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an被低估的功能 — 自动化接口测试

news2025/5/26 1:14:45

| 背景

该篇文章针对已经掌握 Postman 基本用法的读者,即对接口相关概念有一定了解、已经会使用 Postman 进行模拟请求的操作。

当前环境:

  • Window 7 - 64

  • Postman 版本(免费版):Chrome App v5.5.3

不同版本页面 UI 和部分功能位置会有点不同,不过影响不大。

我们先思考一下,如果需要达到自动化接口测试的效果,那么我们在基本的模拟请求上还需要做哪些呢?

以下我粗略概括为 3 个问题(欢迎更多补充与建议):

  • 如何判断接口是否请求成功

  • 如何进行接口批量、定期测试

  • 如何处理依赖接口问题(比如商品下单的接口必须要求先登录)

所以,接下来就主要分为 3 个部分进行介绍,以分别解决这 3 个问题。

| 接口结果判断

首先,既然是自动化测试,那么我们肯定需要工具 (Postman) 或者代码能帮我们直接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那么在接口测试上,大体就两个思路:

  • 判断请求返回的 code 是否符合预期

  • 判断请求返回的内容中是否包含预期的内容(关键字)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利用 Postman 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功能区

图片

在 Postman 中相关的功能在非常显眼的地方,Tests 功能的使用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编程语言基础,目前支持的脚本语言即为 JavaScript 。但比较好的一点是,我们不需要再去考虑上下文问题以及运行环境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在这边完成结果逻辑判断的代码块即可。

而 Postman 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常用的代码模板,在 Tests 面板右边的 SNIPPETS 功能区中,所以对 JavaScript 不大了解问题也不大。代码编写相关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

脚本相关

先看上图的代码部分,我们可以发现 responseCode 、 responseBody 和 tests 三个变量(可直接使用) :

  • responseCode :包含请求的返回的状态信息(如:code)

  • responseBody:为接口请求放回的数据内容(类型为字符串)

  • tests :为键值对形式,用于表示我们的测试结果是成功与否,最终展示在 Test Results 中。

  • key :(如:code 200)我们可以用来当做结果的一个描述

  • value:其值为布尔型,ture 表示测试通过, false 表示测试失败。

所以上述代码应该不难理解了,而有了返回结果的数据以及表示结果成功与否的方式,那么我们“接口结果判断”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另外还有几个比较常用的:

  • responseTime :请求所耗时长

  • postman :可以做的比较多,比如

    • 获取返回数据的头部信息:postman.getResponseHeader("")

    • 设置全局变量:postman.setGlobalVariable("variable_key", "variable_value");

现在我也找了很多测试的朋友,做了一个分享技术的交流群,共享了很多我们收集的技术文档和视频教程。
如果你不想再体验自学时找不到资源,没人解答问题,坚持几天便放弃的感受
可以加入我们一起交流。而且还有很多在自动化,性能,安全,测试开发等等方面有一定建树的技术大牛
分享他们的经验,还会分享很多直播讲座和技术沙龙
可以免费学习!划重点!开源的!!!
qq群号:110685036【暗号:csdn999】

代码模板

Postman 在 SNIPPETS 功能区中为我们提供的代码模板已经能解决大部分情况了,以下先挑几个跟结果判断相关的进行讲解:

Status code : Code is 200

//根据返回的 Code 判断请求情况 
tests["Status code is 200"] = responseCode.code === 200;

Response body: Contains string

//判断返回的内容中是否存在“关键字”。(tests 的 key 可修改,将不再强调)  
tests["Body matches string"] = responseBody.has("这里可以改为你要判断的关键字内容");

//如上文提到的:
// 判断结果中是否存在 access_token 关键字
tests["has access_token"] = responseBody.has("access_token");

Response body: is equal to string

//判断返回内容是否跟预期完全相等。
tests["Body is correct"] = responseBody === "这里可以改为你的预期内容";

Response body: JSON value check

//上文提到,responseBody 为字符串类型,支持转为 Json 格式
var jsonData = JSON.parse(responseBody);
tests["Your test name"] = jsonData.value === 100;

Response time is less than 200ms

//判断请求时长是否小于200ms ,具体时长按情况自定义
tests["Response time is less than 200ms"] = responseTime < 200;

以上介绍的这些基本已经足够完成对单一接口的测试了,但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批量、定时任务, 那么这些都将毫无意义,继续…

| 集合(批量)测试

想要进行接口的批量测试、管理,那么我们需要将待测试的接口全部都保存到同一个集合(Collections)中,你可以认为就是保存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先看看 Postman 中的操作步骤:

图片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得到一个待测的接口集合,为了简化情况,我这边每个接口成功与否的条件都是用 code 是否为 200 来判断:

tests["Status code is 200"] = responseCode.code === 200;

批量执行

以上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批量运行接口进行测试了:

图片

点击Run 后,会新打开一个页面:

图片

  • Environment :用于切换接口运行的环境,这里先不管,后面再讲

  • Iteration :用于设置接口一共要运行的次数。

  • Delay : 设置每次运行接口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

  • Data File : 上传测试数据文件 (下文单独讲)

变化的参数数据

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让多个接口循环运行多次,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按目前这个步骤,每次运行时接口的参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就算我们运行个100次、1000次意义也不大。

先看看我们写好的一个登录功能的接口:

图片

使用变量

现在登录的账号和密码参数都是写死的,也就是不过我们执行多少次,都是拿这个账号去测试。

那么如果想要测试账号密码参数使用其它值有没有异常怎么办呢?( 想要每次都手动改的可以跳过这部分 /手动滑稽)这里我们先简单讲一下在 Postman 中使用如何“变量”,如下图:

图片

引用一个变量的语法:{{变量名}}, 图中可以看到,我们将账户和密码字段的参数值都设置为变量:{{username}}{{password}} 。修改完直接点击运行 (Send) 当然是不行的,因为目前这两个变量还未被赋值,不过我们可以在 Pre-request Script 面板中进行赋值操作:

Pre-request Script

Pre-request Script 与 Tests 类似,区别在于:Pre-request Script 中的脚本是在执行请求之前运行,而Tests 中的脚本则是在请求完成之后执行。所以,我们可以在 Pre-request Script 功能区中用脚本先个上面两个变量进行赋值,如:

//设置全局变量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username", "test1");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password", "123456");

但是用 Pre-request Script 进行赋值操作仍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按照这种写法,不论运行多少次其实都还是用固定(写死)的数据进行测试。当然既然是脚本语言,也会有更灵活的用法,这边先不讲。

测试数据集

接下来我们讲讲 Data File , 在运行集合前的这个选项就是用来上传测试数据(文件)以赋值给相应变量的。我们先以 CSV 格式的测试数据为例:

username,password
test1,123456
test2,222222
test3,123456
test4,444444

数据格式类似表格,第一行表示对应的变量名,下面 4 行表示 4 组账号密码数据(其中两组为正确数据) ,我们保存一份内容为上述示例数据后缀名为.csv 的文件后,再次开始测试看看效果,我们选择运行次数为 4 (对应 4 组测试数据)、选择对应的 CSV 文件运行后,可以看到我们的结果确实如我们的预期。

接口 Request 运行的结果为两次成功两次失败,也就是每一次运行都赋值了不同的账号密码的测试数据 (在最新的桌面客户端版本中可以看到每次具体的请求情况,这边就不再细说了)。

如果使用 Json 文件的话,那么格式如下:

[
  {
    "username": "test1",
    "password": "123456"
  },
  {
    "username": "test2",
    "password": "222222"
  },
  {
    "username": "test3",
    "password": "123456"
  },
  {
    "username": "test4",
    "password": "444444"
  }
]

定期任务

Postman 提供了一个 Monitors (监视器)功能,支持我们提交一个测试任务,按照设置的定时器进行运行,如每小时测试一次,具体操作如下:

图片

| 请求依赖问题

讲完接口结果判断和集合批量测试后,我们再来看看比较复杂的情况,即依赖请求问题,比如我们的购物下订单接口要求必须先登录后才可访问。但大部分依赖问题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接口间数据传递的问题,比如调用登录接口后返回一个标识,假设为 token ,那么我们请求下订单接口时只要一起携带 token 参数进行请求即可。所以,问题变为:

  • 保证接口调用顺序

  • 将接口A返回的数据传递给后续的接口B、C、D

接口执行顺序

首先,说明一下,接下来说的接口都是默认属于同一个集合 (Collections) 中的。

还是以我们上文中创建好接口集合为例,如果你有注意我们执行批量测试的结果,就会发现接口的执行顺序其实就是按照这边目录中的顺序(从上到下),即:Request1 -> Request2 -> Request3

图片

这边接口名字可能有点误导性,所以再强调一下:按目录中从上到下的顺序执行 (与字典排序无关)

所以有了这个默认的执行顺序后,那么我们便可以把需要优先执行的接口放前面即可,比如把“登录接口”放在第一个。

自定义执行顺序

当然,如果只有默认的一个执行顺序的话,通常没法满足我们复杂的业务需求,所以 Postman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函数:postman.setNextRequest("填写你要跳转的接口名") ,支持我们跳转到指定接口继续执行,举个例子:

我们在运行完 Request1 接口成功后,不需要再运行 Request2 而是直接跳至 Request3 ,那么我可以在 Request1 接口的 Tests 功能区中执行跳转代码,如:

图片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 postman.setNextRequest() 只在运行集合测试的时候生效,也就是说我们单独运行 (Send) 接口Request1 时,函数是不起作用的。

  • 当我们运行集合测试成功从 Request1 -> Request3 后,如果 Request3 后面还有接口,那么后面的接口仍然继续按默认顺序执行,即图中的接口 Request4 仍会被执行。

  • 指定的跳转接口必须属于同一个集合中。

  • setNextRequest() 函数不管在 Tests 脚本中何处被调用,它都只在当前脚本最后才被真正执行。比如我们将图中的第二行与第一行互调后,那么在运行跳转函数后第二行代码仍会被执行。

所以,利用 setNextRequest() 函数,我们便可以按照条件跳过不必要的接口,或者建立我们自己的一个逻辑测试。

数据传递

在讲数据传递前,先聊聊 Postman 中全局变量、环境切换的使用。

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的概念其实我们在上文中讲 Pre-request Script 时有简单提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脚本代码来设置全局变量。

运行后,username 和 password 两个变量会被成功保存下来,那么我们在任意接口中便都可以通过变量引用的语法如:{{username}} 来使用它们。

另外,Postman 不仅支持代码设置全局变量的方式,它还支持可视化操作:

图片

进入对应界面后,便可直接进行管理:

图片

多环境区分与切换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接口都会分为测试版本和线上版本(或者更多),而他们的区别可能仅是 ULR 不同,那么全局变量便不大合适解决这个问题。

参数的创建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上图中我已经建有几个不同环境的参数“集合”了,再看一下:

图片

我在每个环境中都创建了一个 host 参数,如:

图片

当然,我们的环境参数也可以通过脚本的方式来进行设置,函数为:

//注意,该参数只添加到你当前选择的环境的“参数集”中
postman.setEnvironmentVariable("variable_key", "variable_value");

使用与切换

环境“参数集” 中的参数使用方式和全局变量一致,如图中 {{host}},不同环境的切换见下图:

图片

| 解决依赖问题

掌握以上的预备知识后,我们开始看看如何用 Postman 解决存在依赖关系的接口测试。

假设场景

我们的接口 Request1 为登录接口,登录成功将会返回一个 access_token 字段作为标识(已实现)。那么假设接口 Request3 为一个下订单的接口,需要携带登录返回的 access_token 才能正常访问。

思路

  • 保证 Request1 在 Request3 之前被运行

  • 将 Request1 返回的 access_token 的值添加到环境变量"参数集"中。

  • Request3 在请求时引用 access_token 的值

将返回值存在 “全局变量” 或者 “环境变量” 中,视具体业务情况而定,该例中 access_token 的值是与环境有关的,所以这里选择使用环境变量集存储。

Postman 中的操作

1、我们目录中已保证 Request1 接口优先执行

2、Request1 中 Tests 的代码情况:

if(responseCode.code === 200 && responseBody.has("access_token")){
    //如果 code 为 200, 并且返回的数据中存在 access_token 关键字,则认为登录成功
    tests["login"] = true;
    
    //将返回的内容转为 json 格式,并且取到 access_token 内容,添加到环境变量中
    var jsonData = JSON.parse(responseBody);
    //access_token的取值方式视具体的 json 数据结构而定
    postman.setEnvironmentVariable("token",jsonData.result.access_token);  

    //跳转到 Request3 接口
    postman.setNextRequest("Request3")
    
}else{
    tests["login"] = false;
    
    //登录失败,可以选择跳转到对应失败后的处理接口进行测试
    //postman.setNextRequest("Other Request")
}

3、在接口 Request3 中使用变量 token :

图片

我这边是将 token 放在头部信息中, 具体使用方式依据接口参数规则而定。

运行

运行集合测试,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Request1 和 Request3 通过测试,Request2 被跳过,Request4 仍被执行。

最后感谢每一个认真阅读我文章的人,看着粉丝一路的上涨和关注,礼尚往来总是要有的,虽然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如果你用得到的话可以直接拿走!

软件测试面试文档

我们学习必然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是来自阿里、腾讯、字节等一线互联网大厂最新的面试资料,并且有字节大佬给出了权威的解答,刷完这一套面试资料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279013.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Hdoop学习笔记(HDP)-Part.17 安装Spark2

目录 Part.01 关于HDP Part.02 核心组件原理 Part.03 资源规划 Part.04 基础环境配置 Part.05 Yum源配置 Part.06 安装OracleJDK Part.07 安装MySQL Part.08 部署Ambari集群 Part.09 安装OpenLDAP Part.10 创建集群 Part.11 安装Kerberos Part.12 安装HDFS Part.13 安装Ranger …

Mac卸载、安装Python

卸载 说明 对于删除 Python&#xff0c;我们首先要知道其具体都安装了什么&#xff0c;实际上&#xff0c;在安装 Python 时&#xff0c;其自动生成&#xff1a; Python framework&#xff0c;即 Python 框架&#xff1b;Python 应用目录&#xff1b;指向 Python 的连接。 …

node.js-连接SQLserver数据库

1.在自己的项目JS文件夹中建文件&#xff1a;config.js、mssql.js和server.js以及api文件夹下的user.js 2.在config.js中封装数据库信息 let app {user: sa, //这里写你的数据库的用户名password: ,//这里写数据库的密码server: localhost,database: medicineSystem, // 数据…

Vue + Element ui 实现动态表单,包括新增行/删除行/动态表单验证/提交功能

原创/朱季谦 最近通过Vue Element ui实现了动态表单功能&#xff0c;该功能还包括了动态表单新增行、删除行、动态表单验证、动态表单提交功能&#xff0c;趁热打铁&#xff0c;将开发心得记录下来&#xff0c;方便以后再遇到类似功能时&#xff0c;直接拿来应用。 简化的页…

C-语言每日刷题

目录 [蓝桥杯 2015 省 A] 饮料换购 题目描述 输入格式 输出格式 输入输出样例 # [蓝桥杯 2023 省 A] 平方差 题目描述 输入格式 输出格式 输入输出样例 说明/提示 【样例说明】 [NOIP2001 普及组] 数的计算 题目描述 输入格式 输出格式 输入输出样例 说明/提示 样例 1 解释 数据…

Halcon tiff 点云读取以及平面矫正

一、读取tiff 图 dev_close_window () dev_open_window (0, 0, 512, 512, black, WindowHandle)xResolution:0.0025 yResolution:0.0025 zResolution:0.001 read_image (IntputImage, C:/Users/alber/Desktop/2023-08-15_16-38-24-982_/Sta5_002.tif) zoom_image_factor (Intpu…

Ext4文件系统解析(二)

1、前言 想要了解EXT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xff0c;那了解文件系统在磁盘上的分布就是必不可少的。这一节主要介绍EXT文件系统硬盘存储的物理结构。 由于当前主流的CPU架构均采用小端模式&#xff0c;因此下文介绍均已小端模式为准。 2、超级块 2.1 属性 下表列举出超级块…

docker-速通

1.命令-镜像操作 docker pull nginx #下载最新版 docker pull nginx:1.20.1 #下载指定版本 镜像名:版本名&#xff08;标签&#xff09; docker images #查看所有镜像 # 如果只写镜像名实际就是redis redis:latest 记住这个不是命令 docker rmi 镜像名:版本号/镜像id…

Java Throwable

如图展示了 Java 整个异常体系的关系。 Throwable 的 Java 异常体系的基类, 他的直接子类有 Error 和 Exception 2 个。 1 Error Error 表示的是由于系统错误, Java 虚拟机抛出的异常, 例如 Java 虚拟机崩溃, 内存不够等, 这种情况仅凭程序自身是无法处理的, 在程序中也不会…

第十一节HarmonyOS 常用容器组件1-Row与Column

Column&Row组件的使用 1、概述 容器组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组件&#xff0c;它可以包含其他的组件&#xff0c;而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布局&#xff0c;帮助开发者生成精美的页面。容器组件除了放置基础组件外&#xff0c;也可以放置容器组件&#xff0c;通过多层布局的嵌套&am…

详解Spring工厂是如何获取Aop中的代理对象的

&#x1f609;&#x1f609; 学习交流群&#xff1a; ✅✅1&#xff1a;这是孙哥suns给大家的福利&#xff01; ✨✨2&#xff1a;我们免费分享Netty、Dubbo、k8s、Mybatis、Spring...应用和源码级别的视频资料 &#x1f96d;&#x1f96d;3&#xff1a;QQ群&#xff1a;583783…

如何选择适合的光电传感器与 STM32 微控制器进行接口设计

本文介绍了如何选择适合的光电传感器与 STM32 微控制器进行接口设计的方法。首先我们将介绍一些选择光电传感器的关键因素&#xff0c;包括测量范围、响应时间、分辨率和输出类型。然后我们将介绍如何根据所选传感器的特性进行硬件连接和接口设计。最后&#xff0c;我们将提供示…

区间合并笔记

文章目录 什么是区间合并怎么做区间合并AcWing 803. 区间合并思路解析my - CODEdalao の CODE 什么是区间合并 区间合并是指给定多个区间&#xff0c;让你将重合的区间合并为一个区间 怎么做区间合并 区间合并类问题大多三个办法&#xff1a; 按左端点排序按右端点排序按左右…

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组成,存储器,控制器,控制器的任务, 运算器,中央处理器CPU,主存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需求 前导课程&#xff1a; 后继课程 汇编 操作系统 数逻 组成 系统结构 数电 微机原理 课程结构 计算机特性 1 从外部角度来看计算机的特性 快速 通用 准确 逻辑 2从外部特性与内部特性的关系 计算机组成 一 硬件组成 运算器 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

11.1每日一题(关于函数定义域)

f(x1)&#xff1a;自变量为x&#xff0c;x1为中间变量&#xff0c;所以f(x1)的定义域的取值范围是x的取值范围 f(x)&#xff1a;自变量为x&#xff0c;f(x)的定义域等价于f(x1)中 x1整体的定义域

使用凌鲨进行内网穿透

为了方便在本地进行开发和调试工作&#xff0c;有时候需要安全地连接内网或Kubernetes集群中的服务。 在net proxy server中可以限制访问用户&#xff0c;也可以设置端口转发的密码。 使用 连接端口转发服务 列出可转发端口 可转发端口是服务端设置的&#xff0c;不会暴露真…

阵列信号处理---频率-波数响应和波束方向图

波束延迟求和器 阵列是由一组全向阵元组成&#xff0c;阵元的位置为 p n p_n pn​&#xff0c;如下图所示&#xff1a; 阵元分别在对应的位置对信号进行空域采样&#xff0c;这样就产生了一组信号信号为 f ( t , p ) f(t,p) f(t,p),具体表示如下&#xff1a; f ( t , p ) [ f…

2023.12.2 做一个后台管理网页(左侧边栏实现手风琴和隐藏/出现效果)

2023.12.2 做一个后台管理网页&#xff08;左侧边栏实现手风琴和隐藏/出现效果&#xff09; 网页源码见附件&#xff0c;比较简单&#xff0c;之前用很多种方法实现过该效果&#xff0c;这次的效果相对更好。 实现功能&#xff1a; &#xff08;1&#xff09;实现左侧边栏的手…

使用PCReg.PyTorch项目训练自己的数据集进行点云配准

项目地址&#xff1a; https://github.com/zhulf0804/PCReg.PyTorch/tree/main 网络简介&#xff1a; 网络是基于PointNet Concat FC的&#xff0c;它没有其它复杂的结构&#xff0c;易于复现。因其简洁性&#xff0c;这里暂且把其称作点云配准的Benchmark。因作者源码中复杂…

深度学习记录--logistic回归函数的计算图

计算图用于logistic回归函数 先回顾一下单一样本的logistic回归损失函数的公式&#xff0c;公式如下&#xff1a; 将logistic函数用计算图表示出来(以两个基础量为例)&#xff0c;计算图如下&#xff1a; 前向传播已经完成&#xff0c;接下来完成后向传播 运用链式法则依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