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vue的路由守卫和keep-alive后生命周期

news2025/7/19 4:02:51

目录

🔽 Vue-Router的懒加载如何实现

1、方案一:箭头函数+import

2、方案二:箭头函数+require

3、方案三:箭头函数+require.ensure

🔽 如何定义动态路由

param方式

query方式

🔽 Vue-Router导航守卫

全局路由钩子

路由独享守卫

组件内的守卫

🔽 Vue路由钩子在生命周期函数的体现

🔽 keep-alive

概念

作用

原理

keep-ailve用法

生命周期钩子

🔽 触发钩子的完整顺序

🔽 参考资料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vue路由守卫和keep-alive,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 Vue-Router的懒加载如何实现

1、方案一:箭头函数+import

const List = () => import('@/components/list.vue')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list', component: List }
  ]
})

2、方案二:箭头函数+require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list',
     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components/list'], resolve)
   }
  ]
})

3、方案三:箭头函数+require.ensure

使用webpack的require.ensure技术,也可以实现按需加载。 这种情况下,多个路由指定相同的chunkName,会合并打包成一个js文件。

// r就是resolve
const List = r => require.ensure([], () => r(require('@/components/list')), 'list');
// 路由也是正常的写法  这种是官方推荐的写的 按模块划分懒加载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list',
    component: List,
    name: 'list'
  }
 ]
}))

❓ vue中import引入模块时路径使用@符号以及vue中路由懒加载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

1、ES6中的重要一个内容就是:模块化

1)export:
用户对外输出本模块(前端一个js文件可以理解为一个模块,eg:request.js)变量的接口 。

2)import:
用于在一个模块中加载另一个含有 export 接口的模块(这个 js 文件一定要含有 export )。

3)而我们在使用 import 导入一个模块的时候通常这样使用:
import util from ‘@/utills/request.js’
或者路由懒加载: component: () => import(’@/views/putong’)

那么这个 @ 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2、一切和webpack有关
webpack.base.conf.js 文件有如下代码:

resolve: {
    // 自动补全的扩展名
    extensions: ['.js', '.vue', '.json'],
    // 默认路径代理
    // 例如 import Vue from 'vue',会自动到 'vue/dist/vue.common.js'中寻找
    alias: {
        '@': resolve('src'),
        '@config': resolve('config'),
        'vue$': 'vue/dist/vue.common.js'
    }
}

所以,@符号是一种别名的写法,表示的是一个路径,具体表示什么,需要看配置文件里的配置,在webpack.base.conf.js中的alias里,比如'@': resolve('src')表示将@代替src文件路径。也就说,这里@ 等价于 /src 这个目录,即代表“src”路径,免得你写麻烦又易错的相对路径。

🔽 如何定义动态路由

如何定义动态路由?如何获取传过来的动态参数?

param方式

  • 配置路由格式:/router/:id
  • 传递的方式:在path后面跟上对应的值
  • 传递后形成的路径:/router/123

路由定义 👇

//在APP.vue中
<router-link :to="'/user/'+userId" replace>用户</router-link>    
//在index.js
{
   path: '/user/:userid',
   component: User,
},

路由跳转 👇

// html中
<router-link :to="{ name: 'users', params: { myname: 'jack' }}">按钮</router-link>

// js中——方法1
this.$router.push({name:'users',params:{myname:'jack'}}) // -> /user/jack

// js中——方法2——使用path
const myname = 'jack';
this.$router.push(path:`/user/${myname}`) // -> /user/jack

// 注意:这里的params不生效,因为path只能和query使用。params传参只能由name引入, 而query传参可以由name和path引入
this.$router.push(path:'/user/', params: { myname}) // -> /user

// js中——方法3——省略path
const myname = 'jack';
this.$router.push(`/user/${myname}`) // -> /user/jack

// js中——方法4——省略path
const myname = 'jack';
this.$router.push('/user/' + myname) // -> /user/jack

🎈 Vue路由匹配规则routes中的name属性的使用

其实name就相当于给你的path取个别名,方便使用,路由并不是一定要设置name值。(如果不设置name,vue-router默认name值为 default)

注意:当我们使用params传参时,在路由里一定也要使用冒号: "来匹配对应参数在路由里一定也要使用冒号: "来匹配对应参数,不然在刷新页面的时候参数将会丢失。

{   path: '/user/:userid',  component: User , }
参考资料:https://blog.csdn.net/sunyctf/article/details/127868414

🎈this.$router.push两种传参方式——params和query的区别

👉 name可以和params、query都可以一起使用;

  • this.$router.push({name:'home',query: {id:'1'}})
  • this.$router.push({path:'/home',query: {id:'1'}})

👉 path只能和query使用;

👉 使用params传参刷新后不会保存(必须在路由里一定也要使用冒号" : "来匹配对应参数),使用query刷新后可以保存;

👉 params不会在地址栏显示,query会在地址栏显示;

👉 params能和动态路由一起使用,而query不能

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1. params是路由的一部分,必须要在路由后面添加参数名,也就是占位符。

2. query是拼接在url后面的参数,没有也没关系。

3. params一旦设置在路由,params就是路由的一部分,如果这个路由有params传参,但是在跳转的时候没有传这个参数,会导致跳转失败或者页面会没有内容。

二者还有点区别,直白的来说query相当于get请求,页面跳转的时候,可以在地址栏看到请求参数,而params相当于post请求,参数不会在地址栏中显示(如果想要显示在地址栏里,必须在路由字典中对应的路由里使用冒号" : "来匹配对应参数)。

小结:params和query的区别

用法:query要用path来引入,params要用name来引入,接收参数都是类似的,分别是 this.$route.query.name 和 this.$route.params.name 。

url地址显示:query更加类似于我们ajax中get传参,params则类似于post,说的再简单一点,前者在浏览器地址栏中显示参数,后者则不显示

注意:query刷新不会丢失query里面的数据;params刷新会丢失 params里面的数据。

参数获取:通过 $route.params.userid 获取传递的值。

query方式

  • 配置路由格式:/router,也就是普通配置。
  • 传递的方式:对象中使用query的key作为传递方式。
  • 传递后形成的路径:/route?id=123

路由定义 👇

// 方式1:直接在router-link 标签上以对象的形式
<router-link :to="{path:'/profile',query:{name:'why',age:28,height:188}}">档案</router-link>
// 方式2:写成按钮以点击事件形式
<button @click='profileClick'>我的</button>    
profileClick(){
  this.$router.push({
    path: "/profile",
    query: {
        name: "kobi",
        age: "28",
        height: 198
    }
  });
}

跳转方法 👇

// 方法1:
<router-link :to="{ name: 'users', query: { uname: james }}">按钮</router-link>
// 方法2:
this.$router.push({ name: 'users', query:{ uname:james }})
// 方法3:
<router-link :to="{ path: '/user', query: { uname:james }}">按钮</router-link>
// 方法4:
this.$router.push({ path: '/user', query:{ uname:james }})
// 方法5:
this.$router.push('/user?uname=' + jsmes)

参数获取:通过$route.query 获取传递的值

🔽 Vue-Router导航守卫

有的时候,需要通过路由来进行一些操作,比如最常见的登录权限验证,当用户满足条件时,才让其进入导航,否则就取消跳转,并跳到登录页面让其登录。 为此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植入路由的导航过程:全局的,单个路由独享的,或者组件级的。

全局路由钩子

vue-router全局有三个守卫:

  • router.beforeEach 全局前置守卫 进入路由之前。
  • router.beforeResolve 全局解析守卫,在beforeRouteEnter调用之后调用。
  • router.afterEach 全局后置钩子 进入路由之后。

to、from、next这三个参数:

to和from是将要进入和将要离开的路由对象,路由对象指的是平时通过this.$route获取到的路由对象。next:Function 这个参数是个函数,且必须调用,否则不能进入路由(页面空白)。

  • next() 进入该路由。
  • next(false): 取消进入路由,url地址重置为from路由地址(也就是将要离开的路由地址)。

👋🏻 router.beforeEach

router.beforeEach是全局前置守卫,进入路由之前。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let ifInfo =Vue.prototype.$common.getSession('userData');  // 判断是否登录的存储信息
    if (!ifInfo) { 
        // sessionStorage里没有储存user信息    
        if (to.path == '/') { 
            //如果是登录页面路径,就直接next()      
            next();    
        } else { 
            //不然就跳转到登录      
            Message.warning("请重新登录!");     
            window.location.href = Vue.prototype.$loginUrl;    
        }  
    } else {    
        return next();  
    }
})

路由独享守卫

如果你不想全局配置守卫的话,你可以为某些路由单独配置守卫: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home',
      component: Home,
      beforeEnter: (to, from, next) => { 
        // 参数用法什么的都一样,调用顺序在全局前置守卫后面,所以不会被全局守卫覆盖
        // ...
      }
    }
  ]
})

组件内的守卫

👋🏻 beforeRouterEnter

beforeRouterEnter不能访问this是因为钩子在组件实例还没被创建的时候调用,所以不能获取组件实例 this,可以通过传一个回调给next来访问组件实例 。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console.log('在路由独享守卫后调用');
  next(vm => {
    // 通过 `vm` 访问组件实例`this` 执行回调的时机在mounted后面,
  })
}

👋🏻 beforeRouteUpdate

beforeRouteUpdate (to, from, next) {
  // 在当前路由改变,但是该组件被复用时调用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带有动态参数的路径 /user/:id,在 /user/1 和 /user/2 之间跳转的时候,
  // 由于会渲染同样的 user 组件,因此组件实例会被复用。而这个钩子就会在这个情况下被调用。
}

👋🏻 beforeRouteLeave

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我们用它来禁止用户离开,比如还未保存草稿,或者在用户离开前,将setInterval销毁,防止离开之后,定时器还在调用。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 next) {
  if (文章保存) {
    next(); // 允许离开或者可以跳到别的路由 上面讲过了
  } else {
    next(false); // 取消离开
  }
}

🔽 Vue路由钩子在生命周期函数的体现

完整的路由导航解析流程(不包括其他生命周期):

  • 触发进入其他路由。
  • 调用要离开路由的组件守卫beforeRouteLeave
  • 调用全局前置守卫∶ beforeEach
  • 在重用的组件里调用 beforeRouteUpdate
  • 调用路由独享守卫 beforeEnter
  • 解析异步路由组件。
  • 在将要进入的路由组件中调用 beforeRouteEnter
  • 调用全局解析守卫 beforeResolve
  • 导航被确认。
  • 调用全局后置钩子的 afterEach 钩子。
  • 触发DOM更新(mounted)。
  • 执行beforeRouteEnter 守卫中传给 next 的回调函数。

🔽 keep-alive

在开发vue项目中,大部分组件是没必要多次渲染的,所以vue提供了一个内置组件keep-alive来缓存组件内部状态,避免重新渲染。

概念

vue官网的描述:keep-alive 是 Vue 的内置组件,当它包裹动态组件时,会缓存不活动的组件实例,而不是销毁它们。和<transition>  相似,<keep-alive>​​ 是一个抽象组件:它自身不会渲染成一个 DOM 元素,也不会出现在父组件链中。

作用

vue官网的描述:在组件切换过程中把切换出去的组件保留在内存中,防止重复渲染DOM,减少加载时间及性能消耗,提高用户体验性

原理

vue官网的描述:在 created 函数调用时将需要缓存的 VNode 节点保存在 this.cache 中/在 render(页面渲染) 时,如果 VNode 的 name 符合缓存条件(可以用 include 以及 exclude 控制),则会从 this.cache 中取出之前缓存的 VNode 实例进行渲染。

VNode:虚拟DOM,其实就是一个JS对象

Props
include -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只有名称匹配的组件会被缓存。
exclude -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任何名称匹配的组件都不会被缓存。
max - 数字。最多可以缓存多少组件实例。

keep-ailve用法

  • 如果需要缓存整个项目,直接在app.vue中用keep-alive包裹router-view即可
  • 要缓存部分页面,需要在路由地址配置中,在meta属性中添加一个状态,在app.vue中判断一下包裹的router-view即可
  • 也可以使用exclude和include规定缓存哪个组件不缓存哪个组件

例如,有一个商品页面和一个详情页面,这样在两个页面切换的时候就可以用到keep-alive,在切换到详情的时候,把状态保留在内存中,而不是销毁,从而提高一个性能的优化。

生命周期钩子

生命周期钩子,也称生命周期函数

在被keep-alive包含的组件/路由中,会多出两个生命周期的钩子:activated(组件激活时使用) 与 deactivated(组价离开时调用)

activated

在 keep-alive 组件激活时调用
      该钩子函数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activated在组件第一次渲染时会被调用,之后在每次缓存组件被激活时调用。第一次进入缓存路由/组件,在mounted后面,beforeRouteEnter守卫传给 next 的回调函数之前调用:

beforeMount=>别的路由进来(destroyed/deactivated)=>
mounted=> activated 进入缓存组件 => 执行 beforeRouteEnter回调

因为组件被缓存了,再次进入缓存路由/组件时,不会触发这些钩子: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 。

所以之后的调用时机是:

组件销毁destroyed/或离开缓存deactivated => activated 进入当前缓存组件 => 执行 beforeRouteEnter回调

使用 keep-alive 会将数据保留在内存中,如果要在每次进入页面的时候获取最新的数据,需要在 activated 阶段获取数据,承担原来 created 钩子函数中获取数据的任务。 

deactivated

在 keep-alive 组件停用时调用
      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组件被停用(离开路由)时调用,使用了keep-alive就不会调用beforeDestroy(组件销毁前钩子)和destroyed(组件销毁),因为组件没被销毁,被缓存起来了。

这个钩子可以看作beforeDestroy的替代,如果你缓存了组件,要在组件销毁的时候做一些事情,你可以放在这个钩子里。如果你离开了路由,会依次触发:

组件内的离开当前路由钩子beforeRouteLeave =>  路由前置守卫 beforeEach =>全局后置钩子afterEach => deactivated 离开缓存组件 => activated 进入缓存组件(如果你进入的也是缓存路由)
// 如果离开的组件没有缓存的话 beforeDestroy会替换deactivated 
// 如果进入的路由也没有缓存的话  全局后置钩子afterEach=>销毁 destroyed=> beforeCreate等

那么,如果我只是想缓存其中几个路由/组件,那该怎么做?

Vue2.1.0之前:两个keep-alive标签+v-if判断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
      <!--这里是会被缓存的路由-->
  </router-view>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
  <!--因为用的是v-if 所以下面还要创建一个未缓存的路由视图出口-->
</router-view>
//router配置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
      name: 'home',
      component: Home,
      meta: {
        keepAlive: true // 需要被缓存
      }
    },
    {
      path: '/:id',
      name: 'edit',
      component: Edit,
      meta: {
        keepAlive: false // 不需要被缓存
      }
    }
  ]
});

Vue2.1.0版本之后:Vue新增了两个属性配合keep-alive来有条件地缓存 路由/组件。

  • include:匹配的 路由/组件 会被缓存
  • exclude:匹配的 路由/组件 不会被缓存(优先级大)

include和exclude支持三种方式来有条件的缓存路由:采用逗号分隔的字符串形式,正则形式,数组形式。正则和数组形式,必须采用v-bind形式来使用。

<keep-alive include="a,b">//逗号分隔形式
  <component :is="view"></component>
</keep-alive>

注意: 只有组件被 keep-alive 包裹时,activated、deactivated,这两个生命周期函数才会被调用,如果作为正常组件使用,是不会被调用的,以及在2.1.0 版本之后,使用 exclude 排除之后,就算被包裹在 keep-alive 中,这两个钩子函数依然不会被调用!另外,在服务端渲染时,此钩子函数也不会被调用。 

示例:

1. 缓存所有页面

在 App.vue 里面

// 在 App.vue 里面
<template>
  <div id="app">
  	<keep-alive>
      <router-view/>
    </keep-alive>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
</script>

 2.根据条件缓存页面

在 App.vue 里面

<template>
  <div id="app">
  	// 1. 将缓存 name 为 test 的组件
  	<keep-alive include='test'>
      <router-view/>
    </keep-alive>
	
	// 2. 将缓存 name 为 a 或者 b 的组件,结合动态组件使用
	<keep-alive include='a,b'>
  	  <router-view/>
	</keep-alive>
	
	// 3. 使用正则表达式,需使用 v-bind
	<keep-alive :include='/a|b/'>
  	  <router-view/>
	</keep-alive>	
	
	// 5.动态判断
	<keep-alive :include='includedComponents'>
  	  <router-view/>
	</keep-alive>
	
	// 5. 将不缓存 name 为 test 的组件
	<keep-alive exclude='test'>
  	  <router-view/>
	</keep-alive>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
</script>

3.结合Router,缓存部分页面

在 router 目录下的 index.js 文件里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Router from 'vue-router'
const Home = resolve => require(['@/components/home/home'], resolve)
const Goods = resolve => require(['@/components/home/goods'], resolve)
const Ratings = resolve => require(['@/components/home/ratings'], resolve)
const Seller = resolve => require(['@/components/home/seller'], resolve)

Vue.use(Router)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mode: 'history',
  routes: [
    {
      path: '/',
      name: 'home',
      component: Home,
      redirect: 'goods',
      children: [
        {
          path: 'goods',
          name: 'goods',
          component: Goods,
          meta: {
        	keepAlive: false // 不需要缓存
      	  }
        },
        {
          path: 'ratings',
          name: 'ratings',
          component: Ratings,
          meta: {
        	keepAlive: true  // 需要缓存
      	  }
        },
        {
          path: 'seller',
          name: 'seller',
          component: Seller,
          meta: {
        	keepAlive: true  // 需要缓存
      	  }
        }
      ]
    }
  ]
})

4.在 App.vue 里面

<template>
  <div id="app">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
</script>

🔽 触发钩子的完整顺序

将路由导航、keep-alive、和组件生命周期钩子结合起来的,触发顺序,假设是从a组件离开,第一次进入b组件:

  • beforeRouteLeave:路由组件的组件离开路由前钩子,可取消路由离开。
  • beforeEach: 路由全局前置守卫,可用于登录验证、全局路由loading等。
  • beforeEnter: 路由独享守卫
  • beforeRouteEnter: 路由组件的组件进入路由前钩子。
  • beforeResolve:路由全局解析守卫
  • afterEach:路由全局后置钩子
  • beforeCreate:组件生命周期,不能访问this。
  • created:组件生命周期,可以访问this,不能访问dom。
  • beforeMount:组件生命周期
  • deactivated: 离开缓存组件a,或者触发a的beforeDestroydestroyed组件销毁钩子。
  • mounted:访问/操作dom。
  • activated:进入缓存组件,进入a的嵌套子组件(如果有的话)。
  • 执行beforeRouteEnter回调函数next。

其实大部分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不会被用到,但有几点我们需要注意:

1.ajax请求最好放在created里面,此时可以访问到this,请求返回数据可以放在data里面。

2.关于dom的操作要放在mounted里面,在mounted前面访问dom会是undefined, 因为还没渲染完成。

3.每次进入或离开组件需要一些操作时:

  • 不缓存

进入的时候可以用createdmounted钩子,离开的时候用beforeDestorydestroyed钩子,beforeDestory可以访问this,destroyed可以访问this。

  • 缓存了的组件:

缓存了组件之后,再次进入组件不会触发beforeCreate、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如果你想每次进入组件都做一些事情的话,你可以放在activated进入缓存组件的钩子中。同理:离开缓存组件的时候,beforeDestroy和destroyed并不会触发,可以使用deactivated离开缓存组件的钩子来代替。

🔽 参考资料

  • 详解vue-router导航守卫
  • Vue中路由守卫的具体应用
  • 快速理解Vue路由导航守卫
  • vue路由和vue3总结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0915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美颜sdk背景扭曲修复算法的实现流程

目前&#xff0c;美颜sdk在对人像进行美型美体等编辑处理的时候&#xff0c;想要保证背景不受影响&#xff0c;是比较困难的&#xff0c;如果需要在手机端上进行处理&#xff0c;难度更大&#xff0c;主要有以下几点&#xff1a; 一、难点分析 1、拍摄背景多变&#xff0c;背景…

反向迭代器reverse_iterator模拟实现

准备工作 相同的命名空间可以分割在不同的文件中,编译器最后都会合成在同一个命名空间下。我们的reverse_iterator是个适配器&#xff0c;为什么叫适配器&#xff0c;是因为它需用正向迭代器做适配。简言之&#xff0c;反向迭代器通过正向迭代器做实例化会减少很多冗余且方便很…

基于Fragstats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格局及相关软件介绍 Fragstats界面与数据格式 数据准备&#xff1a;ArcGIS软件操作 数据准备&#xff1a;数据结构及变换 数据准备&#xff1a;数据投影及变换 数据准备&#xff1a;数据采集与编辑 数据准备&#xff1a;数据获取及处理 土地利用统计分析 Fragstats…

微服务(一) —— 概念

目录1. 什么是微服务2. springcloud3. 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1. 什么是微服务 微服务&#xff1a; 分布式架构的一种。 服务集群&#xff1a;将一个功能复杂的项目拆分成许多个独立的项目&#xff08;称为服务&#xff0c;每部分完成一定的功能&#xff09;&#xff0c;并进…

继承、多态、组合(Java系列5)

目录 前言&#xff1a; 1.继承 1.1继承的概念 1.2继承的语法 1.3父类成员访问 1.4super关键字 1.5super和this 1.6继承关系的执行顺序 1.7继承方式 1.8final关键字 2.继承与组合 3.多态 3.1多态的概念 3.2多态实现的条件 4.重写 4.1重写的概念 4.2方法重写的规…

前端基础(十五)_多栏布局(两列自适应布局、圣杯布局---三列布局、双飞翼布局--三列布局、等高布局)

什么是自适应&#xff1f; 自适应&#xff1a;让同一个页面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设备&#xff0c;从而解决为不同设备提供不同版本页面的问题。 自适应布局&#xff1a;解决在不同大小的设备上呈现相同网页的问题 两列自适应布局 1、Html结构中–左右两个盒子&#xff1b; 2、…

UT斯达康MC8638S-高安-S905-河北联通-破解刷机线刷固件包

UT斯达康MC8638S-高安-S905-河北联通-破解刷机线刷固件包 固件特点&#xff1a; 1、修改dns&#xff0c;三网通用&#xff1b; 2、开放原厂固件屏蔽的市场安装和u盘安装apk&#xff1b; 3、无开机广告&#xff0c;无系统更新&#xff0c;不在被强制升级&#xff1b; 4、大…

远离不恰当的运动方式,缤跃酒店满足大众对专业化、品质化健身场所的需求!

2022年&#xff0c;各大新闻平台关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xff0c;横纹肌溶解是一种因肌肉组织严重受损导致的综合征&#xff0c;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急性肾损伤、心律失常&#xff0c;甚至死亡。探究原因&#xff0c;这些患者多是由于运动过量或不当被送入…

深度解读|NebulaGraph x 阿里云计算巢,云上构建超大规模图数据库

近期&#xff0c;杭州悦数科技有限公司与阿里云计算巢达成合作&#xff0c;NebulaGraph 作为首款图数据库产品正式入驻阿里云计算巢&#xff0c;为用户带来了云端一键部署企业级图数据库集群的全新体验。同时&#xff0c;该服务集成了多款 NebulaGraph 周边可视化图数据库管理工…

python-面向对象

目录 面向对象 封装 继承 重写 重载 多态 单下划线、双下划线、头尾双下划线说明&#xff1a; 面向对象 类(Class): 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类变量&#xff1a;类变量在整个实例化的对…

ENSP防火墙进入web登陆界面

步骤 新建拓扑【选择USG6000V】然后导入USG6000V得镜像包进入到防火墙的CLI界面 账户与密码 账户&#xff1a;admin 密码Admin123&#xff08;密码输入不会显示&#xff09; 输入正确账户密码后会提醒修改密码输入 y 回车后提醒如下&#xff1a; 输入旧密码 输入新密码&…

基于禁忌搜索的TSP问题求解仿真输出路线规划图和收敛曲线

目录 1.算法描述 2.仿真效果预览 3.MATLAB核心程序 4.完整MATLAB 1.算法描述 禁忌搜索&#xff08;Tabu Search或Taboo Search&#xff0c;简称TS&#xff09;是对局部搜索&#xff08;LS&#xff09;的一种扩展&#xff0c;是一种全局寻优算法&#xff0c;其特点是采用禁忌…

践行者访谈实录:你真的了解CMMI吗?

2022年12月21日晚8点&#xff0c;我参与了《践行者》访谈节目&#xff0c;历时2小时&#xff0c;就CMMI有关的话题和主持人徐东伟老师&#xff0c;和热心的听众进行了在线交流。节目结束后&#xff0c;禅道公司的小朋友们整理了文字记录如下。 相信大家对CMMI的认知或多或少地…

Android自定义ViewGroup的布局,往往都是从流式布局开始

前言 前面几篇我们简单的复习了一下自定义 View 的测量与绘制&#xff0c;并且回顾了常见的一些事件的处理方式。 那么如果我们想自定义 ViewGroup 的话&#xff0c;它和自定义View又有什么区别呢&#xff1f;其实我们把 ViewGroup 当做 View 来用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既然…

端到端网络全链路监控方案

结构日渐复杂&#xff0c;设备类型、设备数量逐渐增加&#xff0c;设备间的连接关系随之复杂化&#xff0c;同时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xff0c;网络中的连接关系逐渐去“线”化&#xff0c;如何可观、高效的对网络间复杂的连接关系进行监控和管理&#xff0c;成为用户不可忽视…

2022年最好用的五款设备管理软件

工厂是典型的设备密集型组织&#xff0c;设备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多、种类多、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征。如果依然在使用传统的手工记录数据、手工巡检、纸质维保、电话维修的方式&#xff0c;势必给企业带来损失。 设备是众多企业经营中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xff0c;在…

(二十)Vue之非单文件组件

文章目录基本使用一、如何定义一个组件&#xff1f;二、如何注册组件&#xff1f;三、如何使用组件&#xff1f;演示程序普通Vue程序单文件组件程序局部注册全局注册几个注意点1.关于组件名2.关于组件标签3.一个简写方式组件的嵌套使用关于VueComponent一个重要的内置关系&…

Shape详解

Spape详解 1.自定义背景shape 1.1gradient 1.简介 定义渐变色&#xff0c;可以定义两色渐变和三色渐变&#xff0c;及渐变样式&#xff0c;它的属性有下面几个2.属性 angle&#xff0c;只对线性渐变是有效的放射性渐变必须指定放射性的半径&#xff0c;gradientRadiouscentetX和…

Ubuntu安装redis服务器

官网下载redis服务器的压缩包redis-6.0.16.tar.gz 点击download 6.2.8或任意版本即可。 上传下载的压缩包到服务器或者本地虚拟机 解压压缩包&#xff0c;并安装gcc tar -zxvf redis-6.0.16.tar.gz解压之后可以看到redis的目录结构&#xff1a; 没有bin目录&#xff0c;而redi…

Meta CTO专访:2023年AR/VR、元宇宙的下一步怎么走

2022年对于Meta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xff0c;它经历了股价大跌、万人大裁员、项目重组、季度营收首次下滑、Reality Labs季度亏损破纪录&#xff0c;甚至前不久Meta AR/VR业务的元老级人物、Reality Labs顾问CTO John Carck也宣布离职&#xff0c;这件事对于Meta甚至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