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非妃是公主
专栏:《软件测试》
个性签:顺境不惰,逆境不馁,以心制境,万事可成。——曾国藩
文章目录
- 评审
 
- 评审过程
 - 角色和职责
 - 评审类型
 - 静态分析
 
- 控制流分析
 - 数据流分析
 - 编码标准一致性检查
 
- 桌面检查
 - 代码走查
 - 代码审查
 - 课堂练习
 
评审
评审过程
- 组建评审组
 - 评审组长负责主持和控制全部评审活动
 - 评审计划
 - 评审准备
 - 评审会
 - 提交评审报告
 - 建立评审过程

 
角色和职责
- 主审员:协调本次审查并主持讨论。
 - 责任人:负责被审查的产品。
 - 讲解员:在审查会上讲解被审查的产品。
 - 审查员:审查产品。
 - 记录员:记录在审查会议上讨论的问题。
 - 产品经理:责任人的管理者。
 
评审类型
- 需求评审
 - 概要设计评审
 - 详细设计评审
 - 数据库设计评审
 - 测试评审
 
静态分析
控制流分析
对用结构化程序语言书写的程序,可以通过使用“控制流覆盖规则”从程序推导出其对应的控制流图:
 
数据流分析
- 控制流测试是面向程序的结构,控制流图和测试覆盖准则一旦给定,即可产生测试用例。
 - 数据流测试是面向程序中的变量。

 
编码标准一致性检查
- 代码检查是静态测试的主要方法, 主要包括: 
  
- 桌面检查
 - 代码走查
 - 代码审查
 - 静态结构分析:流程图审查
 
 - 代码检查:主要检查代码和流图设计的一致性、代码结构的合理性、代码编写的标准性、可读性、代码的逻辑表达的正确性等方面。包括变量检查、命名和类型审查、程序逻辑审查、程序语法检查和程序结构检查等内容。
 
桌面检查
- 桌面检查是程序员对源程序代码进行分析、检验,并补充相关的文档,发现程序中的错误的过程。
 - 由于程序员熟悉自己的程序,可以由程序员自己检查,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要注意避免自己的主观判断。
 
代码走查
- 由程序员和测试员组成的审查小组,通过逻辑运行程序,发现问题。小组成员要提前阅读设计规格书、程序文本等相关文档,利用测试用例,使程序逻辑运行。
 - 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 小组负责人把材料发给每个组员,然后由小组成员提出发现的问题。
 - 通过记录,小组成员对程序逻辑及功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开会探讨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代码审查
- 由程序员和测试员组成的审查小组,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技术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
 - 代码审查可分为以下两步: 
  
- 第一步:小组负责人把程序文本、规范、相关要求、流程图及设计说明书发给每个成员。
 - 第二步:每个成员依据所发材料作为审查依据,但是由程序员讲解程序的结构、逻辑和源程序。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程序员在讲解自己的程序时,也能发现自己原来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课堂练习

 答案:A
 解析:桌面检查就是程序员整理自己的程序,以达到编码标准一致性。
 2.
 
 答案:C
 解析:为了时间和效率,会上只进行问题提出,会下进行问题解决。
 3.
 
 正确答案:A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