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集中式数据库
 - 2、分布式数据库
 - 2.1、体系结构
 - 2.2、特性
 - 2.3、分片方式
 - 2.4、透明性
 - 2.5、两阶段提交协议 2PC
 
1、集中式数据库

- 三级模式 
  
- 外模式: 也称用户模式,对应 用户视图
 - 模式(概念模式): 对应数据库表(关系表)
 - 内模式(存储模式): 对应物理文件
 
 - 两层映射 
  
- 外模式-模式映射
逻辑独立性:修改关系表,用户程序不需要随之修改 - 模式-内模式映射
物理独立性:修改文件存储,用户程序不需要随之修改 
 - 外模式-模式映射
 - 聚簇索引会影响内模式
 
2、分布式数据库

2.1、体系结构
- 全局外模式:
是对分布式数据库的最高层的抽象。 - 全局概念模式: 
  
- 是分布式数据库的整体抽象
 - 包含了系统中全部数据的特性和逻辑结构
 - 描述分布式数据库全局数据的逻辑结构
 - 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全局概念视图
 
 - 分片模式: 
  
- 描述全局数据逻辑划分的视图
 - 是全局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条件的划分
 - 每一个逻辑划分就是一个片段或者成为分片
 
 - 分布模式(分配模式): 
  
- 描述局部逻辑的局部物理结构
 - 是划分后的片段(或分片)的物理分配视图
 - 是全局概念层的内容
 
 - 局部概念层 
  
- 由局部概念模式描述
 - 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
 - 全局概念模式经逻辑划分后被分配在各局部场地上
 
 
2.2、特性
- 分布性:数据存放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
 - 自治性:各局部的DBMS可以独立的管理局部数据库,具有自治的功能
 - 可用性:当系统中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因为数据有其他副本在非故障场地上,对其他所有场地来说,数据仍然是可用的
 
2.3、分片方式
- 水平分片
 - 垂直分片
 - 混合分片
 
2.4、透明性
- 分片透明:
指用户不需要关心数据是如何分片的,他们对数据库的操作在全局关系上进行,即如何分片对用户是透明的 - 复制透明:
用户不用关心数据库在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复制情况,被复制的数据的更新都由系统自动完成 - 位置透明
指用户不必知道所操作的数据放在何处,即数据分配到哪个或哪些站点存储对用户是透明的 - 局部映像透明性(逻辑透明)
是最低层次的透明性,该透明性提供数据到局部数据库的映像,即用户不必关心局部 DBMS 支持哪种数据模型、使用哪种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模型和操纵语言的转换是由系统完成的。因此,局部映像透明性对异构型和同构异质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2.5、两阶段提交协议 2PC
- 2PC 事务提交的两个阶段 
  
- 表决阶段:目的是形成一个共同的决定
 - 执行阶段:目的是实现这个协调者的决定
 
 - 全局提交规则 
  
- 只要有一个参与者撤销事务,协调者就必须做出全局撤销的决定
 - 只有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提交事务,协调者才能做出全局提交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