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23.4.17)
 2—11节什么是近视?
 1、“近视离焦”是指成像点落在视网膜的哪里?
 前面
 2、“远视离焦”是指成像点落在视网膜的哪里?
 后面
 3、眼轴变长时,成像点会往前移还是往后移?
 前移
 4、晶体变薄时,成像点会往前移还是往后移?
 后移
 5、近视和眼部的哪三个参数有关?
 角膜曲率过大,眼轴长度过长,晶状体的屈光度过高
2—12近视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1、近视造成的原因有哪些?
 一.遗传等先天因素:
 角膜曲率大,晶状体过厚,遗传。
 二.后天因素:
 光营养不足。
 近距离用眼过度,如:长时间看书,长时间完乐高
 
2—13节近视防控的最佳时机
 1、近视防控的最佳年龄是几岁到几岁?
 6-12岁:此时眼睛最软。眼睛的外壳-巩膜弹性十足,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引导;
 危险因素:过量近距离用眼,眼球就很容易近视;(近距离用眼过度,使得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慢慢地就会出现调节痉挛(假性近视),看远处会变得模糊。除此之外,还会启动眼轴增长的机制,最终发展为不可逆的真性近视)。
 保护性因素:凝视望远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应也很强。
 补充物理原理:
 晶状体变厚:晶状体变厚以后,眼睛的折射力会变大,超过正常范围。通过眼睛的屈光介质成像后,平行的光线,不能落在视网膜表面,而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这样就会形成近视,可通过佩戴眼镜矫正,如度数较小,可通过做眼睑保健操、远眺等方式缓解。
2、为什么12岁后防控的收益就减少了?
 因为发育期接近尾声了,巩膜开始变硬,可塑性变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