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PMOS和NMOS
 - 1、NMOS
 - 2、PMOS
 - 3、增强型和耗尽型
 - 4、两者面积大小
 
- 二、CMOS门电路
 - 1、非门
 - 2、与非门
 - 3、或非门
 - 4、线与逻辑
 - 5、CMOS传输门
 - 6、三态门
 
- 三、TTL电路
 - 四、TTL电路 VS CMOS电路
 - 五、数字电平
 - 六、使用CMOS电路实现逻辑函数
 - 1、上拉网络 PUN
 - 2、下拉网络 PDN
 - 3、实现逻辑表达式
 
前言
2023.9.7

一、PMOS和NMOS
1、NMOS
截止区:VGS<VGS(th)
 放大区、恒流区


2、PMOS
缺点:使用的是负电压电源,不便于和TTL电路连接,使用的少

3、增强型和耗尽型
耗尽型:在栅极下面的二氧化硅绝缘层里面掺杂了正离子(NMOS),使得正常情况下导电沟道已经存在,需要施加负电压使得导电沟道消失

4、两者面积大小
如果把MOS管的面积增加,那么流过mos管的电流更大,速度也更快,驱动电路更强
笔试题1:PMOS和NMOS哪个面积更大
二、CMOS门电路
1、非门

2、与非门
n输入的与非门:n个pmos并联 + n个nmos串联

 
3、或非门
n输入或非门:n个pmos串联 + n个nmos并联
 
 
4、线与逻辑
线与:多个信号相连实现与的功能
 上拉电阻:防止电流过大
 
5、CMOS传输门
只用一个mos管:会存在压降
 

用非门和CMOS传输门实现异或电路
 
6、三态门
三态门:既不是0,也不是1,电阻很大,相当于开路

always@(din or en)begin
	if(en)
		dout = din;
	else
		dout = 1'bz;
end
//或者assign赋值
assign dout = en ? din : 1'bz;
 
三、TTL电路
CMOS输出接口可以直接连TTL电路
 TTL电路需要加上拉电阻接到CMOS端口

 放大区:ic随着iB正比增加,系数为放大因子
 饱和区:ic不再随着ib比例增加,逐渐趋于饱和
 截止区:ic几乎为零
 
四、TTL电路 VS CMOS电路
| CMOS | TTL | 
|---|---|
| 电压控器件 | 电流控器件 | 
| 功耗低 | 功耗高 | 
| 速度慢 | 速度快 | 
| 12V、5V | 0.3~3.6V | 
五、数字电平
Voh:保证输出为高电平的最小输出电压
 Vih:保证输入为高电平的最小输入电压
 Vil:保证输入为低电平的最大输入电压
 Vol:保证输出为高电平的最小输出电压
大小关系:Voh > Vih > Vth > Vil > Vol
六、使用CMOS电路实现逻辑函数
参考链接:CMOS逻辑门电路
组成:NMOS下拉晶体管 + PMOS上拉晶体管组成
 两个网络在变量的控制下做出相反的行为
1、上拉网络 PUN
可以等效为
Y = ~(A + B);
Y = ~(AB);
Y = ~(A + BC);
 

2、下拉网络 PDN

3、实现逻辑表达式
3.1 下面表达式是整体反相,因此可以用PDN来表示

 PUN是变量反相
 
CMOS电路如下图所示:

3.2 异或门实现
分析:异或门中间既不是整体取反,也不是每个都是反变量,而是有原变量和反变量夹杂在一起
 
 
CMOS电路如下图所示:
 有两个变量的输入需要增加非门,因此总共需要12个mos管实现
 注意:下面的电路实现不再是对偶网络,网络对偶并不是必要条件
 
3.3 笔试题
Y = ~(D + A(B + C))     //这个和上面的3.1类似,属于整体反相的那种
 

Y = AB + ~(CD)
 

Y = AB + C
 
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当作整体取反,最后加个非门,这样实现门电路最少
 
第二种 直接根据表达式分别写出上拉和下拉网络
 
总结:除了同时包含原变量和反变量的时候,网络不是对称的,下面这几个都还是对偶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