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285D-1.2
是一款参考电压芯片,本次备忘使用的数据手册是安美森家的。
LM285D
中的 D
指的是 SOIC-8 封装,是贴片的; 而 LM285Z
中的 Z
指的是 TO-92 封装,是直插的。购买时需要注意,防止买错封装。
注:以下参数中,典型值
均在 25℃条件下测得。
温度范围
这款芯片的温度范围是:-40℃ ~ 80℃,可以达到工业级。
注:LM358D-1.2 温度范围是:0℃ ~ 70℃,为民用级。
反向击穿电压:V(BR)R
反向击穿电压
是我们要使用的参考电压,V(BR)R 典型值为: 1.235V,全温度范围内,这个值为:1.200V ~ 1.270V。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 虽然名字叫
LM285D-1.2
,可不要认为反向击穿电压是 1.2V!反向击穿电压的典型值是 1.235V,写程序时不要用错了。 - 全温度范围内,误差为 ±35mV,误差达到了2.8%,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环境因素会不会有这么大的波动。作为对比,在室温 25℃ 条件下,最大误差为 0.97%(1.223V ~ 1.246V,误差为 ±12mV)。
最小操作电流:IRmin
最小操作电流
IRmin 的典型值为 8uA,全温度范围内,这个值最大为 20uA。
这个参数决定了电路中的限流电阻最大值。如下图所示的典型电路中,供电电压为 1.5V,限流电阻为 3.3K,则操作电流为 8uA。
选择小的操作电流,可以节省功耗,如果你对功耗不是特别在意,推荐操作电流最小为 20uA,这样在全温度范围内都可以保证正常工作。
以供电电源 3.3V 为例,20uA 的操作电流需要 10K 电阻。
反向击穿电压随电流变化:ΔV(BR)R
反向击穿电压随电流变化,这里 电流
指的是操作电流 IR。
操作电流范围为 IRmin ≤ IR ≤ 1.0mA 时,最大值为 1.0mV,全温度范围内最大值为 1.5mV ;
操作电流范围为 1.0mA ≤ IR ≤ 20mA 时,最大值为 10mV,全温度范围内最大值为 20mV ;
用图表来看会更清晰些:
从这里可以看出,操作电流不宜大于 1mA,当操作电流比较大时,操作电流的微小变化,会让反向击穿电压的变化量更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操作电流越小,带负载的能力越小,如果你需要让这款芯片驱动一个不那么高阻抗的设备,建议使用跟随机做缓冲,保持操作电流尽可能的小(同时不能低于 IRmin)。
反向动态阻抗:Z
典型值为 0.6Ω