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ameObject → Create Other → Particle System。
2. 选中 Particle System,可看到下列屬性:
3.Particle System:
 
Duration: 粒子发射时间(设定为5秒,每5秒发射一次粒子)。
 Looping:是否循环产生粒子(如果要持续发射就打勾;否则将Looping关闭)。
 Start Delay:粒子一开始产生是否延迟发射(若设定为5,时间过5秒才开始发射粒子,预设为0)。
 Start Lifetime:粒子生命周期(若设定为5,代表粒子发射后经过5秒的时间就消失)。
 Start Speed:粒子开始时的初始速度。
 Start Size:粒子开始时的初始大小。
 Start Rotation:粒子开始时的初始旋转角度。
 Start Color:粒子开始时初始颜色。
 Gravity Modifier: 粒子受重力影响程度。
(预设值为0,代表粒子沒受到重粒影响,所以会一直往上飘,当数值增加,粒子就会往下掉。)
 Simulation Space:粒子系统的坐标为世界坐标/物件本身坐标。
 Play On Awake:粒子系统被创造出來时,会自动产生粒子。
 Max Particles:粒子系统最多产生多少粒子。
(假设设定为100,当场景里的粒子数量达到100上限时,发射器就会暂时停止发射射粒子,等部分粒子消失才会继续发射。)
4.Emission:
 
Rate:
Time:一秒产生多少粒子。
Distance:一公尺产生多少粒子。
Bursts: 在这个时间段内,到这一秒共产生多少粒子,这里的Time最大值为Duration的值。
5.Shape:
Shape: 發射器的形狀。
 Sphere、 Hemisphere、Box、Mesh發射器的形狀,會影響例子前進的方向。
EX: 
 Shape: Cone
 Angle: 發射角度
 Radius: 發射範圍(半徑)
 Length:發射範圍(長度)
 Emit form(發出形式):
Base (填滿-實心)
 Base Shell (Shell 外層-空心)
 Volume
 Volume Shell
6.Renderer:
Billboard:
 Stretched Billboard 拉伸模式
 Horizontal Billboard 水平模式
 Vertical Billboard 垂直模式
Material:设定粒子系统的材质
 Cast Shadows:粒子是否产生阴影
 Receive Shadows:粒子是否接受阴影



















![中介者设计模式(Mediator Design Pattern)[论点:概念、组成角色、相关图示、示例代码、适用场景]](https://img-blog.csdnimg.cn/ddae50bee4ae49ada53a6dc54c3be8c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