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 系列文章目录
- 前言
- 浅谈文件的共识
 
- 一、 回忆c语言对文件操作的接口
- 1.fopen接口和cwd路径
- 2.fwrite接口和"w","a"方法
- 3.fprintf接口和三个默认打开的输入输出流(文件)
 
- 二、过渡到系统,认识文件调用
- 2.1看一看文件的系统调用接口——open
- 2.2 write系统接口
 
- 访问文件的本质
- 总结
前言
浅谈文件的共识
-  1.文件 = 内容 + 属性 
-  2.文件分为打开的文件和未打开的文件 
-  
  - 1)打开的文件:进程打开的。本质上是研究进程和文件的关系。
 
-  
  - 文件被打开,就必须先加载到内存中。
 
-  
  - 一个进程可以打开多个文件,操作系统要对这些文件进行管理,就要先描述,再组织。在内核中,操作系统要管理好这些文件,就必须有这个文件的对象,包含很多的文件属性。
 
- 一个进程可以打开多个文件,操作系统要对这些文件进行管理,就要
-  2)未打开的文件有很多,操作系统要将这些文件存储好,本质上就是对这些文件进行 增删查改的操作!
-  
  - 未打开的文件,在磁盘上放着。
 
本文章目标:针对被打开的文件,进行各种深入剖析。
一、 回忆c语言对文件操作的接口
1.fopen接口和cwd路径
先执行一下代码:
  1 #include<stdio.h>
  2 #include<unistd.h>
  3 
  4 int main()
  5 {
  6     FILE* fp = fopen("log.txt","w");
  7     if(fp == NULL)
  8     {
  9         perror("fopen");
 10         return 1;
 11     }
 12     printf("pid: %d\n",getpid());
 13     fclose(fp);
 14     sleep(1000);                                                
 15     return 0;
 16 }
该程序运行起来后,以"w"的方式打开log.txt文件,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文件。
运行起来时可以看到该进程的pid已经被打印出来。
 ll查看能看到的确存在一个log.txt的文件。
 
 那为什么是在当前目录下创建log.txt文件呢???
 这是因为一个叫做cwd的东西的存在。
在根目录下的proc目录下,有该进程的当前路径。
 即通过ls /proc/进程pid -l 可以看到,该运行中的进程的cwd路径!
 并且该cwd路径就是可执行程序所在的路径!
并且该cwd路径就是可执行程序所在的路径!
cwd:current work directory——当前工作目录!
所以,fopen以写的方式打开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就会在该进程的cwd路径下创建一个log.txt的文件!
由此可以得出,如果我们自己把该进程的cwd路径改了,那么它就会在更改后的cwd路径下创建log.txt文件!
怎么改?
用一个接口:chdir()即可更改当前的cwd路径。
chdir("/home/dzt/learning");   
在上面代码的基础上,在main函数开头就增加这一句代码后。
运行起来通过查找cwd路径发现,cwd被修改了!
 
且在/home/dzt/learning路径下发现:
 
 真就被创建了一个log.txt文件
且在进程对应的工作目录中,不再有log.txt文件。
 
注意:1.chdir也受权限的约束,作为普通用户,不能将路径修改到非/home/dzt路径下!
2.如果fopen打开的文件带绝对路径,那就按绝对路径来,如果是相对路径,就按该进程的cwd来!
总结:这个小节讲了复习了fopen函数,并且引入了cwd当前工作目录这个概念!
2.fwrite接口和"w","a"方法

 fwrite的使用方法是:将ptr这个字符串,以size大小,nmemb个长度写入stream文件指针指向的文件中。

 w方法的特点是:如果该文件不存在,会创建一个文件。如果该文件存在,会先将该文件清空,再打开!
注意这里的一个细节:
6     const char* message = "Hello Linux\n";                         
17    fwrite(message,strlen(message),1,fp);
执行该函数fwrite时,是否需要strlen(message)+1 ?
答案是不需要的,+1是为了将字符串后面的’\0’也写入文件中,可是:
字符串以’\0’结尾是c语言的规定,关文件操作什么事?!
所以并不需要+1。
–
而a方法的作用是,直接在文件的末尾追加字符串。
由此可知,Linux中的 “>” 和 ">>"两个符号的区别一定是一个以"w"方式打开,一个以"a’方式打开的区别!!
3.fprintf接口和三个默认打开的输入输出流(文件)
fprintf接口比我们常见的printf函数多了一个字符f,默认情况下,printf就是向显示器打印数据。
而Linux下一切皆文件,所以显示器也是一个文件。
而fprintf接口,就是向指定的文件中输入数据。
fprintf(stdout,"%s %d\n",message,123);      

而我们在运行该程序时,会发现显示器中出现了这些信息,这就是被打印到了显示器文件中,而不是打印到其他文件中。

 而这三个标准输入输出流,就是对应的:
键盘文件——stdin
显示器文件——stdout
显示器文件——stderr
一旦c程序运行起来,就会默认打开这三个文件。
二、过渡到系统,认识文件调用
文件其实是在磁盘上的,磁盘是外部设备,访问磁盘文件的本质,其实是访问硬件!
2.1看一看文件的系统调用接口——open
使用man 2 手册进行查找open接口的功能
man 2 open
该函数的功能是:打开/创建一个文件或设备。

这里多嘴一句:c语言中的fopen函数,实现也是将这个open函数进行封装得来的。
pathname是文件路径,如果传的是相对路径,就是按进程所在的cwd路径为主。
flags是一个标志位:
这里的标志位有三个:
O_RDONLY:表示只读操作
O_WRONLY:表示只写操作
O_RDWR:表示可读可写
为了更好地进行后面的传参,下面来讲一个比特位传参的方式
看下面的代码:
  1 #include<stdio.h>
  2 
  3 #define ONE (1<<0)
  4 #define TWO (1<<1)
  5 #define THREE (1<<2)
  6 #define FOUR (1<<3)
  7 
  8 void show(int flags)
  9 {
 10     if(flags&ONE)   printf("hello function 1\n");
 11     if(flags&TWO)   printf("hello function 2\n");
 12     if(flags&THREE)   printf("hello function 3\n");
 13     if(flags&FOUR)   printf("hello function 4\n");
 14 
 15 }
 16 
 17 int main()
 18 {
 19     show(ONE);
 20     printf("\n");
 21     show(TWO);
 22     printf("\n");
 23     show(ONE|THREE);
 24     printf("\n");
 25     show(ONE|TWO|THREE|FOUR);                                                                                                               
 26     printf("\n");
 27 
 28     return 0;
 29 }
上图所示的代码定义了几个宏,分别表示(1<<n位)
传参时如果穿过来的flag是ONE,则会打印function1,
如果传的是ONE|TWO|THREE,则传过去的flag的二进制为:111
此时就能够匹配三个if语句,就会打印出三个function。
通过这个例子就可以理解了,open函数中的flags作为一个标志位,未来会传很多比特位为1的宏,如果传多个,就能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下面看这个例子:
1 #include<stdio.h>
  2 #include<unistd.h>
  3 #include<string.h>
  4 #include<sys/types.h>
  5 #include<sys/stat.h>
  6 #include<fcntl.h>
  7 
  8 int main()
  9 {
 10     // pathname, flags, modes
 11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采用八进制,默认权限位666
 12 
 13     if(fd < 0)
 14     {                                                                                                                                       
 15         printf("open file error\n");
 16         return 1;
 17     }
 18 
 19     return 0;
 20 }
接下来的操作上打开一个文件,因为传的是相对路径,如果按照c语言的fopen函数,如果该文件不存在,那它就会在该进程的cwd路径下创建log.txt文件。
运行后会发现:居然打开失败了!?

因为系统的open函数的O_WRONLY是只读的,并没有创建文件的功能!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O_CREAT);
增加一个比特位传参即可!
 
 此时就创建出了一个log.txt文件!
注意:为什么log.txt的权限那么奇怪呢?还是一些随机的权限???
因为open函数中,第三个函数 mode是权限,我们没有传,就默认是随机的!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O_CREAT, 0666); //采用八进制,默认权限位666      
再传参之后,重新试试,结果如下:

 此时就相对正确了,可是,666权限对应的权限位应该是-rw-rw-rw-
 明显不同,这是因为权限掩码的存在,默认的umask是2,根据权限掩码和权限的计算规则:
最终权限 = 起始权限 & (~umask)
最终权限就是664–>-rw-rw-r--
如果非要将权限设置成666,就更改权限掩码:
umask(0); 
在全局中有一个umask(2),在该进程中也有一个umask(0),所以该文件创建之后其实是听进程中的umask(0)的,因为**就近原则,局部优先,**进程的umask会影响整个进程,但不会影响全局的。
 
此时log.txt的权限就非常正确了
总结:这个小节讲了open函数的三个参数:
pathname , flags , mode
2.2 write系统接口

 write接口是向文件描述符对应的文件中写入。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pitor(fd),也就是open函数的返回值,这个文件描述符就是一个文件的标识。
 8 int main()
    9 {
   10     umask(0);
   11     // pathname, flags, modes
   12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O_CREAT, 0666); //采用八进制,默认权限位666
   13 
   14     if(fd < 0)
   15     {
   16         printf("open file error\n");
   17         return 1;
   18     }                                                                                                                                     
   19 
   20     const char* mesg = "Hello Linux";
   21     ssize_t id = write(fd,mesg,strlen(mesg));
   22 
   23     return 0;
   24 }
此时,向fd文件描述符对应的文件中写入Hello Linux;
 结果显而易见,就不展示了,但是当我们将字符串修改成"aaa"时,结果如下:
20     const char* mesg = "Hello Linux";

这个结果跟fwrite函数结果完全不同,fwrite函数是每次打开文件都会清空内容再写入。
所以,只需要小小地操作:
12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O_CREAT|O_TRUNC, 0666); //采用八进制,默认权限位666

O_TRUNC就是truncate的简写。
通过O_WRONLY|O_CREAT|O_TRUNC选项,就实现了如果文件不存在就创建,如果文件存在就打开并先清空的逻辑!
所以,O_APPEND,就是追加的逻辑!
访问文件的本质
由此可知,c语言,c++,java等任何其他语言,对文件的操作接口的底层一定是对这些open函数,write函数的封装!!!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open系统调用的返回值是int fd,而fopen函数的返回值是FILE* fp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每次创建一个进程时,都会在内存中创建一个描述该进程的task_struct对象,包含进程中的各种信息,其中就有一个叫做struct file_struct* files的指针,该指针指向一个struct files struct数组,且该数组中的所有成员类型都是struct file*的指针。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来看右边:
每次打开一个文件时,都会创建一个描述该文件的struct file文件对象,该对象存储文件的各种信息。而该文件对象的地址就恰好被进程中的一个指针数组存储着!!!

所以,为什么open函数的返回值为int fd这个文件描述符,其实就是进程中维护的指针数组存储该文件对象的下标!!
如果该文件对象的被存储在指针数组的2号下标处,打开文件成功后就返回2!(fd)
当我们尝试着打印该文件的fd时,发现结果是3!

这恰好证明了, 该文件的文件描述符一定是放在进程管理的文件对象指针数组的3号下标处!!!
可是,为什么是3呢?
因为前面说过,一个进程创建后,会默认打开三个输入输出流(文件)
 这三个输入输出流分别是:
stdin stdout stderr
分别对应的下标是:
0 1 2
 10 int main()
 11 {
 12     char buffer[1024];
 13     ssize_t sz = read(0,buffer,sizeof(buffer));
 14     //sz返回读取到的个数
 15     if(sz < 0)
 16     {
 17         perror("read fail");
 18         return 1;
 19     }
 20     buffer[sz] = '\0'; // read是按字节读取,如果想把它识别成字符串,就得主动加'\0'                                                          
 21     printf("%s\n",buffer);
 22 }
如上就是从0号文件中读取数据,放入到buffer数组中。

运行起来后会发现,结果就是等待输入,等待键盘文件的输入。
read系统接口的注意事项:返回值是返回成功读取到的字符的个数。如果想将读取到的若干字符识别成字符串,需要主动添加’\0’。
下面再看一组测试代码:
  8 int main(){
  9     close(1);
 10 
 12     const char* msg = "Hello Linux\n";
 13     write(1,msg,strlen(msg));
 14     write(2,msg,strlen(msg));                                                                                                               
 15                                       
 16 }     
首先close 1号文件后,运行结果只打印了一行msg代码。
前面说过,1号文件是stdout,对应的是显示器文件,2号文件是stderr,对应的也是显示器文件。它们本质上没有区别,那为什么关闭了1号文件,也就是关闭了显示器文件后,通过2号文件仍然能向显示器中打印呢?
1号文件和2号文件虽然都是显示器文件,但是他们对应的struct file*指针不同,也就是说,有两个指针指向显示器文件。
关闭1号文件的本质是,让1号文件对应的指针置空,同时让显示器文件对应的引用计数减减。这个就是close函数的本质操作。
综上:
C语言中将fd(文件描述符)封装成了FILE的结构体,不止是c语言,在任何其他语言中,只要是文件操作的结构体,就一定封装了fd(文件描述符)
总结
这篇文章讲述了关于文件的基础理解。
 针对的是被打开的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