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内容与测试结果
1、观察起振过程
2、观测稳定的输出波形及振荡频率的变化
3、测试静态工作点对起振和输出幅度的影响
4、测试回路电容对振荡频率和输出幅度的影响,并理论上给出解释
四、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进一步学习掌握正弦波振荡器的相关理论
2、掌握LC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熟悉各元器件的基本功能;
3、理解静态工作点和回路电容对振荡器的影响
4、加深对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
微机,仿真软件Multisim13.0
三、实验内容与测试结果
在Multisim13.0电路窗口中,创建如下图所示仿真电路。

图1
1、观察起振过程
对图1,单击仿真按钮,从示波器中观察到的输出波形如下:

图2 输出波形
2、观测稳定的输出波形及振荡频率的变化

图3 稳定的输出波形

图4 稳定的振荡频率
3、测试静态工作点对起振和输出幅度的影响
C2取50%保持不变,分别选取R3为20%、50%、80%时,采用DC operating point(直流工作点)中,Output(输出)选项栏中,添加I(Q1[IB])、I(Q1[IC])、I(Q1[IE])、V(3)、V(4)。
| R3 | 20% | 50% | 80% | 
| V(2) / V | 4.04392 | 2.35792 | 1.66802 | 
| V(4) / V | 10.12747 | 11.05460 | 11.43094 | 
| V(5) / V | 3.36487 | 1.69903 | 1.02302 | 
| I(Q1[IB]) / A | 21.45031u | 10.80907u | 6.8489u | 
| I(Q1[IC]) / A | 3.4098m | 1.68827m | 1.01618m | 
| I(Q1[IE]) / A | -3.43094m | -1.69907m | -1.02303m | 
| VBEQ / V | 0.67905 | 0.65889 | 0.645 | 
| VCEQ / V | 6.7626 | 9.35557 | 10.40792 | 
| 输出幅度 / VAC | 8.80416 | 9.32036 | 9.44476 | 
观察R3不同对起振的影响

20%起振

50%起振

80%起振
4、测试回路电容对振荡频率和输出幅度的影响,并理论上给出解释
使R3取50%保持不变,分别选取C2为20%、50%、80%

C2选20%时起振波形

C2选50%时起振波形

C2选80%时起振波形
| R3 | 50% | 50% | 50% | 
| C2 | 20% | 50% | 80% | 
| 输出幅度/VAC | 8.93992 | 9.31496 | 9.56741 | 
| 振荡频率/MHz | 89.794 | 58.324 | 47.335 | 
理论解释:
C2增大 – 谐振频率ω0增大
C2增大 – 接入系数p减小 – g0’减小 – R0’增大 – Vce增大
四、实验结果分析
对上述实验内容及测试结果分别分析如下:
- 1、实验内容1的测试结果表明:这个一个反馈型LC正弦振荡器,并且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它的起振输出波形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起始振荡信号十分微弱,但是由于不断地对它进行放大-选频-反馈-再放大等多次循环,于是一个与振荡回路固有的自激振荡便由小到大地增长起来。
- 2、实验内容2的测试结果表明:等待输出波形稳定后,观察示波器中的图像是跳变的,输出幅度不平稳,频率计数器中的示数不固定,频率是小幅度跳动的,说明频率的稳定度不高。
- 3、实验内容3的测试结果表明: C2保持不变时,输出电压幅度随R3增大而增大, R3越小,起振时间越短,越容易起振;R3越大,起振时间越长,越不容易起振。
- 4、实验内容4的测试结果表明: R3保持不变时,改变C2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频率,C2越小,谐振频率越大,但是可能导致停振;随着C2的增加,振荡频率减小,输出幅度也逐渐增大。这种电路设计的方法使得频率不能太高,波段范围窄,波段内输出幅度不平稳,实际中常用于固定频率振荡器。


-软件测试背景、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基础](https://img-blog.csdnimg.cn/79677cf37f0e41febc033115d7aa0ebf.png#pic_center)




![[创新工具和方法论]-02- DOE实验设计步骤](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957a894034fa06407e058325031ca946.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