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Ping命令是一个网络工具,用于测试主机之间的可达性。它通过发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回声请求消息到目标主机,并等待接收ICMP回声应答消息来判断目标是否可达以及测量往返时间。Ping命令对于诊断网络连接问题非常有用,比如检查与某个服务器的连通性、评估延迟等。
在Linux系统中,Ping命令的基本语法如下:
ping [选项] 目标地址
Ping命令提供了多个参数,可以用于控制发送的ICMP包数量、数据负载大小、发送间隔时间等。以下是一些常用参数:
-c <次数>:指定发送ICMP Echo请求数据包的次数。-i <间隔>:指定发送数据包的间隔时间(以秒为单位)。-s <大小>:指定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以字节为单位)。-W <超时>:指定等待目标主机响应的超时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其中,目标地址可以是IP地址或域名。例如,要测试与百度网站的连通性,每隔一秒发送一次ICMP包,一共发送三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ping -c 3 -i 1 www.baidu.com
netstat
netstat(network statistics)是一个用于监控和排除网络连接故障的命令行工具,它提供了关于网络统计和套接字(socket)连接的详细信息。这个命令在Linux和Windows系统中都可用,虽然在不同系统中的具体参数和输出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功能是相似的。
netstat命令的基本语法如下:
netstat [选项]
其中,选项可以是以下之一或多个:
-a或--all:显示所有的套接字连接,包括正在监听的端口。-t或--tcp:仅显示TCP连接。-u或--udp:仅显示UDP连接。-n或--numeric:以数字形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不进行域名解析。-l或--listening:仅显示正在监听的端口。-p或--programs:显示与套接字相关的程序名和PID。-r或--route:显示内核路由表,等同于route -e命令。-s或--statistics: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信息。

netstat命令的输出通常包括以下几列:
Proto:协议类型,如TCP或UDP。Recv-Q:接收队列中的字节数。Send-Q:发送队列中的字节数。Local Address:本地地址和端口号。Foreign Address:远程地址和端口号。State:连接状态,如ESTABLISHED、LISTEN等。PID/Program name:与连接相关的进程ID和程序名。
pidof
pidof是一个在Linux系统中用于查找正在运行进程的进程号(PID)的工具。它的功能类似于ps命令,但pidof通常用于脚本中,以确定特定的程序是否正在运行,或者在启动或停止服务之前获取其PID。
pidof [选项] 程序名称
其中,选项可以是以下之一或多个:
-s或--single-shot:只返回一个PID,即使程序有多个实例在运行。-c或--check-root:仅显示具有相同"root"目录的进程。-x或--executable:显示由脚本开启的进程。-o或--omit-pid:指定不显示的进程I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