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 系统环境
 - 二 部署服务
 - 2.1 yum安装软件
 - 2.2 修改主配置文件
 - 2.3 修改防火墙规则
 - 2.4 访问测试
 
- 三 主配置文件参数
 - 3.1 主配置文件常规语句
 - 3.2 主配置文件日志控制语句
 - 3.3 主配置文件的性能控制语句
 
一 系统环境
| 参数 | 值 | 
|---|---|
| 主机IP | 10.0.0.100 | 
| 主机名 | test | 
| 操作系统版本 | CentOS release 6.9 (Final) | 
| 操作系统内核 | 2.6.32-696.el6.x86_64 | 
二 部署服务
2.1 yum安装软件
最简单的方式是 yum 安装,它会自动安装依赖的软件
yum install -y httpd
 
安装结束后可以发现,此处会自动检查依赖的软件并将其安装。

2.2 修改主配置文件
安装结束后,修改 /etc/httpd/conf/httpd.conf 配置文件,将 ServerName 修改为主机的IP

在命令模式下搜索 ServerName ,找到对应行,删除注释符号,并改成 本机IP:80 的形式
 本机的IP是10.0.0.100,因此修改为 10.0.0.100:80
 最后保存退出。

2.3 修改防火墙规则
接着在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iptables 修改防火墙规则,由于 apache 服务默认是 80 端口,所以允许80端口访问。
 添加的内容如下: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的新规则必须是在末尾的两条规则的前面,否则无法访问网页内容。
 最后依次重启防火墙,启动 httpd 并检查服务状态。

2.4 访问测试
最后打开浏览器,输入本机的IP,可以看到下面的界面,Apache服务部署成功

三 主配置文件参数
首先过滤掉空行内容与注释部分内容,将生效的配置参数放入一个新文件 a.txt 中
egrep -v '^$|^#' /etc/httpd/conf/httpd.conf > a.txt
 
由于参数过多,此处只列举常用的参数与对应的含义。
3.1 主配置文件常规语句
| 参数 | 数值 | 解释 | 
|---|---|---|
| ServerRoot | “/etc/httpd” | httpd服务器配置文件的根目录 | 
| Timeout | 120 | 服务器在断开请求失败前等待120秒 | 
| KeepAlive | on | 提供长久的HTTP会话,可以在一个TCP连接中进行多次请求 ,开启apache服务器的持久连接特性 | 
| StartServers | 8 | 服务器启动时创建8个子进程 | 
| Listen | 80 | 服务器监听的端口号是80 | 
| LoadModule | modules/mod_auth_basic.so | 加载目标文件或模块,并添加到活动模块列表 | 
| Include | conf.d/*.conf | /etc/httpd/conf.d/目录下的所有 *.conf 文件会在服务器启动时被调用,分解主配置文件 | 
| User | apache | 启动apache服务器子进程的用户名 | 
| Group | apache | 启动apache服务器子进程的工作组 | 
| ServerAdmin | root@localhost | 页面出现错误码时,显示这个管理员的邮箱地址 | 
| DocumentRoot | “/var/www/html” | 主域名服务器的根目录,网站主页存放的地方 | 
| Alias | /icons/ “/var/www/icons/” | 设置虚拟目录,用户访问 http://ip/icons 时,实际访问 /var/www/icons/ | 
| ScriptAlias | /icons/ “/var/www/icons/” | 与Alias相比,增加了执行脚本的权限 | 
| AddDefaultCharset | UTF-8 | 设置默认字符格式为UTF-8 | 
| ServerName | www.oldboy.com | 设置主服务器的主机名为 www.oldboy.com | 
3.2 主配置文件日志控制语句
| 参数 | 数值 | 解释 | 
|---|---|---|
| ErrorLog | logs/error_log | 设置 /etc/httpd/logs/error_log为错误日志文件 | 
| LogLevel | warn | 设置日志记录级别,记录warn以及以上的级别 | 
| LogFormat | “%h %l %u %t “%r” %>s %b “%{Referer}i” “%{User-Agent}i”” combined | 设置访问日志文件的格式,标识为combined | 
| CustomLod | logs/access_log combined | 设置访问日志的文件,采用combined标识格式的日志记录到/etc/httpd/logs/access_log文件中 | 
日志文件格式参数列表
| 格式字符串 | 描述 | 
|---|---|
| %% | 百分号 | 
| %a | 远端IP地址 | 
| %A | 本机IP地址 | 
| %b | 以CLF格式显示除了HTTP头以外传送的字节数,无字节传送时显示 - | 
| %f | 文件名 | 
| %h | 远端主机 | 
| %H | 请求使用的协议 | 
| %l | 远端登录名 | 
| %r | 请求的第一行 | 
| %s | 原始请求的状态 | 
| %>s | 最后请求的状态 | 
| %t | 普通日志格式的时间 | 
| %u | 远程用户名 | 
| %U | 请求的URL路径 | 
3.3 主配置文件的性能控制语句
| 参数 | 数值 | 解释 | 
|---|---|---|
| MaxClients | 150 | 服务器同时在线的并发请求数目 | 
| MaxRequestsPerChild | 0 | 每个进程能响应的最大请求数,0表示不限制 | 
| MaxSpareServers | 10 | 最大空闲服务进程数 | 
| MinSpareServers | 3 | 最小空闲服务进程数 | 
| MaxKeepAliveRequests | 100 | 持续连接时每个连接的最大请求数 | 
| KeepAliveTimeout | 5 | 服务器关闭TCP连接时等待的时间 | 
| ThreadsPerChild | 50 | 服务器使用的线程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