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DNDC模型介绍
①碳循环模型简介
 ②DNDC模型原理
 ③DNDC下载与安装
 ④DNDC注意事项
 
 
第二讲 DNDC初步操作
①DNDC界面介绍
 ②DNDC数据及格式
 ③DNDC点尺度模拟
 ④DNDC区域尺度模拟
 ⑤DNDC结果查看

第三讲 遥感和GIS基础
①DNDC中的遥感和GIS技术
 ②ArcGIS软件界面
 ③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④区域地块的数字化
 ⑤ArcGIS数据处理

第四讲 DNDC气象数据
①DNDC气象数据调用
 ②气象数据资源与下载
 ③DNDC气象数据制备
 ④太阳辐射数据的计算
 ⑤GLDAS数据显示与读取
 ⑥气象站点泰森多边形分析

第五讲 DNDC土地数据
①遥感技术简介
 ②ENVI软件界面
 ③遥感图像获取与显示
 ④遥感图像处理
 ⑤土地利用遥感解译
 ⑥遥感影像地块数字化
 ⑦定量遥感与土地类型提取
 ⑧土地利用遥感产品下载与处理

第六讲 DNDC土壤数据
①土壤数据原理
 ②SPAW软件土壤质地制备
 ③土壤类型数据处理
 ④土壤粒径组成与参数库查询
 ⑤SPAW软件土壤参数计算
 ⑥HWSD土壤数据处理

第七讲 DNDC结果分析
①DNDC单点结果统计
 ②DNDC区域结果统计
 ③DNDC区域结果的地块显示
 ④DNDC区域结果的空间插值 
 ⑤DNDC区域结果地图制作

第八讲 DNDC率定验证
①率定验证原理
 ②参数率定实现
 ③率定验证的判断
 ④参数敏感性分析析 

第九讲 土壤碳储量与作物产量
①土壤碳储量分析
 ②土壤含水量分析
 ③土壤温度分析 
 ④作物产量分析

第十讲 温室气体排放分析
①二氧化碳分析
 ②甲烷分析
 ③氧化亚氮分析

第十一讲 农田减排潜力分析
①双碳目标与碳减排措施
 ②DNDC减排潜力模拟

第十二讲 土地变化下的DNDC模拟
①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
 ②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分析
 ③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④未来土地利用预测
 ⑤土地利用变化下的DNDC模拟

第十三讲 气候变化下的DNDC模拟
①CMIP6数据简介
 ②CMIP6数据下载
 ③CMIP6数据显示
 ④CMIP6数据转DNDC气象数据
 ⑤未来气候变化下的DNDC模拟

【专家】:刘老师,北京重点高校资深专家,长期从事流域水土过程中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领域的模拟工作,具有资深的技术底蕴和专业背景。
更多应用
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排放、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_WangYan2022的博客-CSDN博客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已成为监测全球碳盘查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卫星遥感也正在成为新一代 、国际认可的全球碳核查方法。本教程的目的就是梳理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系统总结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实践的角度切实解决遥感技术在生态、能源、大气等领域的碳排放监测及模拟问题。https://blog.csdn.net/WangYan2022/article/details/132228643?spm=1001.2014.3001.5502基于Python/MATLAB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处理及在全球变化、物候提取、植被变绿与固碳分析、生物量估算与趋势分析_WangYan2022的博客-CSDN博客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组分,其在全球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指示自然环境中的大气、水、土壤等成分的变化,其年际和季节性变化可以作为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
https://blog.csdn.net/WangYan2022/article/details/130883897?spm=1001.2014.3001.5502最新基于Citespace、vosviewer、R语言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技术及全流程文献可视化SCI论文高效写作方法_WangYan2022的博客-CSDN博客通过文献计量学讲解、高效选题、数据库检索数据下载、软件使用等八个专题详细讲解,让学员系统全面的掌握文献计量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Citespace和vosviewer及R语言文献可视化分析技术;最终实现从主题确定、数据分析绘图、文章框架与写作,全流程掌握一篇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报告(论文)的思路逻辑与技术方法。
https://blog.csdn.net/WangYan2022/article/details/131889523?spm=1001.2014.3001.5502


















![[b01lers2020]Life on Mars1](https://img-blog.csdnimg.cn/c8c3a1e6f35149bea45cc31d01158fdc.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