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异步编程
- 二、Promise
前言
在JavaScript中,异步编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随着应用程序的复杂性增加,处理异步操作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复杂。Promise是一种用于处理异步操作的对象,它提供了一种更清晰和更强大的方式来管理异步代码。本章详细讲解了Promise的基本用法以及链式调用。
一、异步编程
①定义
 异步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它允许程序在执行某些操作时不阻塞主线程,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效率和响应性。在异步编程中,程序可以在等待某些操作(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取或数据库查询)完成的同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
②关键概念
- 非阻塞:在异步编程中,程序不会等待某个操作完成后再继续执行,而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操作。即使某个操作需要较长时间,程序仍然可以响应用户输入或执行其他任务。
- 回调函数:传统的异步编程通常使用回调函数来处理异步操作的结果。当异步操作完成时,回调函数会被调用。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回调地狱”,使代码难以阅读和维护。
- Promise:Promise是JavaScript中处理异步操作的一种方式。它表示一个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完成的操作,并提供了then和catch方法来处理成功和失败的结果。
- async/await:async和await是ES2017引入的语法糖,使得异步代码看起来更像同步代码。使用async关键字定义一个异步函数,并在函数内部使用await来等待Promise的结果。
【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异步编程示例,使用setTimeout模拟异步操作:
console.log("开始");
setTimeout(() => {
    console.log("异步操作完成");
}, 2000);
console.log("结束");
运行结果:
开始
结束
异步操作完成
【分析】
 setTimeout 函数设置了一个异步操作,该操作会在2秒后执行,输出“异步操作完成”。
二、Promise
①基本概念
 Promise是一个表示异步操作最终完成(或失败)及其结果值的对象。Promise有以下三种状态:
- Pending(待定): 初始状态,既不是成功,也不是失败。
- Fulfilled(已兑现): 操作成功完成。
- Rejected(已拒绝): 操作失败。
一旦Promise的状态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或Rejected,就不能再改变。
②基本用法
const my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t success = true; // 模拟成功或失败  
    if (success) {  
        resolve("操作成功!");  
    } else {  
        reject("操作失败!");  
    }  
});  
myPromise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输出: 操作成功!  
    })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error); // 输出: 操作失败!  
    });  
- new Promise(...):Promise构造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该构造函数接受一个执行器函数作为参数。
- (resolve, reject) => { ... }:执行器函数,是一个回调函数,在Promise创建时立即执行,它包含了异步操作的逻辑。- 参数resolve: 一个函数,用于将Promise的状态从“待定”(Pending)变为“已兑现”(Fulfilled)。当异步操作成功完成时调用它,并传递结果值。
- 参数reject: 一个函数,用于将Promise的状态从“待定”(Pending)变为“已拒绝”(Rejected)。当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它,并传递错误信息。
 
- 参数
- const success = true;:定义了一个变量- success,用于模拟异步操作的结果。
- resolve("操作成功!");:成功回调。当- success为- true时,调用- resolve函数并传递字符串“操作成功!”作为结果。此时,Promise的状态变为“已兑现”,并将结果传递给后续的- then方法进行处理。
- reject("操作失败!");:失败回调。当- success为- false时,调用- reject函数并传递字符串“操作失败!”作为错误信息。此时,Promise的状态变为“已拒绝”,并将错误信息传递给后续的- catch方法进行处理。
- myPromise.then(...):处理成功结果。- then方法用于处理Promise成功兑现后的结果。它接受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将在Promise成功时被调用,并接收- resolve传递的结果。
- .catch(...):处理失败结果。- catch方法用于处理Promise被拒绝后的错误。它接受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将在Promise失败时被调用,并接收- reject传递的错误信息。
【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script>
        /* 使用Promise管理异步任务 */
        // 1.创建Promise对象
        const myPromise=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2.执行异步代码
            setTimeout(()=>{
                resolve('模拟AJAX请求——成功结果')
            },2000)
        })
        // 3.获取结果
        myPromise.then(result=>{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
            console.log(error)
        })
    </script>
</body>
</html>
运行结果:
 
 异步代码修改为如下:
setTimeout(()=>{
                reject(new Error('模拟AJAX请求——失败结果'))
            },2000)
运行结果:
 
③链式调用
 定义:
 Promise允许开发者处理异步操作,并通过then()方法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从而实现链式调用。每个then()方法可以接收前一个Promise的结果,并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继续进行后续的操作。
优点:
- 清晰性:代码没有深层嵌套而是通过链式调用串联在一起,避免了深层嵌套,代码逻辑更清晰。
- 异步处理:通过链式调用,Promise的每一部分都是独立的,可以轻松处理多个异步操作。
- 错误处理:如果在任意一个then中抛出错误,整个链的后续部分都可以通过catch()方法捕获和处理,避免了传统回调的错误传递问题。
【注意】
 then()回调函数中的返回值,会影响新生成的Promise对象的最终状态和结果
【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script>
        /* 
        目标:掌握Promise的链式调用
        需求:把省市的嵌套结构改成链式调用的学校结果
        */
        // 1.创建Promise对象——模拟请求省份名字
        const p=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2.执行异步代码
            setTimeout(()=>{
                resolve('北京市')
            },2000)
        })
        // 3.获取省份名字
        const p2=p.then(result=>{
            console.log(result)
            // 4.创建Promise对象——模拟请求城市名字
            // return Promise对象最终状态和结果会影响新的Promise对象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setTimeout(()=>{
                    resolve(result+'---北京')
                },2000)
            })
        })
        // 5.获取城市名字
        p2.then(result=>{
            console.log(result)
        })
    </script>
</body>
</html>
运行结果:
 
 【分析】
 这段代码通过链式调用的方式处理异步操作。首先,通过Promise获取省份,然后在获取成功后继续获取城市,保持代码结构清晰可读且不容易出现回调地狱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