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承德程序员翻墙“打工”被罚款一事冲上热搜,热度不减。
1.人们同情该程序员的不幸遭遇,为他鸣不平;
2.包括程序员群体在内的大众关心此事背后的谋生问题;
3.引发了大众对承德执法的反思与质疑;
4.甚至上升到了对法治细节合理性的失望和怀疑......
知乎一网友这样形容此事件:
”996加班是违法的,
所以996加班所得,可以被罚没。“
亦有网友戏称,“我读研/读博的时候,常用网络代理使用谷歌学术看论文,也经常上github学习代码,是不是毕业以来工作的收入都得上交…….”
大众更多认为,该程序员翻墙行为确有违法,交处罚金200无可厚非。但以违法所得名义要求其上交所赚取的105w元,是没有道理的,引起了大众的不满和愤慨。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罗翔老师讲解过的”重刑主义“。如果,我们对翻墙合理赚钱的处罚和翻墙干其他越界违法的事情同等对待,那是否会影响公众心理,”破罐破摔"进而引发和侧面鼓励犯法?
首先,禁止”翻墙“行为,初衷是保护国内民众权益、维护国家信息网络安全等等。
所以,在公众社会里,在法律面前,对翻墙处以行政处罚,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此事中,也确证该200元的罚款确为合理。但事情的争议恰恰在于没收”违法所得“一举。
其次,回归事情本质,该程序员的目的只是想凭自己的本事多赚点钱,好养家糊口。就像社会大众、许多程序员一样,为生活奔波劳碌,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
我们不否认翻墙行为的不合规性,但是直接因为其途径的形式不妥,就完全否定他获取报酬的合法性,是否有待商榷?该程序员翻墙是为谋生却无其它不合规行为,他提供的劳动合法有效。
如若因此完全否定他的劳动、他的心血,我想寒的不仅是他一个人心,更是大众的心。
人们多渠道谋生的积极性被束缚甚至扼杀,法治政府的公信力或许因此受到冲击,我们国人崇尚的法治社会或许会让部分人失望。
最后,本人认为除了就事论事外,更多还要用问题思维处理事情。此事,给我们当今社会的各个人群都敲以警钟,引发一些思考。
对于,包括程序员在内的劳动群众,要学会规避风险。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高风险,高收入“,但终究还是要慎重。可以试着拓展一些相对稳妥的兼职渠道。例如,程序员可以试着借助像程序员客栈 、解放号、码易众包等等这些国内相对比较靠谱的平台兼职接单。可能不容易一夜暴富,但是细水长流的外快也还是不错的。
并不针对此事,而站得更上位一点,还是希望立法机关,能够不断完善立法。更合乎立法规范、法律道德规范、和大众权益,进一步推进法律的完善,以求良法善治、共建美好和谐的法治社会。
于政府而言,正确使用执法自由裁量权。许多网友查询并剖析了承德相关机构的相关记录,有人质疑其执法合理性。当然,可能政府方面也有自己的考量和依据,本人还是保持理性客观。我作为外行人,不予置评。
以上,是本人看到网友们的发言有感而发,纯属拙见。喜欢的话,可以点赞关注加收藏哦~有其它看法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有问题的地方更欢迎大家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