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文章目录
- 4.1.1 初识文件管理
- 前情回顾
- 文件的属性
- 文件内部的数据应该怎样组织起来?
- 文件之间应该怎么样组织起来?
- 操作系统应该向上提供那些功能?
- 文件如何存放在外存?
- 知识回顾
- 4.1.2 文件的逻辑结构
- 知识总览
- 无结构文件
- 有结构文件
- 有结构文件的逻辑结构
- 顺序文件
- 索引文件
- 索引顺序文件
- 多级索引顺序文件
- 知识点回顾
- 4.1.3 文件目录
- 知识总览
- 文件控制块
- 单级目录结构
- 两级目录结构
- 多级目录结构
- 无环图目录结构
- 索引结点(FCB的改进)
- 知识回顾
- 4.1.4 文件的物理结构(上)
- 文件块,磁盘块
- 连续分配
- 链接分配
- 隐式链接
- 显式链接
- 4.1.4 文件的物理结构(下)
- 索引分配
- 链接方案
- 多层索引
- 混合索引
- 索引分配总结
- 知识总结
4.1.1 初识文件管理
前情回顾

文件的属性

文件内部的数据应该怎样组织起来?


文件之间应该怎么样组织起来?

操作系统应该向上提供那些功能?


文件如何存放在外存?


知识回顾

4.1.2 文件的逻辑结构
知识总览

无结构文件

有结构文件

有结构文件的逻辑结构

顺序文件


索引文件

索引顺序文件


多级索引顺序文件

知识点回顾


4.1.3 文件目录

知识总览

文件控制块


单级目录结构

两级目录结构

多级目录结构


多级目录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对文件进行分类,层次结构清晰,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文件的管理和保护。但是,树形结构不便于实现文件的共享。为此,提出了“无环图目录结构”。
无环图目录结构

索引结点(FCB的改进)

当找到文件名对应的目录项时,才需要将索引结点调入内存,索引结点中记录了文件的各种信息,包括文件在外存中的存放位置,根据“存放位置”即可找到文件。
存放在外存中的索引结点称为“磁盘索引结点”,当索引结点放入内存后称为“内存索引结点”。
相比之下内存索引结点中需要增加一些信息,比如:文件是否被修改、此时有几个进程正在访问该文件
知识回顾

4.1.4 文件的物理结构(上)


文件块,磁盘块

连续分配

读取某个磁盘块时,需要移动磁头。访问的两个磁盘块相隔越远,移动磁头所需时间就越长。
结论:连续分配的文件在顺序读/写时速度最快


优点:支持顺序访问和直接访问(即随机访问)﹔连续分配的文件在顺序访问时速度最快
缺点:不方便文件拓展;存储空间利用率低,会产生磁盘碎片
链接分配
链接分配采取离散分配的方式,可以为文件分配离散的磁盘块。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
隐式链接


显式链接



4.1.4 文件的物理结构(下)
索引分配



链接方案

多层索引

采用K层索引结构,且顶级索引表未调入内存,则访问一个数据块只需要K+1次读磁盘操作
混合索引

索引分配总结

知识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