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通信技术全景指南(2025)之 如何挑选合适的物联网模块
物联网通信技术全景指南(2025) 一、技术代际演进与退网背景 二、5G 物联网技术体系(Sub-6 GHz 核心) 1. 技术分层架构 2. 蜂窝技术性能矩阵 3. Sub-6 GHz 关键技术 4. 多技术横向对比(含 Sub-6 GHz 5G) 5. 技术选型决策树
三、LPWA 技术真相解析 1. 核心标准对比 2. UMTS(3G) 无法实现 LPWA 的根本原因 3. LPWA 与 5G 融合演进
四、蜂窝物联网 vs WiFi 终极对决
在挑选5G模块的过程中,我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供参考。
物联网通信技术全景指南(2025)
一、技术代际演进与退网背景
代际 技术 状态 物联网替代方案 2G GSM/GPRS ⛔ 全球退网中 NB-IoT 3G UMTS/HSPA ⛔ 已关停 90% LTE Cat 1 bis 4G LTE Cat 4 ▼ 存量减少 5G RedCap 4G 优化 LTE-M ✅ LPWA 主力 5G Massive IoT 继承 4G 优化 NB-IoT ✅ LPWA 主力 5G Massive IoT 继承 5G Sub-6 GHz eMBB ✅ 高速主流 URLLC + 网络切片
退网时间表 :
中国联通:3G 已关停 欧洲:2025 年前关闭 2G 新设备禁止使用 2G/3G 模块
二、5G 物联网技术体系(Sub-6 GHz 核心)
1. 技术分层架构
5G IoT 技术栈
低速层 : NB-IoT
中速层 : LTE-M & 5G RedCap
高速层 : 5G eMBB
关键任务层 : 5G URLLC
2. 蜂窝技术性能矩阵
技术 峰值速率 频段 功耗 关键能力 适用场景 5G Sub-6 GHz 0.1-1 Gbps 3.3-4.9 GHz 中高 大连接、低时延 工业自动化、车联网 5G RedCap 50-150 Mbps Sub-6 GHz 中低 成本降低 60% 监控摄像头、可穿戴设备 LTE Cat 1 10 Mbps 1.8-2.1 GHz 低 移动性支持 POS机、共享设备 LTE-M 1 Mbps 全频段 超低 15dB 覆盖增强 智能表计、资产追踪 NB-IoT 250 kbps 800/900 MHz 超低 20dB+ 穿透能力 地下传感器、消防栓监测
3. Sub-6 GHz 关键技术
技术 3GPP 版本 核心突破 频段示例 5G RedCap Release 17 成本降低 60% vs 传统 5G n28(700MHz) 5G URLLC Release 16 时延 <1ms n78(3.5GHz) NB-IoT over 5G Release 16 无缝继承 4G 超低功耗特性 B8(900MHz) 网络切片 Release 15 QoS 保障关键 IoT 流量 全频段
5G Sub-6 GHz 核心优势 :
700MHz (n28) :农村/地下室等弱信号区域深度覆盖中频黄金带宽3.5GHz (n78) :平衡覆盖(1-3km)与容量(单小区 10万连接)URLLC 支持 :时延 <10ms(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网络切片 :为不同 IoT 场景分配专属虚拟网络
关键结论 : 5G Sub-6 GHz 不是 LPWA: 定位 中高速物联网(视频监控、AGV 机器人),需与 RedCap/LPWA 互补。 RedCap 是革命性技术 : 以 60% 成本降低 填补 Cat 1 bis 与 5G eMBB之间的空白。 频谱策略决定体验: 低频(<1GHz)用于广覆盖 LPWA,中频(Sub-6GHz)承载高速业务。 WiFi 不可替代 : 室内高密度短距连接仍依赖 WiFi 6/7,与蜂窝网络通过 边缘网关 协同。 ····· 附: URLLC: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RedCap: 轻量化 5G(Reduced Capability) eMBB: 增强移动宽带
4. 多技术横向对比(含 Sub-6 GHz 5G)
参数 5G eMBB (Sub-6 GHz) 5G RedCap LTE-M WiFi 6 技术类型 增强移动宽带 轻量化5G 低功耗广域网 无线局域网 理论速率 500 Mbps-1 Gbps 50-150 Mbps 1 Mbps 1.2 Gbps 时延 1-10 ms 5-20 ms 50-100 ms 20-50 ms 覆盖半径 1-3 km 1-5 km 5-10 km <100 m 移动速度 500 km/h 120 km/h 80 km/h 步行速度 终端功耗 中高 中低 超低 高 模块成本 $50-100 $15-30 $5-10 $10-20 关键能力 超高速率,网络切片 成本优化60% 深度覆盖15dB 高密度连接 最佳场景 车联网、XR/VR 工业摄像头 水表气表 家庭智能设备
5. 技术选型决策树
三、LPWA 技术真相解析
1. 核心标准对比
参数 NB-IoT LTE-M (Cat M1) UMTS 标准版本 3GPP R13 (2016) 3GPP R13 (2016) ✘ 无标准 下行峰值速率 250 kbps 1 Mbps ≤1 Mbps 覆盖增强 20dB+ 15-20dB ✘ 无 PSM 功耗 2μA 5μA >1000μA 电池寿命 10-15 年 5-10 年 <1 年 模组成本 $3-5 $5-8 $15+
2. UMTS(3G) 无法实现 LPWA 的根本原因
UMTS 基因缺陷
宽带传输-功耗高
无PSM/eDRX-无法深度休眠
5MHz带宽-频谱效率低
协议栈复杂-成本难降
3. LPWA 与 5G 融合演进
四、蜂窝物联网 vs WiFi 终极对决
维度 蜂窝物联网 (LTE-M/RedCap) WiFi 6/7 胜出方 覆盖半径 1-10 km (依赖基站部署) <100 m (依赖路由器) ✅ 蜂窝物联网 移动性支持 500 km/h 高速漫游 步行速度切换 ✅ 蜂窝物联网 功耗 μA 级休眠 (电池寿命达 10 年) mA 级待机 (需持续供电) ✅ 蜂窝物联网 时延 URLLC:<1ms WiFi 7:约 5ms ⚔️ 平手 部署成本 模组成本 + SIM 月费 路由器购置 + 宽带包月费 ✅ WiFi 典型场景 智能电表、牲畜群追踪 智能家居、工厂 AGV 物流车 🔄 场景互补
技术选型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