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静态路由
- 原理
 - 网关
 - 路由表
 
- 实验
 - 根据图片连接模块
 - 配置路由器设备
 - R1
 - R2
 - R3
 - R4
 
- 配置PC的IP地址、掩码、网关
 - PC1
 - PC2
 - PC3
 
- 配置静态路由
 - 查看路由表
 - R1
 - R2
 - R3
 - R4
 - 测试能否通信
 
原理
网关
网关与路由器地址相同,一般路由地址为.1或.254。
 网关是当电脑发送的数据的目标IP不在局域网内时(即不是同一个网段),则直接把它发到网关的IP上,所以网关一般设置为路由器的IP。
路由表
路由表来源:
 1、直连:当路由器配置了接口IP地址后,就会根据IP配置的掩码,产生一条指向对应接口的直连路由。
 2、静态:人为的在路由器当中添加一个路由表,指导路由器怎么转发
 3、动态:OSPF
路由表作用:
 将不同网段的信息转发出去。例如:
 
 电脑A和B理论上不能传递信息,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局域网,A、B只能和路由互联互通。如果A想发消息给B,A必须得先把消息给路由,路由发现IP地址不是它而是B时,在路由表中查找B的位置,转发给B。
路由表包含信息:
 目的网段:目标的IP地址和掩码(最终的地方)
 下一跳:要送到的下一个设备(端口)的IP地址
 出跳口:路由要把数据送出的端口号
转发过程:
 1、电脑把数据打包发到路由,源地址:电脑MAC;目标地址:路由MAC;源IP:电脑IP;目标IP:目标电脑IP。
 2、路由查看目标是不是我的MAC,不是丢弃。
 3、路由查看是不是我的IP,不是查询路由表。
 4、路由表存在对应条目,重新封装进行转发。
 5、发送数据。
实验
图1:
 
 本实验模拟静态路由网络环境,完成以下配置需求:
 1.如图所示,配置各路由器设备名称,IP地址。
2.如图所示,配置各PC的IP地址、掩码、网关。
3.在R1 R2 R3 R4上配置静态路由,完成以下需求:
 1)路由的目标网络号与实际网络号相同
 2)采用下一跳的方式配置静态路由(而非出接口)
 3)PC1 PC2 PC3互通
 4)不得使用默认路由
根据图片连接模块

 注意路由器要选择AR1220才有GE接口
 
 要有3个GE接口选路由器2220。

 **GE — 代表接口支持千兆的转发速率
Ethernet — 代表接口支持百兆的转发速率
VRP — 通用路由平台**
配置路由器设备
先点击上方的开启设备
 
R1

 先配R1的一个端口的IP
 
 再配另一个端口IP
 
 查看配置结果
 
R2
配置一个端口
 
 配置另一个端口
 
 显示配置结果
 
R3
配置接口1
 
 配置接口2
 
 配置接口3
 
 查看配置
 
R4
配置两个接口
 
 保存并查看结果
 
配置PC的IP地址、掩码、网关
PC1

 配完后点应用
PC2

PC3

配置静态路由
3.在R1 R2 R3 R4上配置静态路由,完成以下需求:
 1)路由的目标网络号与实际网络号相同
 2)采用下一跳的方式配置静态路由(而非出接口)
 3)PC1 PC2 PC3互通
 4)不得使用默认路由
查看路由表

R1
配置静态路由
 1、ip route-static 网段 掩码 出接口 下一跳
 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4 GigabitEthernet 0/0/2 12.1.1.2
 2、ip route-static 要前往的目标 目标的掩码 下一跳地址(或者出接口)
 

R2

 
R3

 
R4

测试能否通信
PC1和PC2:
 
 PC1和PC3:
 
PC2和P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