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网络概述
- 二、网络互连硬件
- (一)网络的设备
- (二)网络的传输介质
- (三)组建网络
 
- 三、网络协议与标准
- (一)网络的标准与协议
- (二)TCP/IP协议簇
 
- 四、Internet及应用
- (一)Internet地址
- (二)Internet服务
 
- 五、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 六、网络安全概述
一、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负载均衡、高可靠性。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  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树型结构、分布式结构。 
-  ISO/OSI参考模型(自低层至高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二、网络互连硬件
(一)网络的设备
-  物理层的互连设备:中继器、集线器(多端口的中继器,所有端口组成一个冲突域)。 
-  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网桥、交换机(多端口的网桥,每个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 
-  网络层的互连设备: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和冲突域)。 
-  应用层的互连设备:网关。 
(二)网络的传输介质
-  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  无线介质:微波、红外线和激光、卫星。 
(三)组建网络
- 基本组成部件: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设备、通信介质、网络软件等。
三、网络协议与标准
(一)网络的标准与协议
-  网络的标准:电信标准、国际标准、Internet标准。 
-  局域网协议:LAN模型、以太网(IEEE 802.3标准)、令牌环网(IEEE 802.5)、FDDI、无线局域网(CSMA/CA)。 
-  广域网协议:点对点协议(PPP)、数字用户线(xDSL)、数字专线、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X.25协议。 
(二)TCP/IP协议簇
-  TCP/IP分层模型。   
-  TCP和UDP。 a. TCP协议:面向连接、可靠,需要拥塞控制、流量控制(使用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b. UDP协议:无连接、不可靠、开销较小。 
-  SMTP和POP3:基于C/S模式。 a. SMTP协议:用于发送邮件,端口号为25,传输的邮件报文采用ASCII码格式表示 b. POP3协议:用于接收文件,端口号为110。 c. MIME协议:邮件扩充协议,可以传输多媒体数据。 
-  ARP和RARP: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的转换。 a.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包以广播方式发送,应答包以单播方式传送。 b. RARP协议:反地址解析协议。 
-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分配IP地址 a. 可以从服务器获取本机IP地址、DNS服务器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默认网关地址。 b. 采用DHCP但无响应时主机获取的是IP地址为无效地址,Windows无效地址为169.254.x.x,Linux无效地址为0.0.0.0。 
四、Internet及应用
(一)Internet地址
-  域名:计算机主机名(如www).本地名.组名.最高层域名 a. 组织模式:com(商业组织)、edu(教育机构)、gov(政府机构)、mil(军事部门)、net(主要网络支持中心)、org(上述以外组织)、int(国际组织)。 b. 地理模式:cn(中国)。 
-  IP地址:地址空间32位。 a. IP地址的划分:A类、B类、C类、D类、E类。 
-  IPv6:地址空间128位。 
(二)Internet服务
-  域名服务 a. DNS域名查询次序:本地hosts文件→本地DNS缓存→本地DNS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 b. 主域名查询次序:本地缓存→本地hosts文件→本地数据库→转发域名服务器。 
-  Windows相关命令  
五、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  信息安全存储安全。 a. 信息安全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  数据加密原理。 
六、网络安全概述
-  网络安全威胁。 
-  网络安全控制技术。 
-  防火墙技术。 
-  入侵检测与防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