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变化与转换:
IPv6二进制数有128位,IPv6使用十六进制表示,中间使用:分隔。


简写:
将前面连续的
0,使用::表示。缩写只能使用一次,而且缩头不缩尾。


首部:

地址划分:
IPv6直接将前一半地址(64位)划分为网络部分(网络号),后一半地址划分为接口ID(主机号)。前面网络号的位数是会变化的,如果使用的网络位数多了就会增加相应的接口ID位数就会变少。- 前
64位中的前48位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给到我们的(不能由我们分配),后面16位就是子网。注意:IPv6没有子网掩码。IPv6没有像IPv4那样分为ABC...类,类型解释放在后面。/x表示前缀长度,也就是网络部分,剩下的用来表示主机号。





全球单播地址:
类似公有地址,可以被路由器转发,会以
2或者3开头的地址。为什么会以
2或者3开头?
- 因为这个地址规定前三位要为
001,所以结果就想下图所示,转化为十六进制就为2或者3。- 所以就会使用前缀
3来表示全球单播地址。


链路本地地址:
能支持
IPv6的电脑肯定会有链路本地地址,这个地址用于单个链路上寻址,路由器不转发,Ping不了。

环回和未指明:
- 相当于
IPv4的127.0.0.1,只不过可以简写。- 未指明地址和也就是全零地址,也是简写。

唯一本地:
类似私有地址。

内嵌IPv4:
IPv6中的内嵌IPv4地址(IPv4-mapped IPv6 address)是一种特殊的IPv6地址格式,它允许IPv4和IPv6共存,并为IPv4到IPv6的过渡提供了支持。1. IPv4与IPv6的互操作性
内嵌
IPv4地址使得IPv6应用程序能够与纯IPv4节点通信。这对于在IPv4向IPv6迁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现有的IPv4网络和服务与新的IPv6网络互操作。2. 过渡机制
在
IPv6的部署初期,许多网络仍然在使用IPv4。通过内嵌IPv4地址,可以在IPv6网络中直接表示和处理IPv4地址,从而简化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3. 兼容性支持
内嵌
IPv4地址格式使得在纯IPv6环境中也可以保留对IPv4地址的支持,这对于确保现有应用和系统的兼容性非常重要。通过这种方式,IPv6应用程序可以继续与基于IPv4的资源和设备进行通信。4. 统一地址空间
内嵌
IPv4地址将IPv4地址映射到IPv6地址空间中,这样就可以在一个统一的IPv6地址空间中同时管理IPv4和IPv6地址。这对于网络管理和地址分配来说,能够减少复杂性,并使得过渡更加平滑。
IPv4 地址映射到IPv6地址空间中,这样就可以在一个统一的IPv6地址空间中同时管理 IPv4 和IPv6地址。这对于网络管理和地址分配来说,能够减少复杂性,并使得过渡更加平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