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Web】3.SpringBootWeb请求响应

news2025/5/25 8:40:40

📘博客主页:程序员葵安

🫶感谢大家点赞👍🏻收藏⭐评论✍🏻

                文章目录

一、请求

1.1 postman

1.2 简单参数 

1.3 实体参数

1.4 数组集合参数

1.5 日期参数

1.6 JSON参数 

1.7 路径参数

二、响应

2.1 @ResponseBody

2.2 统一响应结果

三、分层解耦

3.1 三层架构

3.2 分层解耦

3.3 IOC&DI


一、请求

接收页面传递过来的请求数据

1.1 postman

  • Postman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页调试与发送网页HTTP请求的Chrome插件。

    Postman原是Chrome浏览器的插件,可以模拟浏览器向后端服务器发起任何形式(如:get、post)的HTTP请求

    使用Postman还可以在发起请求时,携带一些请求参数、请求头等信息

  • 作用:常用于进行接口测试

  • 特征

    • 简单

    • 实用

    • 美观

    • 大方

postman使用

创建工作空间:

创建请求:  

 点击"Save",保存当前请求

1.2 简单参数 

简单参数:在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时,向服务器传递的是一些普通的请求数据。

SpringBoot方式 

 在Springboot的环境中,对原始的API进行了封装,接收参数的形式更加简单。 如果是简单参数,参数名与形参变量名相同,定义同名的形参即可接收参数。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 http://localhost:8080/simpleParam?name=Tom&age=10
    // 第1个请求参数: name=Tom   参数名:name,参数值:Tom
    // 第2个请求参数: age=10     参数名:age , 参数值:10
    
    //springboot方式
    @RequestMapping("/simpleParam")
    public String simpleParam(String name , Integer age ){//形参名和请求参数名保持一致
        System.out.println(name+"  :  "+age);
        return "OK";
    }
}

postman测试( GET 请求):

 postman测试( POST请求 ):

结论:不论是GET请求还是POST请求,对于简单参数来讲,只要保证==请求参数名和Controller方法中的形参名保持一致==,就可以获取到请求参数中的数据值。

请求参数名和形参名不同时:没报错,但无法接收到请求数据。

可使用Spring提供的@RequestParam注解完成映射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 http://localhost:8080/simpleParam?name=Tom&age=20
    // 请求参数名:name

    //springboot方式
    @RequestMapping("/simpleParam")
    public String simpleParam(@RequestParam("name") String username , Integer age ){
        System.out.println(username+"  :  "+age);
        return "OK";
    }
}

注意:@RequestParam中的required属性默认为true(默认值也是true),代表该请求参数必须传递,如果不传递将报错,可改为false,表示参数可选

1.3 实体参数

在使用简单参数做为数据传递方式时,前端传递了多少个请求参数,后端controller方法中的形参就要书写多少个。如果请求参数比较多,通过上述的方式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接收,会比较繁琐。

此时,我们可以考虑将请求参数封装到一个实体类对象中。 要想完成数据封装,需要遵守如下规则:请求参数名与实体类的属性名相同

简单实体参数:

定义POJO实体类: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eger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eger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实体参数:简单实体对象
    @RequestMapping("/simplePojo")
    public String simplePojo(User 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
        return "OK";
    }
}

复杂实体对象:

复杂实体对象指的是,在实体类中有一个或多个属性,也是实体对象类型的。如下:

  • User类中有一个Address类型的属性(Address是一个实体类)

复杂实体对象的封装,需要遵守如下规则:

  • 请求参数名与形参对象属性名相同,按照对象层次结构关系即可接收嵌套实体类属性参数。

定义POJO实体类:

  • Address实体类

public class Address {
    private String province;
    private String city;

    public String getProvince() {
        return province;
    }

    public void setProvince(String province) {
        this.province = province;
    }

    public String getCity() {
        return city;
    }

    public void setCity(String city) {
        this.city = city;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Address{" +
                "province='" + province + '\'' +
                ", city='" + city + '\'' +
                '}';
    }
}
  • User实体类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Address address; //地址对象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eger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eger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Address getAddress() {
        return address;
    }

    public void setAddress(Address address) {
        this.address = address;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address=" + address +
                '}';
    }
}

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实体参数:复杂实体对象
    @RequestMapping("/complexPojo")
    public String complexPojo(User 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
        return "OK";
    }
}

1.4 数组集合参数

数组集合参数的使用场景:在HTML的表单中,有一个表单项是支持多选的(复选框),可以提交选择的多个值。

后端程序接收多个值的方式有两种:

  1. 数组

  2. 集合

数组

数组参数:请求参数名与形参数组名称相同且请求参数为多个,定义数组类型形参即可接收参数

 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数组集合参数
    @RequestMapping("/arrayParam")
    public String arrayParam(String[] hobby){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hobby));
        return "OK";
    }
}

Postman测试:

在前端请求时,有两种传递形式:

方式一: xxxxxxxxxx?hobby=game&hobby=java

方式二:xxxxxxxxxxxxx?hobby=game,java

集合

集合参数:请求参数名与形参集合对象名相同且请求参数为多个,@RequestParam 绑定参数关系

默认情况下,请求中参数名相同的多个值,是封装到数组。如果要封装到集合,要使用@RequestParam绑定参数关系

 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数组集合参数
    @RequestMapping("/listParam")
    public String listParam(@RequestParam List<String> hobby){
        System.out.println(hobby);
        return "OK";
    }
}

Postman测试:

方式一: xxxxxxxxxx?hobby=game&hobby=java

方式二:xxxxxxxxxxxxx?hobby=game,java

1.5 日期参数

在一些特殊的需求中,可能会涉及到日期类型数据的封装。

为日期的格式多种多样(如:2022-12-12 10:05:45 、2022/12/12 10:05:45),那么对于日期类型的参数在进行封装的时候,需要通过@DateTimeFormat注解,以及其pattern属性来设置日期的格式。

  • @DateTimeFormat注解的pattern属性中指定了哪种日期格式,前端的日期参数就必须按照指定的格式传递。

  • 后端controller方法中,需要使用Date类型或LocalDateTime类型,来封装传递的参数。

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日期时间参数
   @RequestMapping("/dateParam")
    public String dateParam(@DateTimeFormat(pattern = "yyyy-MM-dd HH:mm:ss") 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System.out.println(updateTime);
        return "OK";
    }
}

1.6 JSON参数 

JSON是开发中最常用的前后端数据交互方式

我们学习JSON格式参数,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Postman在发送请求时,如何传递json格式的请求参数

  2. 在服务端的controller方法中,如何接收json格式的请求参数

Postman发送JSON格式数据:

服务端Controller方法接收JSON格式数据:

  • 传递json格式的参数,在Controller中会使用实体类进行封装。

  • 封装规则:JSON数据键名与形参对象属性名相同,定义POJO类型形参即可接收参数。需要使用 @RequestBody标识。

  • @RequestBody注解:将JSON数据映射到形参的实体类对象中(JSON中的key和实体类中的属性名保持一致)

实体类:Address

public class Address {
    private String province;
    private String city;
    
	//省略GET , SET 方法
}

实体类:User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Address address;
    
    //省略GET , SET 方法
}    

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JSON参数
    @RequestMapping("/jsonParam")
    public String jsonParam(@RequestBody User 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
        return "OK";
    }
}

1.7 路径参数

在现在的开发中,经常还会直接在请求的URL中传递参数。

路径参数:

  • 前端:通过请求URL直接传递参数

  • 后端:使用{…}来标识该路径参数,需要使用@PathVariable获取路径参数

 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路径参数
    @RequestMapping("/path/{id}")
    public String pathParam(@PathVariable Integer id){
        System.out.println(id);
        return "OK";
    }
}

传递多个路径参数:

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路径参数
    @RequestMapping("/path/{id}/{name}")
    public String pathParam2(@PathVariable Integer id, @PathVariable String name){
        System.out.println(id+ " : " +name);
        return "OK";
    }
}

二、响应

前面我们学习过HTTL协议的交互方式:请求响应模式(有请求就有响应)

那么Controller程序呢,除了接收请求外,还可以进行响应。

2.1 @ResponseBody

在我们前面所编写的controller方法中,都已经设置了响应数据。

controller方法中的return的结果,使用了@ResponseBody注解响应给浏览器。

@ResponseBody注解:

  • 类型:方法注解、类注解

  • 位置:书写在Controller方法上或类上

  • 作用:将方法返回值直接响应给浏览器

    • 如果返回值类型是实体对象/集合,将会转换为JSON格式后在响应给浏览器

但是在我们所书写的Controller中,只在类上添加了@RestController注解、方法添加了@RequestMapping注解,并没有使用@ResponseBody注解,怎么给浏览器响应呢?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return "Hello World ~";
    }
}

原因:在类上添加的@RestController注解,是一个组合注解。

  • @RestController = @Controller + @ResponseBody

结论:在类上添加@RestController就相当于添加了@ResponseBody注解。

  • 类上有@RestController注解或@ResponseBody注解时:表示当前类下所有的方法返回值做为响应数据

    • 方法的返回值,如果是一个POJO对象或集合时,会先转换为JSON格式,在响应给浏览器

2.2 统一响应结果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所编写的这些Controller方法中,返回值各种各样,没有任何的规范。

 在真实的项目开发中,我们会定义一个统一的返回结果。方案如下:

前端:只需要按照统一格式的返回结果进行解析(仅一种解析方案),就可以拿到数据。

统一的返回结果使用类来描述,在这个结果中包含:

  • 响应状态码:当前请求是成功,还是失败

  • 状态码信息:给页面的提示信息

  • 返回的数据:给前端响应的数据(字符串、对象、集合)

定义在一个实体类Result来包含以上信息。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Result {
    private Integer code;//响应码,1 代表成功; 0 代表失败
    private String msg;  //响应码 描述字符串
    private Object data; //返回的数据

    public Result() { }
    public Result(Integer code, String msg, Object data) {
        this.code = code;
        this.msg = msg;
        this.data = data;
    }

    public Integer getCode() {
        return code;
    }

    public void setCode(Integer code) {
        this.code = code;
    }

    public String getMsg() {
        return msg;
    }

    public void setMsg(String msg) {
        this.msg = msg;
    }

    public Object getData() {
        return data;
    }

    public void setData(Object data) {
        this.data = data;
    }

    //增删改 成功响应(不需要给前端返回数据)
    public static Result success(){
        return new Result(1,"success",null);
    }
    //查询 成功响应(把查询结果做为返回数据响应给前端)
    public static Result success(Object data){
        return new Result(1,"success",data);
    }
    //失败响应
    public static Result error(String msg){
        return new Result(0,msg,null);
    }
}

改造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sponseController { 
    //响应统一格式的结果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Result hello(){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return new Result(1,"success","Hello World ~");
        return Result.success("Hello World ~");
    }

    //响应统一格式的结果
    @RequestMapping("/getAddr")
    public Result getAddr(){
        Address addr = new Address();
        addr.setProvince("广东");
        addr.setCity("深圳");
        return Result.success(addr);
    }

    //响应统一格式的结果
    @RequestMapping("/listAddr")
    public Result listAddr(){
        List<Address> list = new ArrayList<>();

        Address addr = new Address();
        addr.setProvince("广东");
        addr.setCity("深圳");

        Address addr2 = new Address();
        addr2.setProvince("陕西");
        addr2.setCity("西安");

        list.add(addr);
        list.add(addr2);
        return Result.success(list);
    }
}

使用Postman测试:

三、分层解耦

3.1 三层架构

在我们进行程序设计以及程序开发时,尽可能让每一个接口、类、方法的职责更单一些(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或一个方法,就只做一件事情,只管一块功能。

这样就可以让类、接口、方法的复杂度更低,可读性更强,扩展性更好,也更利用后期的维护。

我们之前开发的程序呢,并不满足单一职责原则。下面我们来分析下下面的程序:

那其实我们上述案例的处理逻辑呢,从组成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数据访问:负责业务数据的维护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等操作。

  • 逻辑处理:负责业务逻辑处理的代码。

  • 请求处理、响应数据:负责,接收页面的请求,给页面响应数据。

按照上述的三个组成部分,在我们项目开发中呢,可以将代码分为三层:

  • Controller:控制层。接收前端发送的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响应数据。

  • Service:业务逻辑层。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

  • Dao: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Object),也称为持久层。负责数据访问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

基于三层架构的程序执行流程:

  • 前端发起的请求,由Controller层接收(Controller响应数据给前端)

  • Controller层调用Service层来进行逻辑处理(Service层处理完后,把处理结果返回给Controller层)

  • Serivce层调用Dao层(逻辑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数据要从Dao层获取)

  • Dao层操作文件中的数据(Dao拿到的数据会返回给Service层)

思考:按照三层架构的思想,如何要对业务逻辑(Service层)进行变更,会影响到Controller层和Dao层吗?

答案:不会影响。 (程序的扩展性、维护性变得更好了)

3.2 分层解耦

解耦:解除耦合。

耦合问题

首先需要了解软件开发涉及到的两个概念:内聚和耦合。

  • 内聚:软件中各个功能模块内部的功能联系。

  • 耦合:衡量软件中各个层/模块之间的依赖、关联的程度。

软件设计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指的是:一个模块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的紧密程度,如果各个元素(语句、程序段)之间的联系程度越高,则内聚性越高,即 "高内聚"。

低耦合指的是:软件中各个层、模块之间的依赖关联程序越低越好。

程序中高内聚的体现:

  • EmpServiceA类中只编写了和员工相关的逻辑处理代码

程序中耦合代码的体现:

  • 把业务类变为EmpServiceB时,需要修改controller层中的代码

 高内聚、低耦合的目的是使程序模块的可重用性、移植性大大增强。

解耦思路

之前我们在编写代码时,需要什么对象,就直接new一个就可以了。 这种做法呢,层与层之间代码就耦合了,当service层的实现变了之后, 我们还需要修改controller层的代码。

  •  首先不能在EmpController中使用new对象。代码如下:

  • 此时,就存在另一个问题了,不能new,就意味着没有业务层对象(程序运行就报错),怎么办呢?

    • 我们的解决思路是:

      • 提供一个容器,容器中存储一些对象(例:EmpService对象)

      • controller程序从容器中获取EmpService类型的对象

我们想要实现上述解耦操作,就涉及到Spring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 控制反转: Inversion Of Control,简称IOC。对象的创建控制权由程序自身转移到外部(容器),这种思想称为控制反转。

    对象的创建权由程序员主动创建转移到容器(由容器创建、管理对象)。这个容器称为:IOC容器或Spring容器

  • 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ion,简称DI。容器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时,所依赖的资源,称之为依赖注入。

    程序运行时需要某个资源,此时容器就为其提供这个资源。

    例:EmpController程序运行时需要EmpService对象,Spring容器就为其提供并注入EmpService对象

IOC容器中创建、管理的对象,称之为:bean对象

3.3 IOC&DI

上面我们引出了Spring中IOC和DI的基本概念,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下IOC和DI的代码实现。

IOC&DI入门

任务:完成Controller层、Service层、Dao层的代码解耦

  • 思路:

    1. 删除Controller层、Service层中new对象的代码

    2. Service层及Dao层的实现类,交给IOC容器管理

    3. 为Controller及Service注入运行时依赖的对象

      • Controller程序中注入依赖的Service层对象

      • Service程序中注入依赖的Dao层对象

第1步:删除Controller层、Service层中new对象的代码

第2步:Service层及Dao层的实现类,交给IOC容器管理

  • 使用Spring提供的注解:@Component ,就可以实现类交给IOC容器管理

第3步:为Controller及Service注入运行时依赖的对象

  • 使用Spring提供的注解:@Autowired ,就可以实现程序运行时IOC容器自动注入需要的依赖对象

完整的三层代码:

  • Controller层: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EmpController {

    @Autowired //运行时,从IOC容器中获取该类型对象,赋值给该变量
    private EmpService empService ;

    @RequestMapping("/listEmp")
    public Result list(){
        //1. 调用service, 获取数据
        List<Emp> empList = empService.listEmp();

        //3. 响应数据
        return Result.success(empList);
    }
}
  • Service层:
@Component //将当前对象交给IOC容器管理,成为IOC容器的bean
public class EmpServiceA implements EmpService {

    @Autowired //运行时,从IOC容器中获取该类型对象,赋值给该变量
    private EmpDao empDao ;

    @Override
    public List<Emp> listEmp() {
        //1. 调用dao, 获取数据
        List<Emp> empList = empDao.listEmp();

        //2. 对数据进行转换处理 - gender, job
        empList.stream().forEach(emp -> {
            //处理 gender 1: 男, 2: 女
            String gender = emp.getGender();
            if("1".equals(gender)){
                emp.setGender("男");
            }else if("2".equals(gender)){
                emp.setGender("女");
            }

            //处理job - 1: 讲师, 2: 班主任 , 3: 就业指导
            String job = emp.getJob();
            if("1".equals(job)){
                emp.setJob("讲师");
            }else if("2".equals(job)){
                emp.setJob("班主任");
            }else if("3".equals(job)){
                emp.setJob("就业指导");
            }
        });
        return empList;
    }
}
  • Dao层:
@Component //将当前对象交给IOC容器管理,成为IOC容器的bean
public class EmpDaoA implements EmpDao {
    @Override
    public List<Emp> listEmp() {
        //1. 加载并解析emp.xml
        String file =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emp.xml").getFile();
        System.out.println(file);
        List<Emp> empList = XmlParserUtils.parse(file, Emp.class);
        return empList;
    }
}

IOC详解

通过IOC和DI的入门程序呢,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IOC和DI的基础操作。接下来呢,我们学习下IOC控制反转和DI依赖注入的细节。

bean的声明

前面我们提到IOC控制反转,就是将对象的控制权交给Spring的IOC容器,由IOC容器创建及管理对象。IOC容器创建的对象称为bean对象。

在之前的入门案例中,要把某个对象交给IOC容器管理,需要在类上添加一个注解:@Component

而Spring框架为了更好的标识web应用程序开发当中,bean对象到底归属于哪一层,又提供了@Component的衍生注解:

  • @Controller (标注在控制层类上)

  • @Service (标注在业务层类上)

  • @Repository (标注在数据访问层类上)

修改入门案例代码:

  • Controller层:

    @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 @Controller + @ResponseBody
    public class EmpController {
    
        @Autowired //运行时,从IOC容器中获取该类型对象,赋值给该变量
        private EmpService empService ;
    
        @RequestMapping("/listEmp")
        public Result list(){
            //1. 调用service, 获取数据
            List<Emp> empList = empService.listEmp();
    
            //3. 响应数据
            return Result.success(empList);
        }
    }
  • Service层:

@Service
public class EmpServiceA implements EmpService {

    @Autowired //运行时,从IOC容器中获取该类型对象,赋值给该变量
    private EmpDao empDao ;

    @Override
    public List<Emp> listEmp() {
        //1. 调用dao, 获取数据
        List<Emp> empList = empDao.listEmp();

        //2. 对数据进行转换处理 - gender, job
        empList.stream().forEach(emp -> {
            //处理 gender 1: 男, 2: 女
            String gender = emp.getGender();
            if("1".equals(gender)){
                emp.setGender("男");
            }else if("2".equals(gender)){
                emp.setGender("女");
            }

            //处理job - 1: 讲师, 2: 班主任 , 3: 就业指导
            String job = emp.getJob();
            if("1".equals(job)){
                emp.setJob("讲师");
            }else if("2".equals(job)){
                emp.setJob("班主任");
            }else if("3".equals(job)){
                emp.setJob("就业指导");
            }
        });
        return empList;
    }
}
  • Dao层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EmpDaoA implements EmpDao {
    @Override
    public List<Emp> listEmp() {
        //1. 加载并解析emp.xml
        String file =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emp.xml").getFile();
        System.out.println(file);
        List<Emp> empList = XmlParserUtils.parse(file, Emp.class);
        return empList;
    }
}

要把某个对象交给IOC容器管理,需要在对应的类上加上如下注解之一:

注解说明位置
@Controller@Component的衍生注解标注在控制器类上
@Service@Component的衍生注解标注在业务类上
@Repository@Component的衍生注解标注在数据访问类上(由于与mybatis整合,用的少)
@Component声明bean的基础注解不属于以上三类时,用此注解

在IOC容器中,每一个Bean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可以通过注解的value属性指定bean的名字。如果没有指定,默认为类名首字母小写。

注意事项:

  • 声明bean的时候,可以通过value属性指定bean的名字,如果没有指定,默认为类名首字母小写。

  • 使用以上四个注解都可以声明bean,但是在springboot集成web开发中,声明控制器bean只能用@Controller。

组件扫描

问题:使用前面学习的四个注解声明的bean,一定会生效吗?

答案:不一定。(原因:bean想要生效,还需要被组件扫描)

下面我们通过修改项目工程的目录结构,来测试bean对象是否生效:

运行程序后,报错:

为什么没有找到bean对象呢?

  • 使用四大注解声明的bean,要想生效,还需要被组件扫描注解@ComponentScan扫描

@ComponentScan注解虽然没有显式配置,但是实际上已经包含在了引导类声明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中,==默认扫描的范围是SpringBoot启动类所在包及其子包==。

  • 解决方案:手动添加@ComponentScan注解,指定要扫描的包 (==仅做了解,不推荐==)

推荐做法(如下图):

  • 将我们定义的controller,service,dao这些包呢,都放在引导类所在包com.itheima的子包下,这样我们定义的bean就会被自动的扫描到

DI详解

上一小节我们讲解了控制反转IOC的细节,接下来呢,我们学习依赖注解DI的细节。

依赖注入,是指IOC容器要为应用程序去提供运行时所依赖的资源,而资源指的就是对象。

在入门程序案例中,我们使用了@Autowired这个注解,完成了依赖注入的操作,而这个Autowired翻译过来叫:自动装配。

@Autowired注解,默认是按照类型进行自动装配的(去IOC容器中找某个类型的对象,然后完成注入操作)

入门程序举例:在EmpController运行的时候,就要到IOC容器当中去查找EmpService这个类型的对象,而我们的IOC容器中刚好有一个EmpService这个类型的对象,所以就找到了这个类型的对象完成注入操作。

那如果在IOC容器中,存在多个相同类型的bean对象,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 程序运行会报错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Spring提供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 @Primary

  • @Qualifier

  • @Resource

使用@Primary注解:当存在多个相同类型的Bean注入时,加上@Primary注解,来确定默认的实现。

使用@Qualifier注解:指定当前要注入的bean对象。 在@Qualifier的value属性中,指定注入的bean的名称。

  • @Qualifier注解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配合@Autowired使用

使用@Resource注解:是按照bean的名称进行注入。通过name属性指定要注入的bean的名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38522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单片机中断系统工作原理及定时器中断应用

文件目录 main.c #include <REGX52.H> #include "TIMER0.H" #include "KEY.H" #include "DELAY.H"//void Timer0_Init() { // TMOD 0x01; // TL0 64536 % 256; // TH0 64536 / 256; // ET0 1; // EA 1; // TR0 1; //}unsigned char…

LangGraph-agent-天气助手

用于创建agent和多代理工作流 循环&#xff08;有迭代次数&#xff09;、可控、持久 安装langgraph包 conda create --name agent python3.12 conda activate agent pip install -U langgraph pip install langchain-openai设置 windows&#xff08;>结尾&#xff09; s…

深度学习——超参数调优

第一部分&#xff1a;什么是超参数&#xff1f;为什么要调优&#xff1f; 一、参数 vs 超参数&#xff08;Parameter vs Hyperparameter&#xff09; 类型定义举例是否通过训练自动学习&#xff1f;参数&#xff08;Parameter&#xff09;是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反向传播自动…

创建型:建造者模式

目录 1、核心思想 2、实现方式 2.1 模式结构 2.2 工作流程 2.3 实现案例 2.4 变体&#xff1a;链式建造者&#xff08;常见于多参数对象&#xff0c;无需指挥者&#xff09; 3、优缺点分析 4、适用场景 1、核心思想 目的&#xff1a;将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其表示分离…

UE4游戏查找本地角色数据的方法-SDK

UE4中&#xff0c;玩家的表示通常涉及以下几个类&#xff1a; APlayerController: 代表玩家的控制逻辑&#xff0c;处理输入等。 APawn: 代表玩家在世界中的实体&#xff08;比如一个角色、一辆车&#xff09;。APlayerController 控制一个 APawn。 ACharacter: APawn 的一个…

Java 连接并操作 Redis 万字详解:从 Jedis 直连到 RedisTemplate 封装,5 种方式全解析

引言 在分布式系统和高并发场景中&#xff0c;Redis 作为高性能内存数据库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于 Java 开发者而言&#xff0c;掌握 Redis 的连接与操作是进阶必备技能。然而&#xff0c;从基础的 Jedis 原生客户端到 Spring 封装的 RedisTemplate&#xff0c;不同连接方式的原…

python web 开发-Flask-Login使用详解

Flask-Login使用详解&#xff1a;轻松实现Flask用户认证 1. Flask-Login简介 Flask-Login是Flask框架的一个扩展&#xff0c;专门用于处理用户认证相关的功能。它提供了用户会话管理、登录/注销视图、记住我功能等常见认证需求&#xff0c;让开发者能够快速实现安全的用户认证…

快速排序算法的C++和C语言对比

快速排序算法简介&#xff1a; 快速排序(Quick Sort)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xff0c;采用分治法策略。它的基本思想是&#xff1a; 1.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作为"基准" 2. 重新排序数列&#xff0c;所有比基准值小的元素放在基准前面&#xff0c;所有比基准值大的…

分布式事务知识点整理

目录 分布式事务问题&#xff1f;问题场景引入分布式事务的理论标准BASE理论附CAP理论 Two-phase Commit&#xff0c;2PC2PC系统组件两阶段执行过程2PC缺点 Three-Phase Commit&#xff0c;3PC三阶段执行过程 TTC(Try-Confirm-Cancel)seata项目以及原理how to define a Distrib…

鸿蒙UI开发——badge角标的使用

1、概 述 badge小红点角标是我们项目开发中常见的需求&#xff0c;信息标记组件&#xff0c;可以附加在单个组件上用于信息提醒的容器组件。效果如下&#xff1a; 2、Badge 接口定义如下&#xff1a; &#x1f449;&#x1f3fb; 根据数字创建标记组件&#xff1b; Badge(v…

批量打印的趣事

前言 PC端网页打印大量数据的时候&#xff0c;比如批量打印100个标签&#xff0c;会出现打印样式混乱的问题 问题 数据可以设定100~自定义阈值 {data.map((_, idx) > {return <Tag qrCode啊程是个大帅逼 code{AB-${idx1}} title雷猴 key{idx} />})} 打印预览到第3…

车载中央域控制器测试【BCM模块介绍-外灯3】

文章目录 1 摘要2 倒车灯2.1 倒车灯的作用与功能2.2 控制实现方案2.3 需求分析2.3.1系统需求2.3.2 功能安全需求&#xff08;ISO 26262 ASIL B&#xff09;*2.3.3 关联功能需求 3 角灯3.1 角灯&#xff08;Cornering Lamp&#xff09;核心作用与功能3.2 控制实现方案3.3 需求分…

Linux系统基础——是什么、适用在哪里、如何选

一、Linux是什么 Linux最初是由林纳斯托瓦兹&#xff08;Linus Torvalds&#xff09;基于个人兴趣爱好开发的个人项目&#xff0c;他编写了最核心的内核&#xff1b;后面为了发展壮大Linux系统他将整个项目开源到GitHub上&#xff0c;可以让全世界的人都参与到项目的开发维护中…

C++标准库中 std::string 类提供的 insert 成员函数的不同重载版本

下图是C标准库中 std::string 类提供的 insert 成员函数的不同重载版本&#xff0c;可点击C标准库获取 以下是std::string::insert各重载版本的功能及参数解释&#xff1a; 1. 插入完整字符串 string& insert(size_t pos, const string& str); 功能&#xff1a;在字…

Qt window frame + windowTitle + windowIcon属性(3)

文章目录 window frame属性window frame的概念1. window frame的影响2. 图片演示3. 代码演示 API接口widget.cpp&#xff08;测试代码&#xff09; windowTitle属性API接口问题 注意点widget.cpp&#xff08;属性用法&#xff09; windowIcon属性API接口啥是窗口图标玩法1. 先…

Dify源码学习

文章目录 1 大模型基本原理1.1 model_context_tokens、max_tokens和prompt_tokens1.1.1 三者之间的关系1.1.2 总结对比 2 Dify源代码2.0 前后端代码跑起来【0】准备开发环境【1】下载代码【2】运行后端&#xff08;1&#xff09;Start the docker-compose stack&#xff08;2&a…

静态网站部署:如何通过GitHub免费部署一个静态网站

GitHub提供的免费静态网站托管服务可以无需担心昂贵的服务器费用和复杂的设置步骤&#xff0c;本篇文章中将一步步解如何通过GitHub免费部署一个静态网站&#xff0c;帮助大家将创意和作品快速展现给世界。 目录 了解基础情况 创建基础站点 在线调试站点 前端项目部署 部署…

【拯救小狗】2022-1-3

缘由c学校练习试题&#xff0c;求解决-编程语言-CSDN问答 void 拯救小狗() {//缘由https://ask.csdn.net/questions/7622294?spm1005.2025.3001.5141int d 0, g 0, tfh[100][3]{}, x 0, c 10, dd d;std::cin >> d >> g; dd d;while (x < g && d…

PS2025 v26.7 Photoshop2025+AI生图扩充版,支持AI画图

软件下载 【名称】&#xff1a;PS2025 v26.7 Photoshop2025AI生图扩充版 【大小】&#xff1a;4.9G 【语言】&#xff1a;简体中文 【安装环境】&#xff1a;Win10/Win11 【网盘下载链接】&#xff08;务必手机注册&#xff09;&#xff1a; https://pan.quark.cn/s/51f5…

怎么开发一个网络协议模块(C语言框架)之(三) 全局实例

1. gVrrpInstance 是什么? 这是 VRRP 全局控制结构体,命名为 vrrpGlbInstance_t,定义了整个协议运行时的 内核资源、全局状态、各类对象池、AVL 树、计时器、套接字等。 它本质上是一个单例(singleton),用于全局访问 VRRP 实例、资源、统计、socket 等。 vrrpGlbIn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