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b
- 什么是gdb
- debug与release
- gdb的基本操作
- 查看代码与断点
- 执行与调试
- 监视变量
 
什么是gdb
之前用的一直都是VS编译器进行调试,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Linux中调试需要用到一个工具就是gdb。
 在调试思路上VS编译器和gdb是一样的,但是调试过程的差距就很大了。
 我们都知道Linux的操作都是通过命令完成的,调试也是一样的,靠的就是命令调试。
debug与release
之前在windows中用VS编译器会发现有两个模式分别是debug和release:
 
 degub模式是给我们程序员使用的,方便调试代码和一些语法,比如assert函数。
 release模式是给客户用的,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如何使用这个软件,好不好用,而不是运行到某个阶段弹出来个报错或者是异常让客户自己调试。
 相比较release模式下会优化代码,比如体积方面。
 Linux环境下,gcc/g++编译出来的可执行程序默认是release模式
 先来写一个程序验证一下
 
 
 进入调试模式
gdb 你要调试的文件
后面的on debugging symbols found说明是release模式。
 退出gdb模式按q+回车。
想让可执行程序编程debug模式就要加一个g选项。
 
 然后比较一下dubug与release版本文件的大小
 
 确实debug比release的大。
 debug与release文件内部的区别
 这里要借助一个工具来查看里面的内部文件:
readelf -S 你要查看的文件
先看release版本的:
 
 debug版本:
 
 这里就有dubug的调试信息。
gdb的基本操作
查看代码与断点
以下指令都是在gdb环境下进行操作。
 进入gdb模式发现连个代码都不知道在哪里,这怎么调试呢?
 查看代码:l
 
 但是这里并不是从头开始的,l后面需要加一个数字,数字代表是从哪一行开始:
 
 想继续查看直接按回车就好了:
 
 最后告诉我们只有21行的代码。
在VS编译器中,我们按F9是可以进行打断点的,再按一次可以取消:
 Linux进行打断点是:b 你要断点的行数
 
 现在13行有一个断点,查看断点是info b:
 
 断点也有自己的行,就是前面Num那一列,想删除断点可以用d 断点列表的行数:
 注意不是代码中的行数,是info b中的行数!
 
执行与调试
在VS编译器中,F5是执行并且调试,Ctrl+F5是执行不调试,Shift+F5是取消调试。
 在一段代码有多个断点的时候,按F5会停在一个断点上,在按一次会跑到下一个断点。
 
 
 在gdb中与F5功能类似的是r:
 他会在第一个断点处停下来,再按一次不会到下一个断点,而是从头开始
 
 
 查看断点的时候会告诉帮你第一个断点已到达一次,也叫命中一次。
 VS中F10是逐过程的运行,每次只跳过一行代码,比如调用函数的话是不会进入的,需要按F11逐语句才能进入调用的函数中查看:
 gdb的逐过程:n
 gdb的逐语句:s
 
 n没进入函数。
 
 s进入了函数。
断点跳跃:c
 
 查看调用堆栈:bt
 
 只想跑完当前函数,不受断点影响:finish
 
监视变量

 进入函数之后要看到每个变量是什么:p 变量
 这个操作可以让我们暂时看到变量的值
 
 但是临时的肯定是不够用的们需要一个常显示才更方便。
 常显示变量:display 变量
 
 删除常显示变量:undisplay 监视变量列表中的序列
 
 如果这个循环没问题,想跳出循环,调整至指定行:until 代码行数
 跳转只会跳转到有效行数,比如你想跳转到的那一行是空行,他会自动到空行下面的第一行有效代码,如果超出了整体代码的行数,就是不合法的,无法跳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