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 3.9中,Ellipsis 对象被赋予了一个新名称,即 ...,这使得它更容易输入和使用。这个变化是在Python 3.9版本中引入的,而不是3.1。这个变化的好处包括:
-
易用性:使用
...比输入Ellipsis更快,因为它只需要输入三个点,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单词。 -
一致性:在Python中,
None、True和False都是特殊的单例值,它们都有简短的别名(None、True、False)。...的引入使得Ellipsis也拥有了这样的简短别名,从而与其他特殊值保持一致。 -
减少错误:在编写代码时,拼写错误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由于
Ellipsis是一个不常用的单词,因此很容易拼写错误。使用...可以减少这种错误。 -
代码清晰: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可以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直观。例如,在切片操作中,使用...可以清楚地表示选择整个序列。 -
向后兼容性:尽管引入了新的别名
...,但Ellipsis仍然有效,这意味着旧代码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不会因新特性而中断。 -
类型提示:在Python 3.9及更高版本中,
...还可以在类型提示中使用,表示“任意类型”。这为类型注解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至于 Ellipsis,它确实是Python中的一个特殊值,通常用于切片操作中表示整个序列,或者在NumPy中用于多维数组的切片。在Python 3.9之前,你只能通过 Ellipsis 来引用这个值。从Python 3.9开始,为了方便,引入了 ... 作为 Ellipsis 的别名,使得它更容易输入和使用。
Ellipsis 的一个更易输入的表示方式。这三个值(None、True、False)和 Ellipsis 在Python中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语义。
在Python中,... 是一个特殊的值,通常被称为“Ellipsis”。它是一个单例对象,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语法表示:...、Ellipsis 或者 None。尽管这三种表示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在技术上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使用场景
- 在切片操作中:
...用作切片操作中的一个占位符,表示从序列的开始到结束。例如:
a = [0, 1, 2, 3, 4, 5]
# 等同于 a[0:6]
a[...] # [0, 1, 2, 3, 4, 5]
在这个例子中,... 表示整个序列。
- 在NumPy中:在NumPy库中,
...用于多维数组的切片,表示对所有维度进行操作。例如: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 2], [3, 4]])
# 选取所有元素
a[...] # array([[1, 2], [3, 4]])
-
在函数调用中:有时在函数调用中使用
...可以传递可变数量的参数或关键字参数。 -
在类型注解中:在Python 3.10及以上版本中,
...可以用作类型注解,表示“任意类型”。
def func(x: ...):
pass
这里,... 表示 x 可以是任何类型。
5.在fastAPI内使用…
main.py
fastapi dev main.py
运行的结果:

与 None 的区别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 ... 和 None 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在技术上是不同的对象。None 是 NoneType 的一个实例,而 ... 是 ellipsis 的一个实例。在Python的内部实现中,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总结
... 是Python中的一个特殊值,它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用途。在切片操作中,它代表整个序列;在NumPy中,它用于多维数组的全维度操作;在函数调用中,它可以传递可变数量的参数;在类型注解中,它表示任意类型。尽管它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和 None 互换使用,但它们在技术上是不同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