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验证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2.验证交换机对帧的过滤功能;
 二、实验要求
 1.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平台;
 2.观看B站湖科大教书匠仿真实验视频,完成对应实验。
 三、实验内容
 1.构建网络,配置主机IP;
 2.发送ICMP报文,观察集线器和交换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差异。
 四、实验步骤
 1.构建好四个以太网,上面两个以太网使用集线器进行网络互连,下面两个设备使用交换机
 
 2.配置各主机IP地址【这里以左上角的以太网为例】
 


 3.防止ARP广播请求对本实验效果的影响,需要在实时模式下让各以太网的主机之间相互发送一遍数据包【这里以左上角的以太网为例】
 
 4.删除互相发包的场景
 
 5.切换到仿真模式,隐藏所有协议
 
 6.只选择ICMP协议
 
 7.让PC1给PC2发送报文
 
 8.数据包发送给集线器后,集线器将它广播出来
 
 9.发回响应,集线器再次进行广播
 
 10.让PC7给PC8发送报文
 
 11.交换机会将数据包明确地转发出来
 
 12.发回相应,交换机也会明确地转发
 
 13.将交换机和交换机、集线器和集线器分别连接
 
 14.让PC1给PC2发送请求,数据包在第一个集线器进行广播
 
 15.第二台集线器进行广播
 
 16.PC2返回的报文再次被广播
 
 17.让PC7给PC8发送报文
 
 18.交换机准确地进行转发
 
 19.交换机准确地返回
 
 20.让PC1给PC2发送请求,PC4给PC5发送请求
 
 21.发生碰撞
 
 22.碰撞信号传遍整个总线
 
 23.让PC7给PC8发送请求,PC10给PC11发送请求,请求被准确转发
 
 24.请求被准确传回
 
 25.让PC7发送复杂PDU,设置如下
 
 26.发生广播
 
 27.将两台集线器断开,在中间连入一台交换机
 
 28.发送数据包,因为此时交换机交换表为空,仍会采用宏泛方式
 
 29.再次发送,交换机通过自学习,交换表已经产生记录,不会再转发
 
 五、实验体会
 1.验证了交换机对帧有过滤功能,会明确地进行转发,而集线器只能进行广播;
 2.通过对比实验,集线器和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方式的不同。集线器采用广播方式,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广播到所有连接的设备,而交换机则采用转发方式,根据目标设备的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该设备;
 3.使用集线器时,由于所有设备共享一条通信线路,因此可能会出现碰撞和冲突,这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速度变慢。而使用交换机时,交换机可以通过自学习将线路进行分配,可以避免这种碰撞和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