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链表
 - 1.1 链表的概念
 - 1.2 链表的结构
 
- 二、LinkedList的简介
 - 三、LinkedList的使用
 - 3.1 构造方法
 - 3.2 常见操作
 - 3.3 遍历方法
 
- 四、LinkedList的模拟实现
 - 五、LinkedList 和 ArrayList 的区别
 
一、链表
1.1 链表的概念
链表(Linked List)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组织数据。它由一系列节点(Node)组成,每个节点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数据域(Data)和指针域(Pointer)。
数据域存储节点所需的数据或信息,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如整数、字符、对象等。指针域则指向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将节点连接起来形成链表结构。
链表中的节点并不一定按照物理上的连续位置存储,而是通过指针域相互连接。这使得链表能够灵活地插入、删除和修改节点,而无需像数组那样进行元素的移动。
链表的优点是可以高效地插入和删除节点,而无需移动其他节点。然而,由于链表中的节点不是连续存储的,访问特定位置的节点需要从头部开始遍历,因此随机访问的效率较低。
1.2 链表的结构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链表的结构非常多样,以下是常见的链表结构:
- 单项链表
单向链表(Singly Linked List)是一种基本的链表结构,每个节点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数据域和指针域。以下是单向链表的结构示意图: 

-  
在单向链表中,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域,用于存储节点所需的数据,以及一个指针域,指向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域通常指向空值(NULL),表示链表的结束。
 -  
通过这种方式,节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链表结构。链表的头部节点通过外部引用进行访问,然后可以依次遍历访问链表中的每个节点。
 -  
由于单向链表只有一个方向的指针,所以只能从头部节点开始顺序遍历访问,无法直接访问后续节点,也无法在常量时间内进行反向遍历。
 -  
单向链表在插入和删除节点时具有较好的性能,因为只需要修改节点的指针,而不需要移动其他节点。然而,在访问特定位置的节点时,需要从头部节点开始遍历整个链表,导致访问效率较低。
 
- 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Doubly Linked List)的每个节点包含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前一个节点和后一个节点。这使得节点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遍历和访问,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功能。 
以下是双向链表的结构示意图:

-  
在双向链表中,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域和两个指针域。除了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Next Pointer),还有一个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域(Prev Pointer)。头部节点的 Prev Pointer 通常指向空值(NULL),尾部节点的 Next Pointer 也指向空值。
 -  
通过 Prev Pointer 和 Next Pointer,双向链表允许在链表的两个方向上遍历和访问节点。这使得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链表末尾插入或删除节点,可以更高效地操作链表。
 -  
与单向链表相比,双向链表的操作稍微复杂一些,因为每个节点需要维护两个指针。但双向链表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灵活性,如可以从头部或尾部快速插入或删除节点,以及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遍历和搜索。
 
- 带头节点的链表
 
带头结点的链表在头部添加了一个额外的节点作为头结点(Header Node)或哑节点(Dummy Node),这个头结点不存储任何实际的数据。
以下是带头结点的链表的结构示意图:

-  
头结点位于链表的起始位置,其主要作用是方便链表的操作和管理。它不存储实际的数据,只包含一个指针域,指向链表中的第一个实际节点。
 -  
带头结点的链表的优点在于简化了链表的操作。它确保链表中始终存在一个非空节点,简化了插入、删除和遍历等操作的实现。此外,头结点可以用于存储链表的一些统计信息或提供其他便利的功能。
 -  
在带头结点的链表中,链表的第一个实际节点为头结点的下一个节点。通过头结点,可以轻松地访问链表中的实际数据节点,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  
当遍历带头结点的链表时,通常从头结点的下一个节点开始,直到遇到指针域为 NULL 的节点,表示链表结束。
 
- 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Circular Linked List)是一种特殊的链表结构,其中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指向链表的头部节点,形成一个闭环。 
以下是循环链表的结构示意图:
 
-  
在循环链表中,每个节点仍然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但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域不再指向空值(NULL),而是指向链表的头部节点。
 -  
这样的设计使得链表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可以通过任何节点开始遍历整个链表。从任何节点出发,通过指针的循环跳转,可以访问链表中的所有节点。
 -  
循环链表的优点在于在遍历和操作链表时,不需要考虑链表的结束位置。无论从哪个节点开始遍历,总能回到起始位置,避免了在常规链表中遇到的空指针异常。
 
二、LinkedList的简介
在Java中,LinkedList(链表)是Java集合框架提供的一个实现了List接口的类。它是基于双向链表结构实现的,可以用于存储和操作元素的有序集合。
继承体系结构如下:
 
三、LinkedList的使用
3.1 构造方法
LinkedList类提供了以下几种构造方法:
- LinkedList():创建一个空的LinkedList对象。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创建一个包含指定集合中的元素的LinkedList对象。集合中的元素将按照迭代器返回的顺序添加到LinkedList中。
 
List<String> collection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add("Element 1");
collection.add("Element 2");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collection);
 
- LinkedList(LinkedList<? extends E> c):创建一个包含指定LinkedList中的元素的LinkedList对象。指定LinkedList中的元素将按照迭代器返回的顺序添加到新的LinkedList中。
 
LinkedList<String> originalList = new LinkedList<>();
originalList.add("Element 1");
originalList.add("Element 2");
LinkedList<String> newList = new LinkedList<>(originalList);
 
3.2 常见操作
LinkedList类提供了许多用于操作链表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方法:
- 添加元素:
 
add(E element):在链表末尾添加一个元素。addFirst(E element):在链表开头添加一个元素。addLast(E element):在链表末尾添加一个元素。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First("Element 0");
list.addLast("Element 2");
 
- 获取元素:
 
get(int index):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getFirst():获取链表的第一个元素。getLast():获取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Element 2");
String element = list.get(0);
String firstElement = list.getFirst();
String lastElement = list.getLast();
 
- 删除元素:
 
remove(int index):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removeFirst():删除链表的第一个元素。removeLast():删除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Element 2");
list.remove(0);
list.removeFirst();
list.removeLast();
 
- 判断元素是否存在:
 
contains(Object element):检查链表是否包含指定元素。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Element 2");
boolean containsElement = list.contains("Element 1");
 
- 获取链表大小和清空链表:
 
size():获取链表中元素的个数。isEmpty():检查链表是否为空。clear():清空链表中的所有元素。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Element 2");
int size = list.size();
boolean isEmpty = list.isEmpty();
list.clear();
 
3.3 遍历方法
在LinkedList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遍历操作。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遍历方法:
- 使用for循环和get方法遍历: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Element 2");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String element = list.get(i);
    // 处理当前元素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 使用增强型for循环遍历: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Element 2");
for (String element : list) {
    // 处理当前元素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 使用迭代器(Iterator)遍历: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Element 2");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tring element = iterator.next();
    // 处理当前元素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 使用Java 8+的Stream API进行遍历: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Element 1");
list.add("Element 2");
list.stream().forEach(element -> {
    // 处理当前元素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四、LinkedList的模拟实现
import java.util.Stack;
public class MyLinkList {
    static class ListNode {
        public int val;
        public ListNode prev;
        public ListNode next;
        public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private ListNode head; // 标记双向链表的头部
    private ListNode tail; // 标记双向链表的尾部
    // 头插
    public void addFirst(int data) {
        if (this.head == null) {
            this.head = new ListNode(data);
            this.tail = this.head;
        } else {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data);
            node.next = this.head;
            this.head.prev = node;
            this.head = node;
        }
    }
    //尾插
    public void addLast(int data) {
        if (this.tail == null) {
            this.tail = new ListNode(data);
            this.head = this.tail;
        } else {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data);
            this.tail.next = node;
            node.prev = this.tail;
            this.tail = node;
        }
    }
    //任意位置插入,第一个数据节点为0号下标
    public boolean addIndex(int index, int data) {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
            System.out.println("index位置不合法!");
            return false;
        }
        if (index == 0) {
            addFirst(data);
        } else if (index == size()) {
            addLast(data);
        } else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index != 0) {
                cur = cur.next;
                index--;
            }
            ListNode node = new ListNode(data);
            ListNode prev = cur.prev;
            cur.prev = node;
            node.next = cur;
            prev.next = node;
            node.prev = prev;
        }
        return true;
    }
    //查找是否包含关键字key是否在单链表当中
    public boolean contains(int key)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if (cur.val == key) {
                return true;
            }
            cur = cur.next;
        }
        return false;
    }
    //删除第一次出现关键字为key的节点
    public void remove(int key) {
        // 链表为空
        if (head == null) {
            return;
        } else if (head.val == key) {
            // 要删除的元素在头
            head = head.next;
            if (head == null)
                return;
            head.prev = null;
        } else if (tail.val == key) {
            // 要删除的元素在尾
            tail = tail.prev;
            tail.next = null;
        } else {
            // 正常情况
            ListNode cur = head;
            // 注意考虑只有一个元素的情况
            while (cur.next != null && cur != tail) {
                if (cur.val == key) {
                    cur.prev.next = cur.next;
                    cur.next.prev = cur.prev;
                    return;
                }
                cur = cur.next;
            }
        }
    }
    //删除所有值为key的节点
    public void removeAllKey(int key) {
        // 空链表
        if (null == head) {
            return;
        }
        // 从头开始,出现连续的key
        while (head.val == key) {
            head = head.next;
            if (head == null) {
                return;
            }
            head.prev = null;
        }
        // 从尾开始出现连续的key
        while (tail.val == key) {
            tail = tail.prev;
            if (tail == null)
                return;
            tail.next = null;
        }
        // 其他情况,注意只有一个元素的情况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next != null && cur != tail) {
            if (cur.val == key) {
                cur.prev.next = cur.next;
                cur.next.prev = cur.prev;
            }
            cur = cur.next;
        }
    }
    //得到单链表的长度
    public int size() {
        int cnt = 0;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cnt++;
            cur = cur.next;
        }
        return cnt;
    }
    public void display()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System.out.print(cur.val + " ");
            cur = cur.next;
        }
        System.out.println();
    }
    private void _display2(ListNode node) {
        if (node == null) {
            return;
        }
        if (node.next == null) {
            System.out.print(node.val + " ");
            return;
        }
        _display2(node.next);
        System.out.print(node.val + " ");
    }
    // 递归逆序打印链表
    public void display2() {
        ListNode node = this.head;
        _display2(node);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_display3(ListNod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Stack<ListNode> stack = new Stack<>();
        while (node != null) {
            stack.push(node);
            node = node.next;
        }
        while (!stack.isEmpty()) {
            System.out.print(stack.pop().val + " ");
        }
        System.out.println();
    }
    // 利用栈逆序打印链表
    public void display3() {
        ListNode node = this.head;
        _display3(node);
    }
    public void clear() {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ListNode curNext = cur.next;
            cur.val = 0;
            cur.prev = null;
            cur.next = null;
            cur = curNext;
        }
        this.head = this.tail = null;
    }
}
 
五、LinkedList 和 ArrayList 的区别
LinkedList和ArrayList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两种不同的List实现,它们有以下几个区别:
-  
底层数据结构:LinkedList底层基于链表实现,而ArrayList底层基于动态数组实现。
 -  
插入和删除操作:由于LinkedList是基于链表的数据结构,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操作比较高效,时间复杂度为O(1),因为只需要调整节点的指针。而ArrayList的底层是动态数组,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其他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是元素的数量。
 -  
随机访问:ArrayList支持高效的随机访问,可以通过索引快速获取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1)。而LinkedList需要从头开始遍历链表才能找到指定位置的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是索引位置。
 -  
内存消耗:由于LinkedList需要额外的指针来维护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在存储相同数量的元素时,LinkedList通常会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而ArrayList只需要连续的内存空间来存储元素。
 -  
迭代器性能:对于迭代器遍历操作,LinkedList的性能较好,因为只需要遍历链表中的节点即可。而ArrayList在使用迭代器遍历时,由于底层是数组,可能会导致性能稍差。
 
总而言之,当需要频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而对于随机访问的需求较少时,LinkedList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当需要频繁进行随机访问,而插入和删除操作较少时,ArrayList更为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