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Java面试教程的Java多线程文章,点击查看=>原文

在SQL查询中,count(*) 和 count(1) 都是用于统计表中行数的聚合函数,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语法和执行效率上。
-
语法上的区别:
count(*):直接统计表中的所有行数,包括包含NULL值的行。count(1):使用常量1作为参数,统计表中的所有行数,同样包括包含NULL值的行。
-
执行效率上的区别:
- 在大多数现代数据库系统中,
count(*)和count(1)的执行效率是相同的,因为数据库引擎会优化这两种查询,使其在内部执行时使用相同的策略。因此,从性能角度来看,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 在某些特定的数据库系统或特定的查询场景下,可能会有细微的性能差异,但这种差异通常很小,且不值得特别关注。
- 在大多数现代数据库系统中,
-
使用场景:
- 由于
count(*)和count(1)在大多数情况下性能相同,且语法更清晰,因此更推荐使用count(*),因为它符合SQL标准,并且在大多数数据库系统中都有很好的支持。
- 由于
count(*) 和 count(1) 在功能上是等价的,都可以用来统计表中的行数。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使用 count(*) 或 count(1),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的性能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在哪些特定的数据库系统中,count(*) 和 count(1) 的执行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在特定的数据库系统中,count(*) 和 count(1) 的执行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 MySQL 的 MyISAM 引擎下。根据证据,MyISAM 引擎会记录表的总行数,因此在执行 count(*) 时可以直接返回数量,执行效率非常高。然而,如果使用 count(1),其性能会受到第一列是否定义为 NOT NULL 的影响。如果第一列定义为 NOT NULL,则 count(1) 的性能与 count(*) 相同;否则,count(1) 的性能不如 count(*)。
相比之下,在 InnoDB 引擎下,count(*) 和 count(1) 的性能没有显著差异,处理方式相同。
count(*) 和 count(1) 在处理大数据集时的性能表现如何?
在处理大数据集时,count(*) 和 count(1) 的性能表现通常相似,但具体表现可能因存储引擎和表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大数据集,count(*) 和 count(1) 的性能是相似的,并且通常比 count(column_name) 更快,因为数据库引擎不需要读取或评估特定列的值。这表明在没有特定列名的情况下,两种计数方式的性能差异不大。
然而,提到,在表数据量大且经过分析之后,使用 count(1) 可能会比使用 count(*) 用时多一些,尤其是在数据量超过1万时。这可能是因为 count(*) 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利用优化器的分析结果来提高性能。
进一步解释了InnoDB存储引擎如何处理这两种计数方式,指出InnoDB以相同的方式处理 SELECT COUNT(*) 和 SELECT COUNT(1) 操作,没有性能差异。这表明在InnoDB存储引擎下,count(*) 和 count(1) 的性能是相当的。
指出,在有主键或联合主键的情况下,count(*) 略比 count(1) 快一些;而在没有主键的情况下,count(1) 比 count(*) 快一些。这表明表结构对计数方式的性能有影响。
count(*) 和 count(1) 在处理大数据集时的性能表现通常相似,但在特定条件下(如表结构、存储引擎和数据量大小)可能会有细微差异。
如何在SQL查询优化中区分使用 count(*) 和 count(1) 的最佳实践?
在SQL查询优化中,关于使用count(*)和count(1)的最佳实践存在一些争议和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基于我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的详细分析:
-
性能差异:
- 有证据表明,在某些情况下,
count(1)可能会比count(*)更快。例如,在表做过分析之后,count(1)的用时会少于count(*),尤其是在数据量较小(如1万以内)的情况下。 - 然而,其他资料指出,现代数据库通常会优化这两种函数,使得它们在性能上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哪一个函数更多地取决于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 有证据表明,在某些情况下,
-
功能和用途:
count(*)用于计算表中的所有行数,包括包含NULL值的行。count(1)实际上也是计算所有行数,因为每个行返回一个固定的值1,因此它与count(*)在功能上是等价的。- 在某些数据库系统中,如Oracle,优化器可能会自动将
count(1)转换为count(*),以简化查询。
-
最佳实践建议:
- 为了代码的可读性和一致性,建议优先使用
count(*)。这不仅有助于避免潜在的混淆,还可以确保在不同数据库系统中的一致性。 - 如果确实需要考虑性能问题,可以通过测试和测量具体的查询性能来确定哪种方法更有效。
- 为了代码的可读性和一致性,建议优先使用
虽然count(1)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比count(*)更快,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推荐使用count(*)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一致性。
对于包含大量 NULL 值的列,count(*) 和 count(1) 的统计结果有何不同?
对于包含大量 NULL 值的列,count(*) 和 count(1) 的统计结果是相同的,它们都会统计表中的所有记录数,包括字段为 NULL 的记录。这意味着在统计行数时,无论是使用 count(*) 还是 count(1),都不会忽略那些字段值为 NULL 的行。然而,count(列名) 则会忽略那些字段值为 NULL 的行,只统计非 NULL 值的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案例展示了选择 count(*) 或 count(1) 对查询性能有显著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关于选择 count(*) 或 count(1) 对查询性能的影响,有多个案例展示了不同的观点和结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分析:
在MySQL中,count(*) 被查询优化器改写成了 count(0),而 count(1) 和 count(id) 都选择了相同的索引(idx_status)。这表明在MySQL中,count(*) 和 count(1) 的性能差异可能并不显著,因为它们都涉及全表扫描。
在Oracle数据库中,有观点认为 count(1) 比 count(*) 更快,因为 count(*) 需要扫描所有列,而 count(1) 可以利用主键索引来计数。然而,这种观点在现代数据库优化器中可能不再成立。
使用PostgreSQL 15进行的测试显示,在处理大量数据(如662 GB的分区表)时,count(*) 和 count(1) 的性能差异不明显。这表明随着数据库优化器的进步,早期关于 count(1) 更快的观点可能不再适用。
在SQL查询性能优化中,使用 count(1) 可以显著提高查询执行速度,减少I/O开销和内存使用。然而,这种优化是否有效可能取决于具体的数据库系统和版本。
在处理百万数据量的查询时,使用 select count(1) 或 select count(*) 进行优化的效果并不显著。这是因为这些方法在MySQL中是等价的,并且主要依赖于内存中的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显示,在MySQL中,count(*) 和 count(1) 的性能是最快的,其次是 count(id),而使用强制主键的 count 则最慢。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索引可以显著提高查询性能。
虽然早期的观点认为 count(1) 比 count(*) 更快,但随着数据库优化器的进步,这种差异在现代数据库系统中可能不再显著。

![[CKA]CKA预约和考试](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392247cce63e4ae6a5ebf0c2f78d9c17.png)


![[SAP ABAP] SELECT-OPTIONS](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a43481a7c1be4a048393b8295ddb2ed4.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