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概念
组建局域网方式:路由器或者交换机。
IP确定主机,端口号确定使用的应用程序。
端口号:每个程序在进行网络通信中,都需要一个端口号。
协议:通信过程中的约定。
TCP/IP五层网络协议
从上到下
1、应用层:程序拿到数据之后,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传输层:负责关注网络数据包起点和终点,端口到端口的传输。
3、网络层:负责关注起点和终点之间,要走哪条路,进行路线规划。
4、数据链路层:负责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传输。
5、物理层:通信过程的基础设施。
封装和分用
例子:A给B发一条短信
发短信的过程
1、应用层:
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api,把数据包给传输层。
2、传输层:
把数据包当个整体,加上报头——UDP,传给网络层。
⭐加上报头的过程就是封装。
⭐对于报头来说,承载的重要信息就是:端口和目的端口。
3、网络层:
把传输层的数据当个整体,加上IP协议的报头。
⭐涉及最核心的IP协议。
⭐最重要的信息是:源IP,目的IP
4、数据链路层:
把网络层的数据当成整体,加上帧头和帧尾。
⭐核心协议——以太网
5、物理层:
把上面的以太网数据,以二进制结构转换为光信号/电信号/电磁波,然后进行发送。
收短信的过程——分用
1、物理层:
把光信号/电信号/电磁波转换成二进制结构,再提交给上层协议。
2、数据链路层:
解析帧头和帧尾,取出“载荷”,再提交给上层协议。
3、网络层:
解析IP协议报头,取出“载荷”,再提交给上层协议。
4、传输层:
解析报头,取出“载荷”,再提交给上层协议。
5、应用层:
解析之后直接返回应用程序中。
网上传输的数据单位
包(packet) IP数据包
段(segment) TCP数据段
报(datagram) UDP数据报
帧(frame) 以太网数据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