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 1. 访问者模式概述
-
- 1.1 定义
- 1.2 基本思想
- 2. 访问者模式的结构
- 3. 访问者模式的UML类图
- 4. 访问者模式的工作原理
- 5. Java实现示例
-
- 5.1 基本实现示例
- 5.2 访问者模式处理复杂对象层次结构
- 5.3 访问者模式在文件系统中的应用
- 6. 访问者模式的优缺点
-
- 6.1 优点
- 6.2 缺点
- 7. 访问者模式的适用场景
- 8. 访问者模式在框架中的应用
-
- 8.1 Java的反射API
- 8.2 Java ASM库
- 8.3 Spring框架中的BeanDefinitionVisitor
- 9. 访问者模式与其他设计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
- 9.1 访问者模式与策略模式
- 9.2 访问者模式与组合模式
- 9.3 访问者模式与命令模式
- 10. 实战案例:电商订单处理系统
- 11. 总结
1. 访问者模式概述
1.1 定义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通过将操作与对象结构分离,使得我们可以在不修改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向现有对象结构添加新的操作。
1.2 基本思想
访问者模式的核心思想是:
- 将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
- 针对不同的元素类型,访问者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
- 在不修改已有类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新的访问者实现对元素的新操作
2. 访问者模式的结构
访问者模式包含以下角色:
- 抽象访问者(Visitor):声明了一组访问方法,用于访问不同类型的具体元素
- 具体访问者(ConcreteVisitor):实现抽象访问者接口中声明的方法,为不同类型的元素提供具体操作实现
- 抽象元素(Element):声明一个接受访问者的方法(accept),以供访问者访问
- 具体元素(Concrete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