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文章目录
- 大纲
- 一. 内存基础知识
- 0.大纲
- 1.什么是内存
- 2.进程运行基本原理
- 2.1 指令工作原理
- 2.2逻辑地址VS物理地址
- 2.3 从写程序到程序运行
- 完整运行
- 三种链接方式
- 二.内存管理
- 0.大纲
- 1.操作系统进行内存管理
- 三.覆盖与交换
- 0.大纲
- 1.覆盖技术
- 2.交换技术
- 四.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 0.大纲
- 1.单一连续分配
- 2.固定分区分配
- 3.动态分区分配
- 3.1 如何记录内存使用?
- 3.2 如何分配空闲分区
- 3.3 如何回收空闲分区
- 3.4 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
- 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 0.大纲与总结
- 1.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
- 2.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
- 3.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
- 4.邻近适应算法Next Fit
- 六.基本分页存储管理
- 0.大纲
- 1.分页存储
- 2.页表
- 2.1 页表项
- 2.2 如何实现地址的转换
- 2.2.1 如何确定一个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页面偏移量
- 柒.基本地址变换机构
- 0.大纲
- 1.概念
- 八.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
- 0.大纲
- 九.两级页表
- 0.大纲
- 1.单级页表问题
- 2.原理
- 3.细节
- 十.基本分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 0.大纲
- 1.分段概念
- 2.段表概念
- 3.地址变换
- 4.对比分页与分段
- 十一.段页式管理方式
- 0.大纲
- 1.分段分页优缺点
- 2.段页式管理
- 3.段页、段表
- 4.地址访问

一. 内存基础知识
0.大纲
1.什么是内存
2.进程运行基本原理
2.1 指令工作原理
2.2逻辑地址VS物理地址
(1)绝对装入
(2)静态重定位/可重定位装入
(3)动态重定位
2.3 从写程序到程序运行
完整运行
三种链接方式
二.内存管理
0.大纲
1.操作系统进行内存管理
-
操作系统负责内存空间分配与回收
-
操作系统需要负责提供某种技术从逻辑上对内存空间进行扩充(虚拟性)
-
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地址转换功能,负责程序的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
-
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内存保护功能。保证各进程在各自存储空间内运行,互不干扰
方法一
方法二
三.覆盖与交换
0.大纲
1.覆盖技术
2.交换技术
进程在内存和磁盘间动态调度
四.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0.大纲
1.单一连续分配
2.固定分区分配
3.动态分区分配
3.1 如何记录内存使用?
3.2 如何分配空闲分区
3.3 如何回收空闲分区
3.4 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
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0.大纲与总结
1.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
2.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
3.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
4.邻近适应算法Next Fit
六.基本分页存储管理
0.大纲
1.分页存储
2.页表
2.1 页表项
.
物理上只存储块号
2.2 如何实现地址的转换
连续型
分页
2.2.1 如何确定一个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页面偏移量
柒.基本地址变换机构
0.大纲
1.概念
八.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
0.大纲
九.两级页表
0.大纲
1.单级页表问题
2.原理
3.细节
单机页表只用查询两次,第一次方寸页目录表,第二次访问目标内存单元
十.基本分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0.大纲
1.分段概念
与分页区别:离散分配时所分配的地址空间的基本单位不同
段号的位数决定了每个进程最多可以分为几个段,段内地址位数决定每个段的最大长度为多少
2.段表概念
3.地址变换
具体流程
4.对比分页与分段
这也是段名的好处,吧逻辑功能分开了
比较访存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