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专业选择指导
- 1.1 考研整体形势
- 1.2 考研专业选报
- 1.2.1 专业设置
- 1.2.2 专硕专业设置
- 1.2.3 专业代码含义
- 1.2.4 区分“学硕和专硕”
- 1.2.5 专业选择步骤(跨专业考研难度)
- 1.2.6 跨专业考研简析(法硕/教育/会计、审计、图书情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翻译硕士)
 
 
- 二、本科对应考研专业简析
- 2.1 材料
- 2.2 机械
- 2.2.1 机械工程
- 2.2.2 农业工程
- 2.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2.4 力学
- 2.2.5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2.6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3 计算机
- 2.3.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3.2 软件工程
- 2.3.3 网络空间安全
 
- 2.4 能源动力/电气/自动化
- 2.4.1 电气工程
- 2.4.2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5 电子信息
- 2.5.1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5.2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6 化学/化工/环境
- 2.6.1 化学
- 2.6.2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6.3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6.4 药学
- 2.6.5 教育学
- 考不考数学
 
- 2.7 食品/生物/轻工
- 2.7.1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7.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7.3 生物学
- 2.7.4 生物工程
- 2.7.5 制药工程
 
- 2.8 文学/新传
- 2.8.1 中国语言文学
- 2.8.2 新闻传播
 
- 2.9 教育/心理
- 2.9.1 教育学
- 2.9.2 心理学
 
- 2.10 经济/管理
- 2.10.1 管理学
- 2.10.2 经济学
 
- 2.11 艺术
 
- 三、院校选择指导
- 3.1 报考单位类别
- 3.2 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区别
- 3.3 985/211高校
- 3.4 双一流院校
- 3.5 考研择校的分类
- 3.6 考研择校步骤
- 3.7 目标院校选择
- 3.8 择校关键数据
- 3.9 考研分数线
- 3.9.1 考研国家线
 
 
一、专业选择指导

 有很大23考研进行二战
 有10万人是非全日制,有1/4是调剂上岸的,(调剂的学校都是不太好的)
 一志愿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一颗不能放松,不能松懈,考研是长期的,不到结果出来不能松懈
1.1 考研整体形势

 国家线 一区/二区
 双非也很严峻
 工 273
 
 
 是不断的积累下来的,就算是自己算下来够了,也不行
 不能说今天英语能得多少分,数学能得多少分
 而是想今天该学什么内容,完成怎么样的一个任务----需要勤奋
 心态放平,坚持下去
 择校建议
 以上岸为目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1.2 考研专业选报

 
 做好区分,很关键
做好专业的扩展

1.2.1 专业设置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细分方向
 考研报名报到’二级学科’,少部分优秀学校是‘一级学科’
1.2.2 专硕专业设置

 工程硕士统一进行归类到红色字体‘七大类’,是个合集
 
1.2.3 专业代码含义

 从前往后数第五位是’5/6’那么一定是专硕
 特殊专业代码
 
 强势/特色
1.2.4 区分“学硕和专硕”

 学硕更好考研

 尽量选择全日制
1.2.5 专业选择步骤(跨专业考研难度)

 实力和目标进行匹配
 初选:一个/几个 一级学科
 精选:二级学科/细分方向
跨专业难度

 经管类的本身分数线就很高
 自然学科类,专业课很难再加上数学
 人文社科(记忆)
 医学都很难
1.2.6 跨专业考研简析(法硕/教育/会计、审计、图书情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翻译硕士)

 
 学科教学很多人考
 
 
 
二、本科对应考研专业简析
本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硕士培养(2022)》——专业代码可能会有变化(艺术等)
2.1 材料

 
2.2 机械

2.2.1 机械工程

2.2.2 农业工程

2.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2.4 力学

2.2.5 仪器科学与技术

2.2.6 材料科学与工程

2.3 计算机

 新增14交叉学科
 教育学+计算机——教育软/硬件开发
计算机统考408

2.3.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3.2 软件工程

2.3.3 网络空间安全

2.4 能源动力/电气/自动化

2.4.1 电气工程

2.4.2 控制科学与工程

2.5 电子信息
二级学科方向不一样,但是考试的学科很相近
2.5.1 信息与通信工程

2.5.2 电子科学与技术

2.6 化学/化工/环境

2.6.1 化学

不考数学
2.6.2 化学工程与技术

2.6.3 环境科学与工程

2.6.4 药学

2.6.5 教育学

考不考数学

2.7 食品/生物/轻工

2.7.1 食品科学与工程

2.7.2 轻工技术与工程

2.7.3 生物学

2.7.4 生物工程

2.7.5 制药工程

2.8 文学/新传

2.8.1 中国语言文学

2.8.2 新闻传播

2.9 教育/心理
2.9.1 教育学

2.9.2 心理学

2.10 经济/管理

2.10.1 管理学

 
2.10.2 经济学

 
2.11 艺术

 
 
 
三、院校选择指导
3.1 报考单位类别

3.2 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区别

3.3 985/211高校

3.4 双一流院校

3.5 考研择校的分类
- 考试科目均为统考科目
- 考试科目自命题or统考
- 考试科目有自命题科目
第一类择校可以9月份之前
 第二类择校选择好什么方向(统考/自命题)
 第三类专业课(一系列院校)
3.6 考研择校步骤

 动态评估:多轮测试
3.7 目标院校选择

3.8 择校关键数据

3.9 考研分数线

 国家线意味着底线
3.9.1 考研国家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