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常见编译框架与软件包组成
1.嵌入式开发准备工作
主芯片资料包括:
- 主芯片资料 
  
- 主芯片开发参考手册;
 - 主芯片数据手册;
 - 主芯片规格书;
 
 - 硬件参考 
  
- 主芯片硬件设计参考资料;
 - 主芯片配套公板硬件工程;
 
 - 软件资料 
  
- BSP;
 - SDK;
 - 开发指南;
 
 
开发所需最少资源:
-  
开发板资料:
- 开发板使用手册;
 - 开发板原理图;
 - 开发板规格书;
 - 开发板外围芯片数据手册;
 
 -  
开发必要软件/源码:
- 交叉编译工具链;
 - Bootloader源码/镜像;
 - LinuxKernel源码、镜像;
 - Rootfs根文件系统镜像、源码;
 - 打包工具;
 - 系统镜像烧录工具;
 
Linux各部分组成与镜像对应关系;

 
2.常见编译框架
2.1GNU编译器编译过程
- 预处理:pre-processing
 - 编译:compiling
 - 汇编:assembing
 - 链接:linking
 

2.2 Target和构建空间
-  
基础文件系统是由BusyBox和C库组成Target根文件系统的核心。
 -  
在构建其它组件时,必须区分两个目录;
- Target Space(目标空间):包含目标根文件系统,应用程序执行所需的一些。
 - Build Space(构建空间):包含比目标空间更多的文件,因为构建空间用于保存编译库和应用程序所需要的一切。所以至少保留头文件、二进制文件、配置文件。
 
 
2.3 可用的系统构建工具
- Buildroot:由社区开发;
 - OpenWRT:最初是无线路由器Buildroot的一个分支,现在是一个更通用的项目;
 - PTXdist:由Pengutronix开发;
 - OpenEmbedded:更灵活也更复杂(工业化版本为Yocto);
 
3.软件包组成
- 开源组件
 - Target设备工具 
  
- 网络
 - 系统使用程序
 - 编程语言
 - 音频、视频和多媒体
 - 图形套件
 - 数据库
 - 网络浏览器
 
 - 嵌入式系统构建语言
 



![[Linux]Mysql之主从同步](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4b30eb54e2cd420e90a9a47188736c6d.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