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TP请求的核心概念及原理详解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通过<标记符>内容</标记符>格式-------页面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返回数据有很多:页面、图片、视频,都可以进行返回---统称为:资源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响应的协议),分为请求、响应2个大部分。
HTTPS: S就是在HTTP原基础上进行加密,因为HTTP在网络传输过程当中是明文传输的。
安全性--加密---证书
面试题:HTTP 80和HTTPS 443区别是什么? 默认端口不代表不可以变
重点:URL统一资源定位符的组成
https://www.baidu.com/
http://120.25.127.201:18001/user/login.html
协议: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讯的标准,https、http、ssh等
host:域名(背后也是ip)/ip+端口,localhost(127.0.0.1) --本机
域名系统(英文:Domain Name System,缩写:DNS)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方便用户记忆
端口号:协议默认的端口号是可以省略的(http:默认端口是80 、 https默认端口是443、ssh默认端口22)
资源路径:资源存放的位置,资源可以是各种超文本信息,如音频、视频等,如:/index.html
参数:? 之后的就是参数 格式用?与URL主体部分分开,参数与参数之间用&连接,参数的格式:参数名称=参数值
二、HTTP的请求头、请求体、响应码解析
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互联网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万维网:www
传输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用到协议:HTTP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来传递数据(HTML文件、图片、查询结果等)
HTTP-请求、响应的协议。
请求: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响应:服务器处理完成后,返回给客户端的数据与信息
组成:
请求: 由客户端发送(发送什么内容?),用来出发一个服务器的动作
请求由三部分组成: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
响应:来自服务器的响应(响应什么东西?)
响应也由三个部分组成:状态行、响应头、响应内容
请求行:位置在第一行,包含请求方式、请求地址、协议以及版本
Request URL:https://xxx
Request Method:Post
请求头:位置是位于第一行之后,到空行之前(一般情况下都是服务器自带的,告诉服务器我需要什么)
但是请求头一定要注意2种情况:
第一种请求数据类型:Content-Type --告诉别人我传递请求体是什么格式
第二种需要鉴权的时候:很多接口都习惯鉴权字段写在请求头上,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写。(不一定,具体看项目)
请求体:数据类型必须和请求头一 一对应。
请求头和请求体的注意点:
请求体的数据,根据请求方法的不同,填写数据的位置也不同,比如get方法,一般来说body就是空的,都是在URL当中,也就是?后带的参数(原因:get一般都是用来获取数据的)。
post方法才会在body中传递,有多种传递方式,需要根据头部参数的Content-Type的值来确定选择哪种方式传值。
响应:
响应行:位置是在第一行,包括协议及版本、响应状态码、状态消息
响应头:位置在第一行之后,到空行之前,告诉客户端服务器相关信息,如web服务器类型等
响应体:位置是在空行之后,如响应数据:登录成功
请求方法:一般回答有几种,我常用哪几种,他们之间的区别
HTTP---8种
根据HTTP标准,HTTP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
HTTP1.0定义三种请求方法:GET、POST和HEAD方法
HTTP1.1新增了五种请求方法:OPTIONS、PUT、DELETE、TRACE和CONNECT方法。
总结:如果我要进行接口测试,我应该怎么办?
只需要找到我们请求的四要素即可。请求URL、请求方法、请求头、请求内容
请求(请求URL、请求方法、请求参数) -响应(应该是什么结果)
响应结果(期望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