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离与不分离的区别
参考博客:前后端分离与不分离的本质区别!_前后端分离本质-CSDN博客
| 概念 | 适用场景 | |
| 前后端不分离 | 前端页面看到的效果都是由后端控制,由后端渲染页面或重定向 | 适合纯网页应用 |
| 前后端分离 | 后端仅返回前端所需的数据,不再渲染HTML页面,不再控制前端的效果。至于前端用户看到什么效果,从后端请求的数据如何加载到前端中,都由前端自己决定 | 适合网页和APP均需要 |
二、系统需求
- JDK >= 1.8

- MySQL >= 5.7
- Maven >= 3.0

三、部署
1、git 拉取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ee.com/y_project/RuoYi.git
2、导入到eclipse
导入到Eclipse,菜单 File -> Import,然后选择 Maven -> Existing Maven Projects,点击 Next> 按钮,选择工作目录,然后点击 Finish 按钮,即可成功导入。Eclipse会自动加载Maven依赖包,初次加载会比较慢(根据自身网络情况而定)


3、导入数据
打开navicat,创建数据库ry,在数据库ry上右键,点击运行sql文件,选择数据脚本ry_2021xxxx.sql,quartz.sql进行运行,成功后即正确导入数据。

4、修改配置
打开ruoyi项目,修改数据库连接,编辑resources目录下的application-druid.yml
(ps:由于使用eclipse打开.yml文件,会跳转到vscode显示,另外vscode的界面给我感觉很不和谐,这里使用idea打开)
//数据库链接地址
jdbc:mysql://localhost:3306/ry?useUnicode=true&useJDBCCompliantTimezoneShift=true&useLegacyDatetimeCode=false&serverTimezone=PRC&characterEncoding=UTF8

5、运行
运行com.ruoyi.RuoYiApplication.java,出现如下图表示启动成功

6、访问网址
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0 ) (默认账户/密码 admin/admin123)
若能正确展示登录页面,并能成功登录,菜单及页面展示正常,则表明环境搭建成功
网址中的端口号在resources目录下的application.yml文件中设置,若默认的80端口被占用,修改成别的端口号即可。
端口号的范围是从1~65535;逻辑意义上的端口分为三类:
(1)公认端口(WellKnownPorts)
从0到1023,它们紧密绑定(binding)于一些服务。通常这些端口的通讯明确表明了某种服务的协议。例如:80端口实际上总是HTTP通讯。
(2)注册端口(RegisteredPorts)
从1024到49151。它们松散地绑定于一些服务。也就是说有许多服务绑定于这些端口,这些端口同样用于许多其它目的。例如:许多系统处理动态端口从1024左右开始。
(3)动态和/或私有端口(Dynamicand/orPrivatePorts)
从49152到65535。理论上,不应为服务分配这些端口。实际上,机器通常从1024起分配动态端口。但也有例外:SUN的RPC端口从32768开始。
![[力扣 Hot100]Day30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https://img-blog.csdnimg.cn/direct/d729419a20674118ae5e4cb8076fe25f.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