显服务器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Server 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8000);
        server.start();
    }
}

上面的代码跟文件操作非常类似
因为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 , Java 中就把 TCP 的相关方法设置成跟文件类似的操作了

2.2.3 客户端的代码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Client {
    // 在 TcpEchoServer 中需要 ServerSocket Socket 对象全部用到
    // 在 TcpEchoClient 中只需要 Socket 对象即可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Client() throws IOException {
        // new 对象的时候就需要和服务器建立连接了
        // 要想建立连接,就需要知道服务器在哪里(IP地址+端口)
        socket = new Socket("127.0.0.1", 8000);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 用户从控制台输入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 由于我们是实现的是长连接,一个连接会处理 N 个请求和响应
        try (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
            // 从网络输入
            Scanner scannerNet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while (true) {
                // 1. 从控制台读取用户输入什么?
                System.out.print("> ");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 2. 把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printWriter.write(request);
                printWriter.flush();
                // 3. 从服务器读取响应
                String response = scannerNet.next();
                // 4. 把结果显示到界面上
                System.out.printf("req:%s,resp:%s\n", request, response);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Client client = new TcpEchoClient();
        client.start();
    }
}

image.png
运行一下吧 (大家注意 : 要先启动服务器 , 再启动客户端)

得先餐馆开业 , 咱们才能去吃饭

Demo.png
那改正好的代码也贴给大家
TcpEchoServer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经启动");
        while (true) {
            // accept 干的活是拉客
            //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建立一个 TCP 连接,是内核操作
            // accept 要干的就是等连接建立好了,把这个连接给拿到应用程序中
            // 如果当前连接还未建立,accpet就会阻塞等待
            // accept 相当于有人给你打电话了,你按下接听键.如果没人给你打电话,你就会阻塞等待直到有人给你打电话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processConnect(clientSocket);
        }
    }

    // 通过这个方法,给当前连接上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 一个连接过来了,服务方式可能有两种
    // 1. 一个连接只进行一次数据交互(一个请求+一个响应)  短连接
    // 2. 一个连接进行多次数据交互(N个请求+N个响应)     长连接
    // 此处是长连接的版本
    public void processConnect(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 在最开始获取一下 IP地址和端口号
        System.out.printf("[%s,%d] 建立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
        // 接收数据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使用字节流是不方便的
        // 我们就可以用 Scanner PrintWriter 来对他们进行封装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接收数据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 长连接的写法 -> 循环
            while (true) {
                // 判断还有没有数据
                // 读完了,后面没有数据,就相当于读到了 EOF
                // 这个操作就代表客户端断开连接,此时 hasNext 返回 false
                if (!scanner.hasNext()) {
                    // 连接断开
                    // 打印一下哪个 IP+端口 连接断开了
                    System.out.printf("[%s,%d] 断开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break;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 3. 把响应写回客户端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 刷新一下缓冲区,避免数据真的没有发出去
                printWriter.flush();
                // 每次发送完毕,再来打印一下相关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request,
                        response);
            }
        }
    }

    // 回显服务器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Server 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8000);
        server.start();
    }
}

TcpEchoClient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Client {
    // 在 TcpEchoServer 中需要 ServerSocket Socket 对象全部用到
    // 在 TcpEchoClient 中只需要 Socket 对象即可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Client() throws IOException {
        // new 对象的时候就需要和服务器建立连接了
        // 要想建立连接,就需要知道服务器在哪里(IP地址+端口)
        socket = new Socket("127.0.0.1", 8000);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 用户从控制台输入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 由于我们是实现的是长连接,一个连接会处理 N 个请求和响应
        try (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
            // 从网络输入
            Scanner scannerNet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while (true) {
                // 1. 从控制台读取用户输入什么?
                System.out.print("> ");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 2. 把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printWriter.println(request);
                printWriter.flush();
                // 3. 从服务器读取响应
                String response = scannerNet.next();
                // 4. 把结果显示到界面上
                System.out.printf("req:%s,resp:%s\n", request, response);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Client client = new TcpEchoClient();
        client.start();
    }
}

代码出现 “卡死” 的情况 , 一定先不要慌 . 先冷静 , 然后仔细分析
线程阻塞了 , 就得知道具体是在哪里阻塞的 , 可以使用 jconsole 或者使用其他工具 , 定位到是哪个代码阻塞的
结合代码分析阻塞的原因 , 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再次进行验证

2.2.4 其他 Bug

  1. 上述代码中,使用 clientSocket , 用完之后 , 是否要关闭呢 ?

当然要关闭
和上面的 ServerSocket 不同 , ServerSocket 的生命周期 , 是跟随整个程序的 .
clientSocket 的生命周期 , 只是当前连接 . 就应该在连接之后 , 把这里的 socket 进行关闭
如果不关的话 , 就会造成内存泄漏
ServerSocket,只有一个 , 但是 clientSocket 会有无数个 . 每个客户端的连接 , 都是一个 clientSocket
image.png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经启动");
        while (true) {
            // accept 干的活是拉客
            //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建立一个 TCP 连接,是内核操作
            // accept 要干的就是等连接建立好了,把这个连接给拿到应用程序中
            // 如果当前连接还未建立,accpet就会阻塞等待
            // accept 相当于有人给你打电话了,你按下接听键.如果没人给你打电话,你就会阻塞等待直到有人给你打电话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processConnect(clientSocket);


        }
    }

    // 通过这个方法,给当前连接上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 一个连接过来了,服务方式可能有两种
    // 1. 一个连接只进行一次数据交互(一个请求+一个响应)  短连接
    // 2. 一个连接进行多次数据交互(N个请求+N个响应)     长连接
    // 此处是长连接的版本
    public void processConnect(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 在最开始获取一下 IP地址和端口号
        System.out.printf("[%s,%d] 建立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
        // 接收数据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使用字节流是不方便的
        // 我们就可以用 Scanner PrintWriter 来对他们进行封装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接收数据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 长连接的写法 -> 循环
            while (true) {
                // 判断还有没有数据
                // 读完了,后面没有数据,就相当于读到了 EOF
                // 这个操作就代表客户端断开连接,此时 hasNext 返回 false
                if (!scanner.hasNext()) {
                    // 连接断开
                    // 打印一下哪个 IP+端口 连接断开了
                    System.out.printf("[%s,%d] 断开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break;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 3. 把响应写回客户端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 刷新一下缓冲区,避免数据真的没有发出去
                printWriter.flush();
                // 每次发送完毕,再来打印一下相关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request,
                        response);
            }
        } finally {
            // 加在这里更稳妥
            clientSocket.close();
        }
    }

    // 回显服务器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Server 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8000);
        server.start();
    }
}

  1. 上述代码 , 无法处理多个客户端

image.png
当我们断开第一个客户端
image.png
上述行为 , 当然是 Bug . 一个服务器 , 能处理多个客户端 ,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无标题.png
image.png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经启动");
        while (true) {
            // accept 干的活是拉客
            //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建立一个 TCP 连接,是内核操作
            // accept 要干的就是等连接建立好了,把这个连接给拿到应用程序中
            // 如果当前连接还未建立,accpet就会阻塞等待
            // accept 相当于有人给你打电话了,你按下接听键.如果没人给你打电话,你就会阻塞等待直到有人给你打电话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我们在这里不再直接调用了,二是创建新的线程,让新的线程来调用
            // processConnect(clientSocket);
            Thread t = new Thread(() -> {
                try {
                    processConnect(clientSocke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start();
        }
    }

    // 通过这个方法,给当前连接上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 一个连接过来了,服务方式可能有两种
    // 1. 一个连接只进行一次数据交互(一个请求+一个响应)  短连接
    // 2. 一个连接进行多次数据交互(N个请求+N个响应)     长连接
    // 此处是长连接的版本
    public void processConnect(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 在最开始获取一下 IP地址和端口号
        System.out.printf("[%s,%d] 建立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
        // 接收数据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使用字节流是不方便的
        // 我们就可以用 Scanner PrintWriter 来对他们进行封装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接收数据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 长连接的写法 -> 循环
            while (true) {
                // 判断还有没有数据
                // 读完了,后面没有数据,就相当于读到了 EOF
                // 这个操作就代表客户端断开连接,此时 hasNext 返回 false
                if (!scanner.hasNext()) {
                    // 连接断开
                    // 打印一下哪个 IP+端口 连接断开了
                    System.out.printf("[%s,%d] 断开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break;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 3. 把响应写回客户端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 刷新一下缓冲区,避免数据真的没有发出去
                printWriter.flush();
                // 每次发送完毕,再来打印一下相关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request,
                        response);
            }
        } finally {
            // 加在这里更稳妥
            clientSocket.close();
        }
    }

    // 回显服务器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Server 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8000);
        server.start();
    }
}

2.2.5 解决缺陷 : 频繁创建销毁

我们目前的代码 : 来一个客户端 , 就要创建线程 . 客户端创建连接 , 就要销毁线程
如果客户端很多 , 就是 “频繁的创建和销毁线程”
我们就需要使用到** 线程池**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经启动");
        // 线程池要放在外面
        ExecutorService 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可自动扩容版本
        while (true) {
            // accept 干的活是拉客
            //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建立一个 TCP 连接,是内核操作
            // accept 要干的就是等连接建立好了,把这个连接给拿到应用程序中
            // 如果当前连接还未建立,accpet就会阻塞等待
            // accept 相当于有人给你打电话了,你按下接听键.如果没人给你打电话,你就会阻塞等待直到有人给你打电话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版本1]单线程版本,存在 Bug,无法处理多个客户端
            // processConnect(clientSocket);

            // [版本2]多线程版本,主线程负责拉客,新线程负责通信
            // 我们在这里不再直接调用了,二是创建新的线程,让新的线程来调用
            // Thread t = new Thread(() -> {
            //     try {
            //         processConnect(clientSocket);
            //     } catch (IO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 t.start();

            // [版本3]使用线程池来解决上面的频繁创建销毁线程的问题
            service.submit(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processConnect(clientSocke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通过这个方法,给当前连接上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 一个连接过来了,服务方式可能有两种
    // 1. 一个连接只进行一次数据交互(一个请求+一个响应)  短连接
    // 2. 一个连接进行多次数据交互(N个请求+N个响应)     长连接
    // 此处是长连接的版本
    public void processConnect(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 在最开始获取一下 IP地址和端口号
        System.out.printf("[%s,%d] 建立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
        // 接收数据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使用字节流是不方便的
        // 我们就可以用 Scanner PrintWriter 来对他们进行封装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接收数据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 发送数据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 长连接的写法 -> 循环
            while (true) {
                // 判断还有没有数据
                // 读完了,后面没有数据,就相当于读到了 EOF
                // 这个操作就代表客户端断开连接,此时 hasNext 返回 false
                if (!scanner.hasNext()) {
                    // 连接断开
                    // 打印一下哪个 IP+端口 连接断开了
                    System.out.printf("[%s,%d] 断开连接\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break;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 3. 把响应写回客户端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 刷新一下缓冲区,避免数据真的没有发出去
                printWriter.flush();
                // 每次发送完毕,再来打印一下相关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toString(),
                        clientSocket.getPort(),
                        request,
                        response);
            }
        } finally {
            // 加在这里更稳妥
            clientSocket.close();
        }
    }

    // 回显服务器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Server 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8000);
        server.start();
    }
}

但是目前还是存在一些缺陷 :
当前是使用了线程池 , 来解决问题
线程池解决的是频繁创建销毁 , 但是如果并发量太高了 , 就会导致池子里的线程特别特别多 .
线程特别多就会导致内存等资源/调度过度开销
再进一步的改进 , 就需要考虑能否减少线程的数目
当前这是一个线程对应一个客户端 , 那能否想办法 , 让一个线程对应多个客户端呢 ?
可以使用 “IO 多路复用” , 本质上就是一个线程处理多个 socket , 这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机制
在 Java 中封装之后 , 对应的东西叫做 NIO

2.2.6 TCP 版本的翻译服务器

package network;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HashMap;

public class TcpDictServer extend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HashMap<String, String> dict = new HashMap<>();

    public TcpDict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uper(port);

        dict.put("cat", "小猫");
        dict.put("dog", "小狗");
        dict.put("ox", "小牛");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dict.getOrDefault(request,"我也不知道啥意思");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DictServer server = new TcpDictServer(8000);
        server.start();
    }
}

image.png

三 . 小结

3.1 Socket API

UDP
(1) DatagramSocket : 对应一个 socket 文件
(2) DatagramPacket : 对应一个 UDP 数据报

TCP
(1) ServerSocket : 只是在服务器这边使用 , 目的是拉客 .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 : accept , 他负责把操作系统内核建立好的连接拿到应用程序中 , 相当于别人给你打电话 , 你按下了接听键
(2) Socket : 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能够使用 , 负责给客人提供服务
Socket 对象中能够获取到 InputStream (接收) 和 OutputStream (发送)

3.2 客户端/服务器 工作流程

image.png

3.3 TCP 的 Socket API 中 , 服务器使用多线程

TCP 服务器这里之所以使用了多线程 , 是因为在代码中处理的"长连接" (一个连接会处理 N 个请求和响应)
客户端连接建立好了之后 , 啥时候断开连接不确定 . 这一个连接里要处理多少个请求 , 也不确定
处理连接的循环 , 导致主循环无法继续执行到 accept 了.

大家不要误会成只要是 TCP 服务器就得使用多线程
之前的代码如果是处理短连接 , 每次客户端一个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 . 不使用多线程也能处理多个客户端.


那本篇文章到这里就讲解完毕了~
如果对您有帮助的话 , 请一键三连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407493.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网络安全工具大合集

还是一句话&#xff0c;功夫再高&#xff0c;也怕菜刀首先&#xff0c;恭喜你发现了宝藏。本文章集成了全网优秀的开源攻防武器项目&#xff0c;包含&#xff1a;信息收集工具&#xff08;自动化利用工具、资产发现工具、目录扫描工具、子域名收集工具、指纹识别工具、端口扫描…

为什么说网络安全是风口行业?是IT行业最后的红利?

前言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前&#xff0c;网络安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xff0c;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网络安全行业特点 1、就业薪资非常高&#xff0c;涨薪快 2021年猎聘网发布网络安全行业就业薪资行业最高人均33.77万&…

2023最新高频前端面试题总结(附答案)

目录 1.vue双向数据绑定的原理&#xff1f; 2.vue的生命周期有哪些 3.v-if 和v-show有什么区别&#xff1f; 4.async await 是什么&#xff1f;它有哪些作用&#xff1f; 5、数组常用的方法&#xff1f;哪些方法会改变原数组&#xff0c;哪些不会 6.什么是原型链&#xf…

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现代的年轻人该怎么办?

“如果我没读过书&#xff0c;我还可以做别的工作&#xff0c;可我偏偏读过书” “学历本该是我的敲门砖&#xff0c;却成了我脱不下的长衫。” 最近&#xff0c;“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在网上火了。在鲁迅的原著小说中&#xff0c;孔乙己属于知识阶级&#xff08;长衫客&#xf…

国产ChatGPT大战弱智吧效果实测!网页端小程序均已上线,人人可玩

杨净 萧箫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中国版ChatGPT首发”&#xff0c;争得不可开交&#xff0c;热闹却一直没个结果——自ChatGPT发布以来&#xff0c;目前进展最快的国内产品也仅是开启了内测&#xff0c;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玩上。结果现在有读者跟我们爆料&#xff…

Vue3+TypeScript项目报错: 找不到名称“require”。是否需要为节点安装类型定义?

Vue3TypeScript项目编写代码时报错&#xff1a;找不到名称“require”。是否需要为节点安装类型定义?请尝试使用 npm i --save-dev types/node。 描述&#xff1a;今天在开发项目时&#xff08;项目框架为Vue3TypeScript&#xff09;需要 动态引入静态资源&#xff0c;也就是…

Vue--Router--嵌套路由(children)的用法

原文网址&#xff1a;Vue--Router--嵌套路由(children)的用法_IT利刃出鞘的博客-CSDN博客 简介 说明 本文介绍Vue Router的嵌套路由的用法。 嵌套路由就是父路由里面嵌套他的子路由&#xff0c;父路由有自己的路由导航和路由容器&#xff08;router-link、router-view&#x…

ChatGPT能否取代程序员?

目录ChatGPT能否取代程序员&#xff1f;ChatGPT和程序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ChatGPT和程序员的共同点程序员的优势程序员的实力ChatGPT和程序员的关系结论惊喜ChatGPT能否取代程序员&#xff1f; ChatGPT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工智能&#xff08;AI&#xff09;系统&#xff0c;…

chatGPT的49种应用场景,双AI生成二次元仙女,及各开发语言对接chatGPT参考指南

前沿 可能有人在问我&#xff0c;勇哥为什么chatGPT都被微信下架了&#xff0c;你还要写相关的chatGPT的文章呢&#xff1f;其实我们先不论微信下架的原因&#xff0c;单说chatGPT的达芬奇模型给勇哥带来的科技感早就超越了一切&#xff0c;所以勇哥依旧决定连续熬两个夜为大家…

mapbox使用教程

文章目录mapbox前期准备创建,显影,删除图层,图层样式layers-type常用类型sources-type常用类型地图创建点地图创建图片、图标地图创建文字标注&#xff08;标题&#xff09;地图创建面&#xff0c;线给指定图层添加自定义弹出框地图创建容器绘制echarts/hightcharts图表地图平滑…

300秒带你手写一个promise

前言 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xff1f; 加深对promise的理解&#xff0c;以及再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知其然&#xff0c;知其所以然。面试需要。&#xff08;重点&#xff01;&#xff01;&#xff01;&#xff09; 1:声明promise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promise的几个特性&am…

【node.js从入门到精通】使用node.js写入读取文件内容,基础方法使用

目录 前言 读取文件内容 判断文件是否读取成功 使用writeFile写入文件内容 整理数据 路径动态拼接处理问题 path.basename使用 获取路径中扩展名文件 写在最后 前言 Node.js是一个基于Chrome V8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 区分版本号 LTS为长期稳定版&#xff0c;推…

大数据 │ ECharts与pyecharts数据可视化应用

通过本篇了解ECharts与pyecharts数据可视化的特点&#xff0c;能实现简单的ECharts与pyecharts数据可视化操作。 01、pyecharts数据可视化介绍 pyecharts是一个用于生成 Echarts 图表的类库&#xff0c;是一款将Python与ECharts相结合的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工具&#xff0c;使用…

npm install报错Fix the upstream dependency conflict, or retry

执行 npm install vue-router时报错&#xff0c;进过多方查找&#xff0c;最终逐渐了解到造成此问题的原因。 从报错的信息&#xff1a; ERESOLVE unable to resolve dependency tree &#xff08;无法解决依赖关系树&#xff09; npm ERR! Could not resolve dependency: &…

9、Linux 高并发Web服务器项目实战(附代码下载地址)

1. Linux / Unix 上的五种 IO 模型 在Linux下进行网络编程时&#xff0c;服务器端编程经常需要构造高性能的IO模型&#xff0c;常见的IO模型有五种&#xff1a; 同步阻塞式 I/O&#xff08;BIO, Blocking IO&#xff09;&#xff1a; 在调用该类I/O函数读取数据时&#xff0c;…

前端LayUI框架快速上手详解(一)

✍目录总览 &#x1f525;LayUI &#x1f525;前端框架LayUI详解地址&#x1f525;前端LayUI框架快速上手详解(一)https://blog.csdn.net/Augenstern_QXL/article/details/119748962&#x1f525;前端LayUI框架快速上手详解(二)https://blog.csdn.net/Augenstern_QXL/article/…

【JavaEE初阶】前端第一节.HTML 基础(上篇)

提示&#xff1a;文章写完后&#xff0c;目录可以自动生成&#xff0c;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前端的引入&#xff1b; 二、第一个HTML程序 1.1 如何创建一个新HTML文件 2.2 HTML的完整结构 2.3 关于html文件的详解 2.4 使用 开发者工具 三…

uniapp h5的支付宝,微信支付

根据官方文档可知&#xff0c;uniapp对h5平台的支付没有进行封装&#xff0c;这就需要我们的自己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uniapp官方支付文档&#xff1a;uni.requestPayment(OBJECT) | uni-app官网 前端在进行h5页面的支付处理的时还是较为简单的&#xff0c;不论是支付宝还…

大二C#实现酒店管理系统(C端展示、前台操作、登记入住、入住管理、职位管理、公告系统等)

大二C#实现酒店管理系统&#xff08;C端展示、前台操作、登记入住、入住管理、职位管理、公告系统等&#xff09; 前言项目技术介绍 1、开发工具&#xff1a;VS2022 2、数据库&#xff1a;SqlServer 3、前端请求&#xff1a;HTML5jQuery 4、第三方框架&#xff1a;Layui、视图可…

无界微前端使用方法

1、概念 微前端&#xff1a;字面意思就是小小的前端&#xff0c;怎么小就是不管什么项目都能放在一个容器中运行&#xff0c;这些项目都能够独立部署、独立扩展&#xff0c;每个服务都具有稳固的模块边界&#xff0c;甚至允许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来编写不同服务&#xff0c;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