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总结-4

news2025/5/11 18:32:11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总结-4

  • 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 经典垃圾收集器
      • Serial Old收集器
      • CMS收集器
      • Garbage First收集器

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经典垃圾收集器

Serial Old收集器

Serial Old是Serial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它同样是一个单线程收集器,使用标记-整理算法。这个收集器的主要意义也是供客户端模式下的HotSpot虚拟机使用。如果在服务端模式下,它也可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在JDK 5以及之前的版本中与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搭配使用,另外一种就是作为CMS收集器发生失败时的后备预案,在并发收集发生Concurrent Mode Failure时使用。这Serial Old收集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MS收集器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是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 目前很大一部分的Java应用集中在互联网网站或者基于浏览器的B/S系统的服务端上,这类应用通常都会较为关注服务的响应速度,希望系统停顿时间尽可能短,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CMS收集器就非常符合这类应用的需求。CMS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的,它的运作过程相对于前面几种收集器来说要更复杂一些,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包括:

  1. 初始标记(CMS initial mark)
  2. 并发标记(CMS concurrent mark)
  3. 重新标记(CMS remark)
  4. 并发清除(CMS concurrent sweep)

其中初始标记、重新标记这两个步骤仍然需要“Stop The World”。初始标记仅仅只是标记一下GC Roots能直接关联到的对象,速度很快;并发标记阶段就是从GC Roots的直接关联对象开始遍历整个对象图的过程,这个过程耗时较长但是不需要停顿用户线程,可以与垃圾收集线程一起并发运行;而重新标记阶段则是为了修正并发标记期间,因用户程序继续运作而导致标记产生变动的那一部分对象的标记记录,这个阶段的停顿时间通常会比初始标记阶段稍长一些,但也远比并发标记阶段的时间短;最后是并发清除阶段,清理删除掉标记阶段判断的已经死亡的对象,由于不需要移动存活对象,所以这个阶段也是可以与用户线程同时并发的。 由于在整个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并发标记和并发清除阶段中,垃圾收集器线程都可以与用户线程一起工作,所以从总体上来说,CMS收集器的内存回收过程是与用户线程一起并发执行的。通过图3-11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CMS收集器的运作步骤中并发和需要停顿的阶段。

CMS是一款优秀的收集器,它最主要的优点在名字上已经体现出来:并发收集、低停顿,一些官方公开文档里面也称之为“并发低停顿收集器”(Concurrent Low Pause Collector)。但CMS收集器还远达不到完美的程度,至少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缺点:

首先,CMS收集器对处理器资源非常敏感。 事实上,面向并发设计的程序都对处理器资源比较敏感。在并发阶段,它虽然不会导致用户线程停顿,但却会因为占用了一部分线程(或者说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而导致应用程序变慢,降低总吞吐量。CMS默认启动的回收线程数是(处理器核心数量+3)/4,也就是说,如果处理器核心数在四个或以上,并发回收时垃圾收集线程只占用不超过25%的处理器运算资源,并且会随着处理器核心数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是当处理器核心数量不足四个时,CMS对用户程序的影响就可能变得很大。如果应用本来的处理器负载就很高,还要分出一半的运算能力去执行收集器线程,就可能导致用户程序的执行速度忽然大幅降低。

然后,CMS收集器无法处理“浮动垃圾”(Floating Garbage),有可能出现“Conc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进而导致另一次完全“Stop The World”的Full GC的产生。在CMS的并发标记和并发清理阶段,用户线程是还在继续运行的,程序在运行自然就还会伴随有新的垃圾对象不断产生,但这一部分垃圾对象是出现在标记过程结束以后,CMS无法在当次收集中处理掉它们,只好等到下一次垃圾收集时再清理掉。这一部分垃圾就称为“浮动垃圾”。 同样也是由于在垃圾收集阶段用户线程还需要持续运行,那就还需要预留足够内存空间提供给用户线程使用,因此CMS收集器不能像其他收集器那样等待到老年代几乎完全被填满了再进行收集,必须预留一部分空间供并发收集时的程序运作使用。在JDK5的默认设置下,CMS收集器当老年代使用了68%的空间后就会被激活,这是一个偏保守的设置,如果在实际应用中老年代增长并不是太快,可以适当调高参数-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的值来提高CMS的触发百分比,降低内存回收频率,获取更好的性能。到了JDK 6时,CMS收集器的启动阈值就已经默认提升至92%。但这又会更容易面临另一种风险:要是CMS运行期间预留的内存无法满足程序分配新对象的需要,就会出现一次“并发失败”(Concurrent Mode Failure),这时候虚拟机将不得不启动后备预案:冻结用户线程的执行,临时启用Serial Old收集器来重新进行老年代的垃圾收集,但这样停顿时间就很长了。所以参数-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设置得太高将会很容易导致大量的并发失败产生,性能反而降低,用户应在生产环境中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权衡设置。

还有最后一个缺点,CMS是一款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的收集器,这意味着收集结束时会有大量空间碎片产生。 空间碎片过多时,将会给大对象分配带来很大麻烦,往往会出现老年代还有很多剩余空间,但就是无法找到足够大的连续空间来分配当前对象,而不得不提前触发一次Full GC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MS收集器提供了一个-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开关参数(默认是开启的,此参数从JDK 9开始废弃),用于在CMS收集器不得不进行Full GC时开启内存碎片的合并整理过程,由于这个内存整理必须移动存活对象,(在Shenandoah和ZGC出现前)是无法并发的。这样空间碎片问题是解决了,但停顿时间又会变长,因此虚拟机设计者们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参数-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此参数从JDK 9开始废弃),这个参数的作用是要求CMS收集器在执行过若干次(数量由参数值决定)不整理空间的Full GC之后,下一次进入Full GC前会先进行碎片整理(默认值为0,表示每次进入Full GC时都进行碎片整理)。

Garbage First收集器

Garbage First(简称G1)收集器开创了收集器面向局部收集的设计思路和基于Region的内存布局形式。作为CMS收集器的替代者和继承人,设计者们希望做出一款能够建立起“停顿时间模型”(Pause
Prediction Model)的收集器,停顿时间模型的意思是能够支持指定在一个长度为M毫秒的时间片段内,消耗在垃圾收集上的时间大概率不超过N毫秒这样的目标,这几乎已经是实时Java(RTSJ)的中
软实时垃圾收集器特征了。

在G1收集器出现之前的所有其他收集器,包括CMS在内,垃圾收集的目标范围要么是整个新生代(Minor GC),要么就是整个老年代(Major GC),再要么就是整个Java堆(Full GC)。而G1跳出了这个樊笼,G1可以面向堆内存任何部分来组成回收集(Collection Set,一般简称CSet)进行回收,衡量标准不再是它属于哪个分代,而是哪块内存中存放的垃圾数量最多,回收收益最大,这就是G1收集器的Mixed GC模式。

G1开创的基于Region的堆内存布局是它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虽然G1也仍是遵循分代收集理论设计的,但其堆内存的布局与其他收集器有非常明显的差异:G1不再坚持固定大小以及固定数量的分代区域划分,而是把连续的Java堆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每一个Region都可以根据需要,扮演新生代的Eden空间、Survivor空间,或者老年代空间。收集器能够对扮演不同角色的Region采用不同的策略去处理,这样无论是新创建的对象还是已经存活了一段时间、熬过多次收集的旧对象都能获取很好的收集效果。

Region中还有一类特殊的Humongous区域,专门用来存储大对象。G1认为只要大小超过了一个Region容量一半的对象即可判定为大对象。每个Region的大小可以通过参数-XX G1HeapRegionSize
定。而对于那些超过了整个Region容量的超级大对象,将会被存放在N个连续的Humongous Region之中,G1的大多数行为都把Humongous Region作为老年代的一部分来进行看待,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G1仍然保留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概念,但新生代和老年代不再是固定的了,它们都是一系列区域(不需要连续)的动态集合。G1收集器之所以能建立可预测的停顿时间模型,是因为它将Region作为单次回收的最小单元,即每次收集到的内存空间都是Region大小的整数倍,这样可以有计划地避免在整个Java堆中进行全区域的垃圾收集。 更具体的处理思路是让G1收集器去跟踪各个Region里面的垃圾堆积的“价值”大小,价值即回收所获得的空间大小以及回收所需时间的经验值,然后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级列表,每次根据用户设定允许的收集停顿时间,优先处理回收价值收益最大的那Region,这也就是“Garbage First”名字的由来。这种使用Region划分内存空间,以及具有优先级的区域回收方式,保证了G1收集器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高的收集效率。

G1收集器的运作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 初始标记(Initial Marking):仅仅只是标记一下GC Roots能直接关联到的对象,并且修改TAMS(Top at Mark Start)指针的值,让下一阶段用户线程并发运行时,能正确地在可用的Region中分配新对象。这个阶段需要停顿线程,但耗时很短,而且是借用进行Minor GC的时候同步完成的,所以G1收集器在这个阶段实际并没有额外的停顿。
  • 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从GC Root开始对堆中对象进行可达性分析,递归扫描整个堆里的对象图,找出要回收的对象,这阶段耗时较长,但可与用户程序并发执行。当对象图扫描完成以后,还要重新处理原始快照(SATB)记录下的在并发时有引用变动的对象。
  • 最终标记(Final Marking):对用户线程做另一个短暂的暂停,用于处理并发阶段结束后仍遗留下来的最后那少量的原始快照(SATB)记录。
  • 筛选回收(Live Data Counting and Evacuation):负责更新Region的统计数据,对各个Region的回收价值和成本进行排序,根据用户所期望的停顿时间来制定回收计划,可以自由选择任意多个Region构成回收集,然后把决定回收的那一部分Region的存活对象复制到空的Region中,再清理掉整个旧Region的全部空间。这里的操作涉及存活对象的移动,必须暂停用户线程,由多条收集器线程并行完成的。

G1收集器除了并发标记外,其余阶段也是要完全暂停用户线程的,换言之,它并非纯粹地追求低延迟,官方给它设定的目标是在延迟可控的情况下获得尽可能高的吞吐量。虑到G1不是仅仅面向低延迟,停顿用户线程能够最大幅度提高垃圾收集效率,为了保证吞吐量所以才选择了完全暂停用户线程的实现方案。通过下图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G1收集器的运作步骤中并发和需要停顿的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前在小内存应用上CMS的表现大概率仍然要会优于G1,而在大内存应用上G1则大多能发挥其优势,这个优劣势的Java堆容量平衡点通常在6GB至8GB之间,当然,以上这些也仅是经验之谈,不同应用需要量体裁衣地实际测试才能得出最合适的结论,随着HotSpot的开发者对G1的不断优化,也会让对比结果继续向G1倾斜。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53073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iunx基础命令 - find命令

find命令 – 根据路径和条件搜索指定文件 find命令的功能是用于根据给定的路径和条件查找相关文件或目录,参数灵活方便,且支持正则表达式,结合管道符后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是Linux系统运维人员日常工作必须掌握的命令之一。 …

跟小枫社长学建站

该文章为看视频时的一些笔记,完整版可以看小枫社长的视频 小枫社长视频原址 一、租云服务器 腾讯云阿里云 阿里云对控制台进行了全面升级,在首页使用了新的设计方案,云服务器ECS位置如下,点击左上角目录即可。 二、创建实例 云…

牛客网面试必刷:BM22 比较版本号

牛客网面试必刷:BM22 比较版本号 前言一、解法1:分割截取 前言 牛客项目发布项目版本时会有版本号,比如1.02.11,2.14.4等等 现在给你2个版本号version1和version2,请你比较他们的大小 版本号是由修订号组成&#xf…

三十三、微服务,SpringCloud架构

1、微服务架构 1.1 单体应用架构 将项目所有模块(功能)打成jar或者war,然后部署一个进程 优点: 1:部署简单:由于是完整的结构体,可以直接部署在一个服务器上即可。 2:技术单一:项目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栈,往往一套熟悉的技术栈就可以完成开发。…

JAVA8的新特性——Stream

JAVA8的新特性——Stream 在这个深夜写下这篇笔记,窗外很安静,耳机里是《季节更替》,我感触还不是很多,当我选择封面图片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已经渐渐远去,我们都已经奔赴生活,都在拼命想着去换一个活法&#…

Kubernetes 二进制部署高可用集群

概述 在私有局域网内完成Kubernetes二进制高可用集群的部署 ETCD Openssl > ca 证书 Haproxy Keepalived Kubernetes 主机规划 序号名字功能VMNET 1备注 1备注 2备注 3 备注 4备注 50orgin界面192.168.164.10haproxykeepalived1reporsitory仓库192.168.164.16yum 仓库re…

哈工大C语言大作业-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哈工大C语言大作业-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完整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944613709/Student-Performance-Management-System-ByC 说明 l 设计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来实现对于学生数据的录入统计等各个功能l 进入主菜单之前执行音效播放l menu主菜单中显…

C语言基础知识:C语言中的控制语句

目录 1. 条件判断语句 if(…) {…} if(…) {…} else {…} if(…) {…} else if(…) {…} … else if(…) {…} else {…} switch() {case …: …; case …: …; … default: …;} 2、循环语句 while语句 do while语句 for语句 3、循环体中的跳转语句 break语句。 c…

consul集群部署-linux

一.前言 1. Consul架构 consul是分布式、高可用的系统,下图是单数据中心的部署架构 2. Consul特性 服务发现:解决在分布式环境中,如何找到可用的服务地址的问题,支持通过DNS和HTTP查询服务地址。健康检查:定时监控服务…

如何正确学习网络安全(黑客)?看到就是赚到!

一、前言 本人10 年工作经验, 擅长 Web 安全攻防、渗透领域, 在金融领域的安全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从事在线教育 3 年多培养学员过万,讲解清晰透彻,课程干货内容多,辅导学员耐心细致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学习网络安全&am…

[学习笔记] [机器学习] 5. 逻辑回归(逻辑回归、混淆矩阵、分类评估指标、ROC曲线、AUC指标、类别不均衡问题)

视频链接数据集下载地址:无需下载 本文学习目标: 知道逻辑回归的损失函数、优化方法知道逻辑回归的应用场景应用LogisticRegression实现逻辑回归预测知道精确率、召回率等指标的区别知道如何解决样本不均衡情况下的评估会绘制ROC曲线图形 1. 逻辑回归…

Linux——Linux的基本指令

作者:几冬雪来 时间:2023年5月15日 内容:Linux基本指令讲解 目录 前言: 1. 什么是操作系统: 2.Linux操作系统: 3.Linux程序: 4.Linux基本指令: 1.ls: 作用&a…

Java基础 关键字与标识符

关键字(keyword) 定义:被 Java 语言赋予了特殊含义,用做专门用途的字符串(或单词) 这些单词已经被 Java 定义好 了。 特点:全部关键字都是小写字母。 关键字比较多,不需要死记硬背,学到哪里记到哪里即可。官方地址 1. 关键字一共 50 个&…

linux bonding 技术

文章目录 背景简介目录1. Bonding驱动简介1.1 配置并编译支持bonding的内核1.2 安装ifenslave控制工具 2. Bonding驱动选项3. 配置Bonding设备3.1 使用Sysconfig配置3.1.1 利用Sysconfig使用DHCP3.1.2 利用Sysconfig配置多个Bonds 3.2 使用Initscripts配置3.2.1 利用Initscript…

Linux篇3

Shell常用命令 0. Shell介绍1. 帮助命令1.0 help:获取内置命令帮助信息1.1 man:获取帮助信息 2. 文件目录相关2.1 pwd:打印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2.2 cd:切换工作目录2.3 ls:列出目录内容2.4 mkdir:创建空…

Java小游戏之贪吃蛇

文章目录 一:窗口的绘制1.1 定义窗口类——SnakeGame1.2 设置窗口的参数1.3 启动main方法 二:窗口网格的绘制2.1 重写paint方法2.1.1 为什么要重写paint方法2.1.2 实现方式 2.2 Graphics2.3 设置网格线的参数 三:游戏物体父类的创建——Snake…

Swagger之集成与用法

简介 Swagger 是一个规范且完整的框架&#xff0c;用于生成、描述、调用和可视化 RESTful 风格的 Web 服务&#xff1b; 作用 1.接口的文档在线生成 2.功能测试 SpringBoot集成Swagger 1.创建一个普通的SpringBoot项目&#xff0c;支持web应用 2.pom中加入Maven依赖 <depe…

K8S的的就绪探针readinessProbe 和存活探针livenessProbe

就绪探针&#xff1a;readinessProbe 什么是readinessProbe readinessProbe&#xff1a; 当Pod需要开始接收流量时&#xff0c;“kubelet” 将定期检查 readinessProbe&#xff0c;如果该probe处于成功状态&#xff0c;则容器视为就绪&#xff0c;并将 Pod 标记为已就绪状态。…

栈的基本操作详细介绍 看了就会!!!

文章目录 栈的介绍栈的概念栈的结构 栈的实现&#xff08;动态数组实现&#xff09;初始化栈入栈出栈获取栈顶元素判断栈是否为空获取栈中有效元素的个数销毁栈 栈的介绍 栈的概念 栈&#xff1a;一种特殊的线性表&#xff0c;其只允许在固定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元素操作。进…

机器学习期末复习 决策树相关

决策树基本原理&#xff1a;基于信息增益、增益率与基尼系数的划分选择&#xff0c;预剪枝与后剪枝&#xff0c;多变量决策树以及决策树优缺点概述 如何避免决策树过拟合&#xff1f; 预剪枝和后剪枝 预剪枝&#xff1a; 1.生成结点&#xff0c;根据信息增益选出最优划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