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 tuple类型的使用
1. 基本知识
a. 元组(tuple)与列表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项)不能修改。
b. 元组写在小括号 () 里,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c. 元组中的元素类型也可以不相同。
d. 构造包含0个或1个元素的元组比较特殊, 所以有一些额外的语法规则:
tuple1= () # 空元组
tuple2= (20, ) # 一个元素, 需要在元素后面加逗号, 逗号至关重要, 必须要写
e. tuple()函数:它将一个序列作为参数,并将其转换为元组。如果参数已经是元组,就原封不动地返回它。
t1 = (1,2,3)
t2 = (4,5,6)
print(()) # 空元组
print((1,)) # 含有一个元素的元组
print(t1+t2) # 相加
print(t1[1]) # 索引获取项
print(t1*2) # 相乘
print(t1[0:2]) # 截取
print(t1[:]) # 截取

tuple()函数:
print(tuple("HelloWorld"))
print(tuple([1,2,3]))
print(tuple((1,2,3)))

成员资格运算符:
print(1 in tuple([1,2,3]))

2. 删除元组
元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许删除的,但我们可以使用del语句来删除整个元组。
(1) 单独删除元组项,报错
t = (1,2,3,4,5,6)
del t[1]

(2) 删除整个元组
t = (1,2,3,4,5,6)
del t
3. 脚本操作符
print(len((1,2,3,4,5,6))) # 元素个数
print((1,1,2)+(2,3,4)) # 连接
print((1,2)*3) # 复制
print(11 in (1,2,3)) # 成员运算符
for num in (1,2,3,4): # 迭代
print(num)

4. 元组不可变
(1)元组的项是不能够改变的,否则报错。
t = (1,2,3,4)
t[0] = 111

(2)内存改变
t = (1,2,3,4)
print(id(t))
t = (1)
print(id(t))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两次t的内存是不一样的。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重新赋值的元组t,绑定到新的对象了,不是修改了原来的对象。
5. 内置函数
len(tuple):计算元组元素个数。
max(tuple):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大值。
min(tuple):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小值。
tuple(iterable):将可迭代系列转换为元组。
t = (1,2,35,6,7,8)
print(len(t))
print(max(t))
print(min(t))
print(tuple([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